书城古言仕妻
2494000000028

第28章 少了一只鸡

董周氏也察觉清池有些异常,不过却是未放在心上,男人嘛,有些血性是正常的,更何况她的儿子可不得生成肉包人给人欺负。

而粗吱大叶的董满山就更别说了,完全没注意到清池刚才问的是什么话。

清池被清荷这一喊,缓了神情,扭过头来,不解的看向她,“怎么了,姐。”

清荷仔细盯着他面孔,浓眉双眉下一双清亮的眸子,略显迷惑,却依旧暖阳如初,恍若那丝嗜血只是清荷的错觉。

忍着不安,清荷笑了笑,道:“他们就铁蛋一个宝贝孙子,自是当宝的。”

清池不满道:“我们家就你一个姐姐,自也是当宝的。”

董周氏与董满山认同的附和,自家的闺女就是自己身上的肉,再说自家闺女体贴懂事,哪能不当宝,他们可没那重男轻女的思想。

清荷闻言心暖,一家四口又说了两句闲话,便是各自回房睡了。

躺在床上,清荷并未睡下,反复思索着这几日发生的事情,难以寝安。

秋芷的退婚,比她预想的要顺利太多,顺利的让她怀疑这其中的真实性,她原想夫子至少会隔个三五日在旁人的推动下才去考虑退婚之事,毕竟依她前世对夫子的了解,他是一个太坚持己见,注重礼法之人,远不会立马放下礼道的禁锢去和何家退婚。

如今看来,她对她的这位父亲了解还是太浅了。

而何游成,她原也未想此次就将她板倒的立马上断头台,只要拉了名声使得秋芷顺利退婚不再嫁于他,那么她就成功了,至于柳屠户家大闺女的判案,若判作是他,她喜闻乐见,若并未判与他,那与她也并无干联。

只是知贡举萧大人的到来,使得清荷莫名的心慌,总觉得将有什么事情不受控制的发生。

第二日,董家一早起来便是收拾昨日那场大火留下的残局,清荷有意想去夫子家里看看秋芷,却苦于没有借口,只得听董周氏的话,乖乖的坐在院中哪也不要去,安安稳稳的早日把伤养好。

看着爹和娘亲及清池忙的热火朝天,清荷又哪会真的干闲着,便是拿了袖帕坐在院中的梧桐树下绣着。

看得出,爹爹这几日一直愁眉不展心里藏着事,多半就是被那外面欠下的债压得喘不过气来,而这债又都是因她而起,她寄生在董家,不仅不曾未董家带来一丝优惠,反而处处为他们添乱,即使知道他们是真心疼她,清荷心里也是多少有些不安的。

也正是因为董家是真心把她当成一家人,清荷才觉得自己该有所反馈,不能这般一直不劳而获。

隔壁的柱子家一早起来便是吵闹个不停,因着就隔着一堵院墙,所以那吵闹声他们可是听得一清二楚。

多半是柱子想来董家赔礼,可他媳妇儿柳万氏却是死怄着不让,若是柱子真来董家赔礼,那她立马就带着儿子去娘家,再也不回来。

柱子一开始还有些硬汉子脾气,可在柳万氏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吵声中,终是慢慢低下了那汉子头颅,贴脸贴面的哄着柳万氏,生怕她撂他一人在家去了娘家。

清荷闻言直笑,无怪乎柱子视柳万氏的话为圣纸,当年铁蛋娘柳万氏未嫁前在隔壁村也算是一朵远近闻名的花了,只是这花虽好看,名声却不大好。

方圆十里,谁不知道柳万氏的威武霸气、好吃懒做。

柳万氏身为家中老幺,地位却是堪比家中长母,若有一个不顺,她便是在家中又是上吊自杀,又是投河自尽的,柳万氏的娘亲和爹爹都是老实人,哪经得起她这般折腾,三番五次下来也就由着她,惯出了一身臭脾气。

柳万氏长的不差,可谓是长的极美的,方圆十里也是排得上号的,可等到了待嫁年龄,因着她那脾气,硬生生的没有一个求媒的,即便是有那求媒的,不是身残有疾,便是那年老色衰的。

柳万氏哪会甘愿这般过一辈子,既然别人不来求婚,那么她就自己来为自己谋一段婚姻,所以那段时间,原本好吃懒做的她,得了空就抱着一盆衣服到了后山的河边佯装洗衣,实则看能不能勾搭上一位有志青年,娶她为妻。

而柳大柱本身无残无疾,长得也算是方方正正,家中无闲钱,对这媒事却是挑得极紧,贤惠的他嫌人丑,貌正的人家看不上他,这不端着到了双十还未娶妻。

好巧不巧,柳万氏的空等还真让她等来了柳大柱,两个人所谓王八看绿豆,硬是对上眼了,铁柱娘柳刘氏不喜柳万氏却管不住儿子,柳万氏家里又巴不得这好吃懒做有事闹腾没事找事闹腾的闺女早点嫁出去,两家一合计,连彩礼都没多要,直接就办了婚。

原本,柳家村的,包括邻村的,都是等着柳大柱什么时候看清了柳万氏的本面目赶她回娘家的,可是事实大出他们所料,柳万氏到了大柱家里不仅没有变得丝毫勤快,反而更加好吃懒做了。

而柳大柱不仅未嫌弃,反而对柳万氏的命令如同圣旨,只要是柳万氏说的,他就一切尊从,没少直接或间接得罪村里人,久而久之,村里人知道他那脾性,也没人愿意多同他们家往来了。

至于董家,作为他们的邻居,却是不可避免的生出了这么多闲事。

因着昨日火势蔓延,灶房一旁的鸡笼被烧坏,鸡笼里面的鸡早已挣脱了鸡笼飞了出去,这过了一夜一上午,他们都没时间去清点。

到了晌午,董周氏喂鸡的时候,才发现竟是了一只老母鸡。

拿粗布擦了额上的汗,董周氏道:“你们先歇着,我得出去找找鸡,家里就指望着这鸡下蛋呢。”

清荷见状忙是站了起来,“娘,我跟你去找吧。”

“行了,我自己去吧,你在家歇着,好好养病。”董周氏连声拒绝着出了门。

清荷哪会真听董周氏的坐着不动,把绣了一半的袖帕放到绣篮里,便是跟在她后面出了门,而正坐在石凳上歇息的清池,在她们走后,却是也不吭不响的出了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