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国宝传奇
24772800000099

第99章 回转山村之实地考察

李教授陷入深思,纪琴也就没有了话说,二人只有默默地一路往前走。

“李教授,这里就是陈叔关照的城山和小岭头的坡地了,你看,远处那座凸起的大山就叫‘城山’,我自己从来没有上去过,听爸爸说,那座山的顶峰处,有二大块岩石,很象二扇城墙的大门,想要到山的那一边去,必须经过这石头组成的大门,顺着大门二侧,有二条比一般山坡高起的‘墙’,尤如城墙,故才被命名为‘城山’。”

“是吗?自然界有很多奇怪的东西,简直比人为的还要精致、还要奇巧,真可谓巧夺天工啊。”

李教授一边感叹着,一边随纪琴手指的方向走向坡地。

坡地的一边是茶地,另一边是竹林,李教授慢慢步入竹林,举起右手伸出拇指,将拇指举自眼平,眯起左眼睁大右眼,东西南北一转,随即快步走出竹林奔向茶园,将前面在竹林的动作重复一边后,又连跳带蹦地奔向竹林,这个时候的李教授,似乎早就忘了自己已老态龙钟,也忘了自己是为什么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与陈主任那些不着边际的“想法”更是被抛到九霄云外,自己只是个来现场实地考察的技术指导,要以最快伯速度把情况弄的清楚、明白。

“纪琴,来,来,快来。”

李教授跳进跨出的一番“运动”后,远远地对纪琴喊上了。

刚刚还在介绍“城山”,也未见到李教授有什么特别激情的纪琴,突然间见李教授冲进竹林,又跳入茶园,一下又从茶园转冲向竹林,实在弄不清李教授在干什么时,听见李教授大声地喊着自己,连忙跑了过去。

“纪琴,来,来,笔、笔记本。”

纪琴赶忙放下书包,摸出笔、笔记本,双手递上。

李教授迫不及待地一把抓过,也不顾干净肮脏,一屁股坐下,将笔记本搁在膝盖上随手翻开,快速地在本子上写了起来。

纪琴探头一瞄,猛然一惊:这是一些什么符号啊?

随着李教授右手不停地甩动,本子上密密麻麻地出现了许多弯弯绕绕的线条,线条的二边,记录着一组组地数字,但说实话,纪琴一点也没能看懂,甚至未能猜出一点点的意思。

对于纪琴的疑虑,李教授似乎根本就没发现,只顾自己全神贯注地写着,记着,还时不时地直起身,举起拇指朝竹林、朝茶园、朝远处的城山瞄一瞄。见教授全神贯注地写着、记着、瞄着、画着,纪琴除认真地看着外,也没有任何打搅的动作。

足足过了有差不多一个小时,李教授才放下本子慢慢腾腾地站了起来,还顺手拍一下屁股上沾染着的草屑。

“李教授,你记了一些什么呀?我一点都没看懂。”

见教授终于在忘我的状态下苏醒过来,好奇的纪琴连凑了上去。

“来,纪琴,你过来看。”

纪琴连忙靠了过去。

“纪琴,你上的是市一中,这用‘坐标系统’的丈量、计算肯定是学过而且熟练掌握的吧。”

纪琴郑重地点着头。

“好,你选定一个站立的基点,用拇指作标尺,丈量一下这坡地竹林应该有多少亩?”

根据李教授的要求,纪琴选好了一个位置,将右手平举后伸出了拇指,东西南北瞄了一圈后,拿起教授放在旁边的笔和本子,将一个个的数据记录下来,然后套上公式计算起来。

长、宽、米、平方米、亩……

纪琴仔细地计算着,确定以后,重新站立到原来的位置,再次举起右手伸出拇指复合,又在本子上计算。

计算完毕,很认真地跑向竹林的西北角,对一处斜坡大概因塌方造成的缺口迈步丈量,一步、二步……然后又转过身,再次跨开步子。量完后,在竹林的平地上跨出同样一步,蹲下身撑开手掌,用手指叉着量出跨步的距离,重新回到本子边进行了计算,再三复合、考虑,确定无误后,抬头望向教授:“李教授,根据我学过的知识,这块竹林应该有36.25亩左右,不知准不准?”

“哈、哈、哈……”李教授举起拇指,对着纪琴伸了伸,又禁不住兴奋地来回晃了好几晃:“高才生,难怪小小年纪就能被市一中录取,不错,确实是高才生!”

“高才生、高才……”

纪琴被李教授说得不好意思起来,一朵红晕飞上了脸庞,弄的整张脸都红红的。

“纪琴,你别不好意思,李先生可是从来不轻易夸赞人的,特别象你这样的半大孩子。你确实是我见过的孩子中套用公式最熟练,而且是最认真仔细的人。这块竹地不但不是标准的长、宽,而且坡度那么大,还有那么大一个缺口,仅凭一个拇指作标尺,要将她丈量、计算出来不容易。不怕你见笑,我刚才也只计算出这块地有可能超过36亩,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自从省大调入农大,我是农大下乡实践最多的老师之一,只能丈量计算到这样,想不到你竟能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二位。了不起,了不起!”

见到了纪琴的表现,李教授简直可以说是乐的有点忘乎所以了,可李教授越是这样说,纪琴越是含羞。

“好,张纪琴,我们不说那个了,来,你站在这里,用拇指作标尺丈量、计算一下,从这块竹林到城山脚,大约有多少千米?同时丈量计算一下,这城山的海拔高度大约是多少?”

在李教授的吩咐下,纪琴站到了指定位置,又举起右手并伸出了大拇指并眯起了眼。

测瞄、丈量、记录;再次测瞄、丈量、记录,纪琴拿起笔记本,根据自己丈量的并记录的数据计算起来。

见纪琴认真地计算着,李教授不催也不说,只是一会儿瞄一下纪琴,一会儿又跑到远处伸出大拇指测一下距,一会儿又跑到竹地,挖出一捧泥土揉一揉、闻一闻。

整整过了一个时辰,当李教授再次走向纪琴时,纪琴捧着本子抬起头对李教授说:“李教授,我已测好并计算了。”

“哦,那你计算出来的距离是多少?”

“站在这个位置,测距城山脚的最近处,约11.9公里,不好意思,我真的没有关注过我们这一区域的平均海拔是多少,所以测不出城山的真实海拔,还是站在这个位置,以这里为基点,我测出来的城山最高端约有一千三百五十米左右。”

慢慢往纪琴这边走来的李教授听到纪琴测出的数据,突然停住了却步,站了一会儿,举起右手伸出拇指,将这样的姿势保持了足足有五分钟后,李教授缓缓放下右手,收拢拇指,半转身对着一脸渴望的纪琴说:“纪琴,你不但文章写的好,这测距、计算的方法确实掌握的非常好,计算也很准,这些,证明你语文、数学都非常好。语文、数学都拔尖的学生,理化肯定差不到哪里去,地理历史那些很大一块知识靠背诵强记的,有你这样的思维和脑力,我想就更加了,没能深造,真是可惜了。”

李教授甩一甩手,同时摇一下头继续说:“你的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还得过大奖,如果真有可能深造,想来也应该是文的方面更有可能一点吧。哎……”

说着说着,李教授竟然又弯下腰抓起一把竹林的泥土,在手上不停地揉搓着,还不停地放到鼻子下闻着。

纪琴根据李教授的安排,测量并回报了测具体数据,默默地等教授回答这个距城山的测距,李教授却自言自语地在说些其它的东西,纪琴也不能插话,只能捧着本子等待。

良久良久,李教授将手中的泥土放下,双手拍了拍,从新转过头面对纪琴:“纪琴,如果还有机会深造,我说的是如果,你会选什么专业深造?”

纪琴一下愣住了,自己才读到高二,学校早就停课了,留在学校的同学只是在做一些无聊的甚至是破坏性的事,自己不想做那样的事才从学校“逃”出来的,学校是不可能再回去了,高三读不上,大学更没有希望,那还有深造的机会。一想到这些,纪琴一片迷茫,爸爸妈妈为自己读书真是吃尽了苦,什么好吃的好用的都给了自己,这样就回来了,实在对不起爸爸妈妈,可这也不是自己愿意的,自己真的真的很想读书,学好本事,为国家做事,好好报答爸爸妈妈,可现实……哎,今后要怎么办啊?

“纪琴,你想什么呢,你刚才不是问“这‘兼作’有那么多好处,为什么没见大队这样做?”

李教授一声喊,把纪琴从胡乱的思绪中拉了回来,但纪琴一下又给搞糊涂了,李教授前面还在问自己如有机会深造,选什么专业,在李教授思绪的“带动”下,自己也正想到了读书学习和报答爸妈的事,李教授怎么突然又提起“兼作”,提起“兼作”有那么多好处,大队为什么不做的事?这思绪的转速也真够快的,弯度也真够大的,但说实在的,纪琴也确实对这个问题很在意的,刚刚出门时,陈叔还特意关照好好向李教授学习的。既然李教授提起,纪琴也真好想要了解,故马上接上了。

“是啊,刚刚听您介绍,这‘兼作’有很多好处,听陈叔说,陈叔好象也接触过,为什么就没有在大队搞起来呢?”

纪琴无意地一说,李教授又“咯叮”一下,究竟是什么原因?对于这个问题,确实一直想不通,现在处在这样的环境下,毕竟还是要多注意,千万不要盲目地往人家设好的圈套中钻。现在有这样的机会,先利用一下纪琴吧。纪琴虽然聪明伶俐,但毕竟没有多少城府。

呸,呸,利用这没有城府的小姑娘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简直有点下作,有点为老不尊了,这可不是你李墨睿的作派!

哎,就算事急从权了,纪琴毕竟年少,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是个不错的苗子,无论社会怎样发展,这知识,总是有用武之地的。到时有可能,多教一点东西给纪琴作为回报吧。孔老夫子,徒孙不敬啊,见谅、见谅!

李教授自己在心中宽慰一下,让心跳平静一点,转身面对纪琴很认真地说:“纪琴,老朽发现了一个情况,这‘兼作’,你们大队并不是没有搞过,实际上是搞过的,而且,搞得场面还不小!”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