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穿越之我是吴三桂
24748000000581

第581章 定乱十九

苏炳文和罗家良原来都是江南的官员,早在我去江南之前,也就是十年前的时候,他们都是最底层的县令。可是当时贪污成风,像他们这种清廉的官员并不被重视。罗家良更是四处得罪人,被一些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一样。我到了江南之后,不但换了一大批的高官,而且重视起地方廉政建设。一些为官清廉的官员逐渐被我重用起来。不管是为了讨好我,或者是缓和一下地方关系,反正有一些好官得到了提拔。苏炳文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后来出任知府,后来又调往云贵当了一个道台。算算日子他在道台的位子上已经六七年了,也应该动一动窝了。

罗家良为什么没有被推荐?因为当时大家对这个愣小子恨之入骨,哪里会推荐他升官?所以后来才有了罗家良和白奇等人,毛遂自荐到我的地方碰运气。

我曾经问过罗家良,关于苏炳文的事情。罗家良的评价还算公平,他说苏炳文是一个清廉的人,但是罗家良不太赞成苏炳文的做法。我曾经幻想过他们的的处事方式,发现了他们的分歧。相对苏炳文来说,罗家良的刚直有点近似于酷吏。罗家良的主张是乱世用重刑,对于一些不法之徒就要镇压。不给他们一定的教训的话,他们不会长记性。所以在这些年里,山海关上的无赖和流氓都老实多了。苏炳文却是一个“扮猪吃老虎”的人,他用示弱的方式,引诱一些坏人犯罪,当他们将要得手的时候,他再出手抓捕。有点像现代社会的“钓鱼执法”,手段不太光明。

罗家良从来不规避自己的缺点,他知道做人做事上,他不够圆滑。但是他并没有看不起苏炳文,但是他真的不适合和苏炳文一起共事。硬把他们组合在一起的话,我的耳朵就会被烦死,不然就是公事上一团混乱。

我一边骑马赶路,一边回忆起脑海里关于苏炳文的资料。我要最后考虑一下,是不是要这时候调苏炳文来山海关出任地方长官。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决定,处理不好的话,会影响将来山海关好几年的安定繁荣。

据袁崇焕告诉我的资料,苏炳文是一个名门之后,他的祖先是北宋时期赫赫有名的苏家。当时一门三名人,也算是当时的一大特色。老大苏辙是一个大官,曾经是北宋的一个重臣,地位最高的时候,相当于现在国务院常务副总理,属于最高层的管理人员。但是后来因为政见和最高决策人不合拍,被流放到岭南。老二苏轼,也就是大家所知的苏东坡。他的官运不好,但是才学和管理地方的能力不错。流传后世的宋词和“东坡肉”成为一大特色。他们的妹妹苏小妹虽然是一个女子,但是她的才情和见识一点不亚于两个哥哥。可惜自古才女都没有什么好结果,不管是蔡文姬,还是李清照,或者是这个苏小妹,她们的私生活都不美满。

苏炳文是苏辙的后人,但是从小在江南长大。苏家虽然不是什么大户,但是家教严格,“耕读传家”是他们的家训,所以苏炳文从小没有被金钱蒙蔽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