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穿越之我是吴三桂
24748000000171

第171章 安排出宫

我听了王承恩的话,深深得吸了一口冷气.这件事可大可小,小的话不算是一件事,我只要随便一说,崇祯皇帝朱由检随便一指,把明霞嫁了或者送出皇宫就没有了问题.可是如果崇祯皇帝朱由检要是追究起来,不但明霞死定了,王承恩死定了,我也是难逃一死.这可是正宗的皇家丑事,不管是天启皇帝朱由校的,还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的都一样.

我犹豫了再三,说:“王承恩.知道这件事的有多少个人?”

王承恩已听出了我想帮他的意思.连忙说:“明霞的身份除了小的外,只有原来魏党的的几个人知道.可他们都以为明霞已经死了.至于皇上的事,小的也是这几天刚刚知道的.小的已说过明霞,要她守口如瓶.”

我轻描淡写地说〞“这件事,你就不要再提了.明霞公主已死,藏书楼的小太监小明子,我会想办法带出皇宫的.一切都和你没有关系.”带一个公主出皇宫,当然是一件大事,要请示崇祯皇帝朱由检.可带一个小太监出皇宫可不用直接找皇帝,随便找个理由让明霞穿着太监衣服和我一起出去,到了外面找个什么理由,说他失踪了也可以,说他死了也可以.反正皇宫太监中没有他的名字.这种经常发生,太监们也司空见惯了.

王承恩知道里面我要承担的风险,知道出事后我也会被连累的.就更加感激地跪下来给我真心诚意地磕了几个头.

明霞没有回来,我就试探性地问了王承恩几个问题.看起来都是海阔天空,漫无边际的聊天,实际上我是在考验他的水平和实力.王承恩在读书上下过苦功夫,记忆力虽然不如明霞,但也是一个中上水平.而且他知道他的身份,没有像读书人一样死读书,读一些没有用的书.他把历代有关于皇宫中的事了解得一清二楚.特别是明朝这一代的事,除了一切没有写在书上的秘密外,他是了如指掌.皇宫更是闭着眼都能走得出去.

我看出了王承恩的几个优点,这个人没有魏忠贤的野心,但有魏忠贤一样的才华.为人小心谨慎,不多事不来事.口风也算紧,不是一个搬弄是非的人.最重要的是他友谊颗忠心.魏忠贤名字中有“忠”字,可并不忠心.不忠于皇帝,也不忠于朝庭,更不忠于老百姓.王承恩只不过受了明霞的娘在世时的一点恩惠,他就冒着莫大的危险照顾着明霞.他能这么忠于明霞和明霞的娘,将来到了崇祯皇帝身边当然也会忠心于朱由检的.

为了不改变历史,也为了替崇祯皇帝朱由检找个好太监,我准备找个机会把王承恩推荐给崇祯皇帝朱由检.崇祯皇帝朱由检是一个疑心病很重的人,如果用了一个像魏忠贤一样的坏太监,这样一来不但害了朝庭,更会连累到老百姓.王承恩至少不会这样做.他不但不会害人,而且会尽量劝着崇祯皇帝朱由校,让他少杀人,少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人.当然王承恩到了崇祯皇帝朱由检身边的话,我并不希望王承恩因此成为我的手下,但他总会记得我的恩情.将来如果有什么事发生时,他只要事先提醒下就可以帮我很大的忙.而且他不会说出明霞的事,我也不会说出明霞,明霞将成为我们两个的秘密.

我没有明确地要王承恩怎么做,只是提出要他想几个内宫保卫时的方法和处理意见.要他回去时好好考虑,写出一个比较完整的计划.主要是指京城如果发生暴乱,皇宫将如何第一时间应付.当敌人有细混进外宫,内宫如何把守内外宫之间的通道.太监和宫女怎么利用起来,暂时组织成一只抵抗力量.按他们的实力,如果由王承恩他指挥能坚持多久,等等一系列问题.要王承恩想好后都写在上面.

看着王承恩念念有词着离开了藏书楼,脑子里一定开始想着我的许多问题.不然的话他不会连招呼都不和明霞打,就一个人离开了藏书楼.看来他对我这个吴大将军留在藏书楼很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