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穿越之我是吴三桂
24748000000118

第118章 第一天上岗

有了像样的家具和一些日用品,我的家有点像家的样子了.我更是在晚上,大家不注意时,串了一件简单的战甲背心.我发觉这些碎甲质量还算不错,只不过是年代久了串绳断了.整理整理有许多还是可以用的.我的背心是两用的,穿在外面可以当战甲用,穿里面不但也可以抵挡外来攻击,更可以当衣服保暖.必要时把它穿在夹衣里面,不但可以是棉衣又起保护作用.

到玉门关后的第二十三天,我正式被安排上了关口.我站在高高的关口城墙上,望着外面一个人也没有的空地发呆.玉门关本来应该很热闹的,可现在静得有点吓人.整个关口上只有我一个人,我是守着还是睡着,更或者离开了没有人知道.刘春更是从来没有不主动来查岗.关口上的城门更是好多年没有开了.城门上面的横闩有我的腰粗,整整三根横在门上.两边的锁已锈得不到看不清锁眼.如果要开城门的话,锁是打不开了的,只有用大斧头劈才能劈开横闩.估计开城门没有一二百人,没有完善的工具,没有大半天的时间是根本打不开的.所以这里其实也能安全,敌人进不来,里面的人也出不去.除非上下城墙才可以.不过现代的我,并不这么想。只要有大炮,一炮轰过来,不但大门没有了,就是城墙也塌了。只要有大炮在手,这里的工事几乎和没有一样。

在玉门关两边是两座高大的石山,关内要走过一片沙漠才能达到关口.关外是一片荒凉的草原.由于多年的战乱,关外近百里的地方是战事多发地段.无论是汉人还是少数民族的老百姓,大家都不希望生活在战乱中.所以从玉门关往外近百里内几乎没有什么老百姓居住.而作为古战场,这里埋了太多的尸体和其它的.从根本就影响了土地的质量,使这里不能生长粮食,也不能种其它东西,连草都长不起来.

按照刘春的意思,每个士兵七天才轮到一次站岗,每次站岗时间为一到两个小时.可我接到的值日安排是每隔一天站岗一次,每次是半天.

站岗时饭菜由人会送来的,武器也是有上一个传递给你的.可当我接过枪时,我差点没有气昏过去.连锦州都已不用的淘汰武器他们还在使用.枪杆明显是用旗杆改的,枪头不但生着锈,而且还有破损.如果被这种枪刺到了,保证能死.不过不是被刺死,而是被铁锈感染破伤风而死.估计这枪的枪龄比我爹吴襄还要长,早就应该放到仓库安享晚年的它还是坚持上岗着.不知道是应该颁布一个奖项给它呢?还是为大明军队哭几声?

我第一天上岗,等到了下午一点多还是没有送饭菜的人过来.而且说好来接班的士兵也没有来.我一直等啊等,等到了四点多,才看见一个士兵拿来一只破篮,交代了接班士兵不来了,我要等到晚上才可以交接.篮里的是我的午饭加晚饭,这倒好两顿并一顿,省了不好的事情.可是我差点饿晕了,总要给我一个心理准备才可以吧?

我坐在城楼上,吹着大风,沙子就着小石头吃下了我在玉门关关口上的第一顿饭.沙子是风刮过来的,小石头是米饭里夹杂的.好米当然被官员们自己吃了,或者卖给了当地的商人.一般的米也轮不到我们军人吃.我军队的士兵吃的都是搀杂着沙子小石头的陈米.就算是这种米,我们也不是天天能吃到.我是站岗才吃的到,不然的话就是加十多倍、数十倍水的稀饭.与其它地方不一样的是,多了一些干菜,就是我们农民军官刘春自己种的晒的干菜.肚子早已饿得受不了了,有干菜下饭,就算有小石头有沙子,我也几口就吃完了.连上不多的干菜也消灭地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