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穿越之我是吴三桂
24748000000107

第107章 难民

当我离开的时候,并没有惊动大家,只不过留了几封信给吴襄和大家。其实老爹吴襄和艳儿姐姐是几个唯一知道我打算的人,他们早就知道或者猜到了我的意图。我的信不过是一个样子而已,告诉大家我是自己一个独自决定的,是我一个人的冲动行为。这样一来,就算崇祯皇帝朱由检想没事找事,故意找我吴家的麻烦,大家也好有一个应对。不会因为一个人,而使整个吴家都受到牵连。我估计崇祯皇帝朱由检不会这么绝,刚帮他登基就对我们吴家大开杀戒,这样的几率并不大。但是小心点总会比没有准备的好,我还是留了后着。

离开家的时候,我为了不引起太多的人注意,更为了连家里的人也不知道我去了哪里,省的他们跟踪过来,我的麻烦是将永远没完没了。所以我只带了一些银子和几根金条就离开了,没有带银票也没有带联盟的信物。就连我的马匹,也不是锦州军营的,更不是我自己老屯的战马。

刚离开边关的时候还好,虽然连年的征战,但是关外的老百姓还是能够坚持下来。凡是能够种粮食的地方,几乎都种着地。虽然百姓们都是面黄肌瘦,衣裳不整,但是总有房住与东西吃。一进关内就不一样了,由于大量地方的土地被地方上的豪强和地主兼并,老百姓的生活还比不上关外。要不是关外不太平,经常发生战事的话,许多关内的百姓真的想到关外去都过这严重得令他们没法活的苛捐税。

熟知大明历史的人,都知道大明真正朝廷腐败无能,灭亡的原因,有这么几点。第一,朝廷腐败无能,任由官员贪污受贿,从上到下几乎没有一个官员不贪污,没有一个官员不拿好处,没有一个官员不占过公家的便宜。就连刚直清正闻名天下的海瑞,也不敢理直气壮的说自己没有这么做过。第二,地方上地主和豪强兼并土地,将一些原来属于老百姓的土地以低廉的价格强行买回来,使百姓失去了了活命的靠山。而地主和豪强会利用自己的身份,少交或者不交税收,使朝廷的税收越来越少。第三,文武官员地位不等,使大量的军官对朝廷失去信心。士兵不尽力,军官不想着为国出力,只想着怎么多捞钱,这样的军队能保卫国家吗?第四,朝廷内部斗争不断,官员们之间党同伐异,为了自己的利益丧失官员的职责和做人的良心。第五,皇帝和官员们互不信任,导致皇帝利用太监监管朝中官员。因为生理上的缺陷,这些太监比正常人还要喜欢钱。他们欺上瞒下,对一些反对他们的人下死手,对于肯花钱的官员睁一只闭一只眼。导致官员们以拍太监马屁为荣,朝廷大小事务离开太监几乎是寸步难行。这几项加起来,使朝廷不像朝廷,官员没有官员应该有的样子,官员们的官本来就是买来的,当然要想办法赚回来,还要多捞一点当利息。百姓们得不到安宁,大明不完才怪。

在当时的社会,到处可以看见流离失所的老百姓。他们没有了自己的房子,没有了自己可以依靠的土地,被逼着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处流浪到处要饭,当时大家都叫他们“难民”。当时有些书上说,难民人数最多的时候达到大明总人口数字的四分之一以上。由于朝廷有令,难民人数不能太多,也因为大家不团结,所以每股难民人数都在一两百人。一直到后来,一股股的难民实在太多了,就出现了“抢大户”、打劫路人的行为,被朝廷和官府定性为乱民。乱民多了,就在一起敢干更大的事情,抢官府的仓库,杀害一些太过恶劣的官员。乱民成为了暴民,朝廷就压镇压他们。朝廷的军队打敌人不行,对付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有一套。但是暴民太多,军队的破绽就被一些聪明看了出来。当暴民知道这些平时欺负他们的军兵其实是纸老虎的时候,他们的胆子都大了。他们联手后将军队打败,才有了明末的农民起义军。所以说明末的农民起义军其实是被朝廷逼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