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墨羽剑
24446300000055

第55章 剑阁

墨羽与受辛在几名宫侍陪同下,一前一后下了鹿台,殿内众臣唯有跪拜送行,墨羽心道一朝天子身居九重之上,统治世间一切生灵,若是在平常人家,哪有如此待客之道?

鹿台之上一片喧哗,热闹非凡,可这殿外却是清风阵阵,十分安静,简直判若两世。

受辛一边下着台阶一边向身后的墨羽道:“你这剑也是难得一见的宝物,就是看起来太简陋了,不如好好装饰一下,方衬此等宝剑!”墨羽刚才宴会上已经看出受辛是极重表饰奢华之人,说道:“谢陛下,剑与陛下是一件礼器,于臣则如同臣之臂膀一样,多添累赘之物反而不易出剑,有损威力!”受辛点点头,不再说什么。

两人下了鹿台,在几名宦官和侍卫的陪同下向内宫走去,走不多时众人听在后宫之中的一座宫楼前。这座阁楼有两层,构制的十分精巧,且与其他宫室都不相连,最近的建筑也有数丈之远,显得有些孤立却更显特别,一看就知受辛特意布置。

此刻这里十分幽静,几个在此看守的宦官见受辛到来,都十分意外,一起行礼后,进入楼内点亮灯光又退了出来,受辛与墨羽独自进入殿内。

墨羽一进入堂内,顿觉一股寒气扑面而来,几乎打了一寒颤。

此刻殿内灯火通明,墨羽仔细看去,只见殿内十分宽敞,并排竖着十几个大竹架。墨羽不自觉朝那竹架走去,只见这些竹架的阁子上,放置很多阴森森的宝剑,都是以丝绸为垫,且不沾纤尘明显经常被擦拭。而四周墙壁上也挂着很多宝剑!

墨羽只觉满堂剑气森然,威严静穆,让人连呼吸都困难,竟不敢生出任何妄心邪念!看到这情景,墨羽不禁暗暗心惊,怎能想到这浮华的王宫之中居然还有这样一座森然的剑堂,受辛如此爱剑,也算是半个同道中人了!

受辛今日好像兴致极高,竟亲自给墨羽介绍起来。他指着这些剑道:“这些都是寡人剑炉铸出来的剑,都是难得的利器,先陈放于此,等待将来王庭作战时,有立下奇功者,我便以此为赏赐!”

墨羽一边看着剑,一边点头道:“以此为武将的赏物,再合适不过!”

墨羽将这剑架上的剑微微扫视了一下,刚从两个木架间穿过,又看到墙壁上悬持着的许多利剑,以铜钉固定在墙上,有曲柄式,有直柄式,有短剑,有长剑,有平脊剑,有隆脊剑。式样都很古朴,像是年代都很久远。

受辛又指着墙上的剑说道:“这些剑都是我费尽心思,从各方收集而来的历代宝剑,珍藏于此!”说着,竟目放精光,好似十分以此为荣,又十分激动喜悦。墨羽听着受辛说的,不自觉向墙上几把悬挂的最高的宝剑走去。

受辛指着墨羽看到的剑,道:“这几把剑是这剑阁之内最珍贵的剑了!”说着指着墙上的剑竟向墨羽一一介绍起来,好似不以墨羽为臣子而当作一个经年老友一般。墨羽见他此刻神情极是专注,侃侃而谈说的极是陶醉,跟刚才在宴会上高高在上目空一切截然不同,简直判若两人,心道早闻受辛酷爱宝剑,传言果然不虚。

受辛先指着挂在一起的两把剑,这两把剑在墙上交叉而放,在这剑堂内算是别具一格,受辛说道:“此二剑是颛顼帝制铸,一名腾空剑,一名画影剑,传闻此二剑在剑鞘中时可发出虎啸龙吟之声,一旦有敌来袭,便可自动飞起,剑斩敌寇!颛顼帝便是以此剑,平定炎帝后人共工的叛乱,可谓功勋卓著!”

墨羽听着,暗暗又沿着他的话继续想:“共工败后,一怒之下撞断天柱不周山,便是自己长年所居之地了!”墨羽虽知这些传闻并不可信,然而历史沧桑剧变,如大海波涛般汹涌翻滚,何等波澜壮阔,思之只觉耳边似有隆隆回响之声。

两人移步到一旁,又到一把剑面前,受辛道:“此剑名禹剑,为夏禹所铸,苗山大会时,夏禹召见天下诸侯,众诸侯方伯尽皆应命朝见,唯有一个防风氏却故意来迟,且态度傲慢,夏禹以此剑斩杀之,从此天下再无人敢叛!”

墨羽想着他的话,不禁说道:“夏禹治水在先,安定天下在后,诸国林立之际,大禹应运而生,一统天下,功绩无人可比!”受辛赞许的点着头,好似思索着什么又道:“据闻大禹时见人有偷盗,他竟自责,说‘尧舜之时,天下为公,万民为善,今我为国君,民却从恶,是我之德不足!’其实大可不必,人心不古,治国本就当以严刑峻法才行。”

墨羽想了想,不如趁此机会多进几句良言,于是道:“严刑峻法虽不可少,但终究应以施仁政收人心为本,成汤先王不也是以此教谕后世吗?”受辛顿了顿,虽也觉墨羽说的有理,但总觉得刑律如捆于百姓身上的绳索,一旦放松百姓立即就会造反,思索了一下,最终道:“终要以刑律为主!”说着转到一边,墨羽见这受辛只知峻法,毫无恩义之心,怪不得天下被逼得到处造反,不禁心下叹息。

受辛又指着第四把剑道:“这是启剑,为夏禹之子夏启所制,夏启以此剑打败有扈氏,从此天下再也没有敢反者。大夏五百年江山便由此为始!”

受辛指着第五把剑道:“这是夏太康所造太康剑,太康碌碌无为,连江山都被占了,实在可惜了这把好剑!”墨羽道:“太康自以为身为天下之主,便可任性胡为,实在是太肤浅!打江山难,保江山更难!克敌易,克自己腐化享乐之欲难啊!太康之境遇实在是历朝历代之戒!”说着,斜视受辛。可受辛却似乎并未听出墨羽是有意说此话给他听,只是随意的微微颔首!

受辛指着第六把剑道:“夏时孔甲王所铸,名夹剑,孔甲喜食龙肉,便以此剑斩龙。”墨羽道:“龙只是上古传说之物,世间或未必有真龙,纵有真龙也怎么会为人所食?”受辛也说道:“我想大概是什么奇异之物吧,被误认为龙!”

受辛又指着第七把剑道:“这是我朝太甲王所铸定光剑,太甲王一朝国势平稳,也可惜了这把好剑,没能发挥威力!”

墨羽道一听,正色道:“陛下,剑为古之神器,以仁为本,只要能天下太平,剑不出鞘才是最好的归宿。”说完,顿了顿,又道:“殷商立国不久根基不稳,到太甲王时才国力大增,臣以为太甲王知过能改,虚心纳谏,实为帝王楷模!”

受辛默想,只是觉得太甲王缺乏帝王之威,竟为伊尹所制,被放逐桐宫三年之久,帝王威严荡然无存,但又想墨羽之言,太甲一朝确实是殷商江山国力日强,百姓日安日渐强盛之时,如此之王又怎么不是好王!帝王之威?虚心纳谏?到底孰轻熟重,孰是孰非,受辛一时没有答案,便不再多想。

受辛看着最后一把剑,目放精光道:“此为武丁王所造照胆剑,武丁王便是以此剑北征土方、鬼方,西征羌方,南征苗蛮、虎方,东伐夷方,灭大彭、豕韦,南征北战,开创一代基业。”受辛越说越想兴奋,想起先祖雄风,立即神驰向往。墨羽看着受辛,道:“臣闻武丁王年少时就被小乙王派往黄河岸边,与小民百姓共同劳动了解民情,增长见闻,还从平民和奴隶中找到了甘盘和傅说两位贤相,即位之后,减免赋税,劝课农桑,百姓日益安定,国家日益富足,陛下可效仿之!”

受辛正说的雄心勃勃,极为向往之时,听到墨羽的话不禁微微一震。他不再说话,背对着墨羽好似看着墙上的剑,心中却在暗自思量,才慢慢感觉墨羽的话看似平和,毫无棱角,但闻之只觉句句绵里藏针,似有无限深意,虽然隐晦,实则是以说剑之名行进谏之实。

受辛虽然这样想,却并未说破。两人在剑阁内待了一会儿,又一起下了楼。从剑阁出来,受辛又领着墨羽向不远处的铸剑炉走去。这剑炉是专为受辛铸剑之处,一天至晚铸剑毫不停歇,即使受辛在东征期间,也从未间断!

没走一会儿,墨羽就已觉热浪滚滚而来,只见前面不远处火光冲天,声音极其嘈杂。而旁边突然冒出一个好似小土丘一样的东西,墨羽仔细一看,没想到尽是断剑残刃。

墨羽不解的看着受辛,受辛叹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其实铸剑也是一般,铸上数百把剑,能得一把好剑,已是极难得了,寡人剑阁内的剑谓之百里挑一亦显不足,简直可说是千里挑一!”墨羽看着这些断剑,道:“铸剑所用铜锡皆是珍贵之物,陛下如此铸剑虽可得良刃,可未免有些靡费!”受辛笑道:“这个寡人自然知道,铜锡乃国之命脉所在,我商都就是依富含铜锡之地所建!不过寡人这剑炉岂是等闲铸剑之处?若非绝世佳品,宁可销毁折断,也绝不可使一剑外流!”

终于到了剑炉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