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荷兰帝国
24211900000064

第64章 赠剑

仆人打开了杉木长盒,炽热的气息扑面而来,一声狮吼震碎了玻璃窗,仆人从长盒中取出一把剑,将剑交给了莫里斯

‘这是?

莫里斯接过剑仔细端详,剑柄绘有一头雄狮,雄狮的双爪一边踩着一个象征王权的圆球,一边踩着一把权杖,剑身镶有一个红色的狮心,剑身不知道什么材质,用手触摸,炽热的气息和寒冷的气息交融在一起,侵入莫里斯体内,莫里斯用手指弹了一下剑刃,发出一声雄狮的咆哮,剑刃的背面刻有一行小字,看上去好像是英文,却不知道写什么

‘’这是我三年前去英格兰时,从一座古墓中找到的剑,可惜由于年代久远,竟无人识得,一直埋没至今,王子殿下精通多国语言,可否给在下鉴赏一番‘李文达看莫里斯一脸懵逼,赶忙解释道

‘这剑上刻有的文字应该是中世纪的英文,此剑的触感远比铁要寒冷,质地也较为坚硬,应该是乌兹钢锭制成,并且经过了淬火,不过乌兹钢大都产自西亚,英格兰居然有乌兹钢制成的剑,看来此剑的主人与东方有不少渊源‘

‘王子殿下果然慧眼如炬,我曾·找过东方商人鉴定过,此剑与大马士革剑不相上下,不过他们对于这段古英文不了解,所以始终不知这把剑的主人是谁‘李文达向正端详宝剑的莫里斯’投来赞许的目光,心中暗喜,王子殿下对中华商会产生了戒心,送出这把剑可以化解矛盾,也值了

‘’Richard,理查,狮心,英格兰,这把剑是狮心王理查的佩剑‘

莫里斯尖叫道,他前世曾去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看过一本中世纪英语词典,还顺便看了一本狮心王理查的传记,脑中灵光一闪明白过来

‘狮心王理查是何人?‘李文达是明国人,虽然来欧洲已经五年了,学了不少语言,对于欧洲的风俗习惯也了如指掌,却对欧洲的历史从未涉猎

‘你连狮心王理查都不知道,还有脸在欧洲做生意,’‘安娜嘲讽地指着李文达的鼻子大笑

‘安娜,先生是中国人,不懂欧洲的历史也很正常,他们国家的历史可有四千多年,你知道吗?‘莫里斯呵斥了安娜,他本人对于这个前世的祖国仍然记忆深刻。

但他对此时统治中国的明王朝不屑一顾,他们的军队久未训练,且缺员严重,在面对来自日本和欧洲及中国沿海的海盗之时,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帝国的国门形同虚设,他们的火炮以炸膛闻名世界,他们将欧洲特别是对英国和荷兰的前膛炮奉为利器,本国却缺乏生产和发明的能力,在火枪上也不得不依靠着仿制西方的火绳枪,内部文官党争不止,皇帝无心政事,数十年不上朝,政事荒废,仅靠着几名杰出的内阁大臣和几支由优秀将领组建的私人军队才使帝国的大厦不至于倾颓,明朝看似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然而这不过是粉饰太平罢了,当西伯利亚的寒风驱使着北方的蒙古人和女真人南下之时,这个帝国的虚弱将尽显无遗。

这个帝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政事复杂,所能做的只有治大国如烹小鲜,垂拱而天下治,因循守旧和尸位素餐是官员所应该遵循的,否则,便只能以己昏昏,使人昭昭,自上而下的变革从来都是不可行的。

秦始皇奠定的帝国制度已经坚如磐石,不可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中国历史上不乏英明之主,然而他们所能做的也只是在这个制度里小修小补,加进一点新的东西罢了,他们不想也不可能撼动它。无论他们如何伟大,如何杰出,在强大的历史惯性面前,他们都是渺小的。

后世之人总将中国的衰弱归罪于来自东北的满洲人,其实这实在有失偏驳,古老的中华帝国自明朝开始便已失去了汉唐的朝气和宋元的开放,它的衰弱是必然的。

“狮心王理查是英格兰古时的国王,他在战争中总是一马当先,犹如狮子般勇猛,他曾经用手从狮子喉部伸进,将狮子心脏取出,并且,在众人的眼皮底下将狮子心脏生吃掉,他在位只有十年,大多数时间都在马背上渡过,他曾远征西亚,征伐过阿拉伯,就是你们史书上说的大食国,和阿拉伯阿尤布王朝的创始人名将萨拉丁棋逢对手”

莫里斯前世是历史系的高材生,他滔滔不绝地秀着存在感

“马上君王,一代英雄呐,殿下,既然这是英雄之剑,不如您就收下这把剑,我们明国有句话叫宝剑赠英雄,与其让这把剑在我手里埋没,不如交给您,这把剑跟着您,是英雄遇英雄’绝不会辱没这把剑原先主人的威名,请您收下”

李文达何等精明之人他立马就知趣地拍起莫里斯的马屁来,并恳求莫里斯收下。

‘既然这样,我就夺人所爱了‘莫里斯接过宝剑,将它插入黄金剑鞘中,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真是好剑,‘安娜拿起宝剑仔细端详,不住地赞叹,这剑与格尔曼的村正不相上下,剑中的王者之气更远胜村正

‘告辞了,多谢先生赠剑,后会有期‘莫里斯起身向李文达作了一个揖

‘再会‘李文达起身回礼

不知不觉太阳渐渐西斜,莫里斯和安娜离开了中华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