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荷兰帝国
24211900000128

第128章 进退失据

格里高利历 1585年一月一日,阿姆斯特丹,莫里斯一大早便坐上了马车,急匆匆地向议会赶去,今天正是他在议会搬迁后,亲自主持议会开幕仪式的日子,绝对不能迟到。

但当他走入议会大厦之中时,眼前的场景却令他大吃一惊,议员们并没有如往常一样,起身恭敬地向他脱帽行礼,而是全部坐在席位上紧紧注视着他,他看到有些人的脸上在不经意间竟流露出一丝不满,这是怎么了?

而最让他吃惊的则是这次议会不仅有下议院议员,还有本该在二楼等待表决的上议院议员,甚至连教会也派来了几名主教,与往常不同的是,他们并没有坐在旁听席上,而是和王权派议员们聚拢在了一起。

大事不妙啊,看着议员们一个个恨不得把自己活吃的样子,莫里斯顿时慌了神,虽说自己和议会打交道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但这样的阵势,他也是头一次碰见。

怕不是要逼宫吧?他在心里嘀咕道,但转念一想,真要逼宫的话,恐怕早就进攻王宫了,谁还有空和你在这里瞎扯淡。

想到这,他心下稍宽,如往常般镇静地开始了仪式的流程。

“各位议员、绅士、主教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是新一届议会开幕的日子,首先,我代表王室对本次议会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出席开幕式的议员、贵族、及各位主教们表示真诚的欢迎,特别是主教们,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亲自抽身来到此地,在这里我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如今正是我国历史上最生死攸关的时刻,战争已经进行到了第十八个年头,已经有无数仁人志士为此浴血奋战甚至已经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我们是被迫卷入这场战争的,但我们必须迎接这个挑战,如果哈布斯堡的暴徒大行其道,尼德兰的自由和秩序将毁之一旦”

说完了无用的客套话后,莫里斯紧接着进入了正题,开始了例行演讲,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竟有人跳了出来打断了他。

“有请乌特勒支省的杰里米.柏格发言”

“谢谢,谢谢下议院院长,陛下,请允许我暂时打断一下您的演讲,我有一事要向您质询”一个身穿黑色长袍的共和派年轻议员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先向莫里斯恭敬地鞠了一躬,而后便直奔主题。

“何事?”莫里斯顿时感到心中不快,竟敢当众打断我的讲话,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国王了,但出于礼貌,他还是将怒火强压了下来,一脸和气地接受了杰里米的质询。

“陛下,我听说去年您在前往枢密院的路上,遭到一名女刺客刺杀,可有此事?”

“没错,那次多亏了泰利埃,我才化险为夷”莫里斯不知是计,随口答道。

“那请问陛下,那名女刺客如今身在何处?”眼见莫里斯已经当众承认了,杰里米接着追问道

“已经收押了”听了杰里米的话,莫里斯疑心顿生,这次的质询绝没有那么简单。

“那从去年到现在,整整四个多月了,为何迟迟不将她交由法院审理”

“此等罪大恶极之人,却不绳之以法,这是为何?陛下,今天当着全体议员的面,请您给个说法。”杰里米的话如晴天霹雳一般令莫里斯大为震惊,看来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纸终究是包不住的火,既然所有人都知道,自己也没有必要逃避了,该来的终于来了。

“此案尚有疑点,所以一直积压至今,我择日便将此案交由法院审理,诸位,今天是议会开幕的日子,无关的话就不要再说了”莫里斯信誓旦旦地向议员们保证道,而后极力掩饰过去。

“陛下此言大谬,此事关乎国家,怎能说是无关之事”在经历了短暂的沉默后,真正的攻击正式开始了。

“是啊,据我所知,先王便是死于此名罪犯之手”共和派议员科尔贝的话一石激起千层浪,令在一旁观望的老派王权派议员也坐不住了,他们一反常态地和共和派站到了一起。

他们虽然平时和共和派处处针锋相对,但这次情况却不同与平时,那名刺客居然刺杀了威廉一世,这让一直唯奥兰治家族马首是瞻的他们愤怒了。

威廉一世在位的三十五年里,虽没能完成统一尼德兰的大业,但他对荷兰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正是他临危受命担任执政,率军在莱顿击败了气势汹汹、不可一世的西班牙军队,正是他将一支纪律涣散、装备低劣的乌合之众缔造成了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正规军。

对于荷兰人来说,是他亲手创立了荷兰,他是荷兰的国父,他们从心底发自内心地爱戴他。

而这样一位伟大的君王却在正式加冕后不久便遗憾地落幕了,死在了一个刺客的手中,这让他们难以接受,他们发誓,一定找到那个无耻之徒,并将他千刀万剐。

而现在,蒙上帝鸿福,那名刺客终于落网了,他们复仇的时候终于到了,但眼前这个刚刚继位不久的陛下却阻止了他们,这实在令人难以原谅,他们积压以久的怒火终于在今天爆发了出来。

“此人刺杀先王,罪不可赦,陛下却一味对其故息纵容,您枉为先王之子”

“陛下有罪不罚,并非明君,必将失尽天下人心”说到激动处,王权派议员阿诺竟连君臣之礼都不顾了,起身对莫里斯破口大骂道

“陛下,世俗之事,我们不好过问,但先王毕竟是教会的领袖,既然他死于卑鄙的刺杀,那就必须还他以公正,”面对着咄咄逼人的议员们,莫里斯感到有些焦头烂额,一时间竟有些招架不住,但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主教们也加入对他的战争之中。

“请陛下将此名罪犯交由法院审理,并判处死刑,给人民和上帝一个交代,否则,您便不配为君”

“不惩治罪犯,我们便不再效忠于您”

“若不能还先王一个公道,陛下便没有资格再治理尼德兰,请您立刻退位”在议员和主教们的威逼下,莫里斯已经产生了动摇,他才刚刚登基,就落到了这样的田地,原本支持他的王权派和主教居然和他的死敌共和派站到了一起,他第一次体会到了众叛亲离的感觉,而贵族的倒戈则摧毁了他最后的防线。

现在在朝中,他已经没有了任何可以依赖的势力,他再也支持不下去了,他萌发了离开的想法,决定逃到宫里去。

“先生们,请给我三天时间吧,三天后,我一定给你们答复,这次议会到此结束。”莫里斯放弃了抵抗,他决定离开这个地方,一个人好好静一静。

“您不能走,必须在这里做出决定”

但议员们仍然不依不饶,他们态度强硬地否决了莫里斯的决定,几名胆大的竟堵住了议会的大门,拦住了莫里斯的去路

眼看糊弄不过去了,莫里斯顿时感到进退失据,他已经做出了退让,可这帮家伙还不依不饶的,他们到底想干吗,想造反吗?

我是国王,我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主人,你们只不过是我的鹰犬罢了,你们有什么资格要挟我。

莫里斯再也无法忍受不下去了,他看了一眼身旁的卫兵,准备以武力解决掉那帮堵住大门的暴徒。

正在这时,首相奥尔登巴内费尔特出面阻止了这一幕的发生。

“退下,陛下的命令,你们也要违抗吗?”虽然这件事便是他一手策划的,但他只是想给莫里斯一个下马威,让他知道谁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掌权者,他并不希望将矛盾彻底激化,毕竟莫里斯手里还掌握着军队,现在和他公开对立,还不是时候。

他的话使群情激愤的议员们冷静了下来,他们十分识相地为莫里斯让开了道路

莫里斯因此顺利逃离了议会,他坐上了马车,向着王宫的方向赶去,心中思绪万千,刚才的一切在他的脑中来回回放着,那一幕宛如梦幻一般,原本身居高位,手握大权的他竟在顷刻间落得一个孤家寡人的下场,那些一直对他俯首帖耳的王权派议员和主教们竟然在一夕之间便和他的敌人共和派站到了一起,将枪口调转向了他。

而他当环顾四周之时,却发现偌大的朝廷之中却几乎没有一个真正支持并效忠于他的势力,他没有可靠的帮手,只能孤军奋战。

这一次的教训令莫里斯久久难以忘怀,他因此想明白了许多从前从未想过的事情。

与旧有势力的结盟,并不足以依靠,没有自己的班底,终究只能受制于人。

不可以相信任何人,他们昨天还是你忠实的仆人和臣子,而今天为了利益,他们便会成为置你于死地的敌人,防人之心不可无。

议会结束后,共和派议员想着莫里斯狼狈不堪的样子,纷纷弹冠相庆,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身后,一道敌视的目光正久久注视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