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摘云传奇
24135400000013

第13章 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众人一听既不占用壮劳力,还有年底红利可拿,更是欢欣鼓舞。

庄户们自家的婆娘妹子,平时舍不得让她们干粗重活计,只能在家看孩子照顾老人,闲暇功夫多的是,无聊了没事东家长西家短的还容易惹的邻里不和。

如此一来不仅这些担心没有了,还能多赚一个壮劳力的工钱,这赚来的可全是纯盈余,想着自家将来的日子越来越好,都是东家的照顾,纷纷向沐宇寒施礼道谢。

沐宇寒小地主摇身一变大资本家,喜不自禁,笑逐颜开。

吩咐了几个管事扩大酒作坊和生产香皂的一些事宜,沐宇寒宣布散会,众人欢天喜地的又谢了一遭才高兴的离去。

送走了众人,沐宇寒对着玉儿和云儿一脸媚笑,“夫人,要不要夫君教你们这香皂如何用啊?嘿嘿……”

两位夫人对视一笑,玉儿拉着云儿就走,“妹子,咱俩洗澡去,不理他。”

“还有我还有我……”沐宇寒一脸猥琐地跟了上去。

此处无情省略一万字。

这澡洗的畅快,沐宇寒独自坐在后花园荷花池边的一张躺椅上,一手一支黄瓜啃着。

微风习习,携着阵阵花香,苍穹中繁星点点,池塘里断续蛙鸣。

多么静谧而醉人的夏夜。

沐宇寒闭上眼,回味着方才的温柔。

睁开眼,望着深邃的星空,猎户座,小熊座,大熊座……

沐宇寒只记得上一次安静的数星座还是很小的时候,人长大了,反而没有那种当初的心境,不知不觉想起了从前。

前世的一切,只有亲情让他不舍,父母亲过的还好吗?

多么想再见到他们,如果他们能在身边就好了,可以尽一尽孝道。

今世的一切,是他从未想过的,未来在哪里,也看不清楚。

顺其自然吧。沐宇寒站起身来,发觉身后肖白羊站着发呆,不知道她来了多久。

小丫头身上皂香扑鼻,看来这第一批产品质量相当不错。

“妹子,你好香啊。”

沐宇寒走到她身前,“这么晚了,找我有事?”

“没事,就是想谢谢你。”

小姑娘平时闹腾惯了,眼前这么文静,反倒让沐宇寒有点不习惯。

“不用谢我,保护女人是一个有风度的男人最高尚的品德。”

沐宇寒拍拍胸口,示意自己就是那个有风度的男人。

随即画风一变,换了一副痴汉样子,“妹子,看你样子京城家中一定不少黄金白银,你要真想谢我,随便给哥哥拉几车花花,嘿嘿……”

“唉……”肖白羊叹了口气,“你这傻子啥都好,就是这流哈喇子的习惯……”

“呃……谈习惯伤感情,咱们还是谈谈钱吧,嘿嘿。”

“没有没有!一个铜板都没有!”肖白羊气的鼓起腮帮子,眼前这个人,她真是看不懂,明明是个心地善良的读书人,却不知为何面皮如此之厚。说起来聪明的让人羡慕,啥东西到他手里都能变个花样出来,可又非钻到钱眼里爬不出来。

“你如果把真把心放在读书上,将来说不定也是个大才子,为什么老是想着那些肮脏的黄白之物?”

沐宇寒觉得肖白羊问的可笑,想来一定是在京城做大小姐做惯了,不了解他这个曾经的穷人的心情。

一个因为没有房子没有车而娶不到老婆的人,一个念了十七年书却只能屈身一个小化工厂赚那点工资的人,一个不被欣赏反而被忽略了很久的人,她这种富家大小姐怎么会明白?

“你不懂,给你说也说不明白。”沐宇寒若有所思的摇了摇头。

“你给我说我会明白的。”肖白羊神情恳切。

“你长大了就懂了……”

经过几日的忙碌,沐家蒸酒作坊和香皂作坊已基本成型,工人也招募完毕,开始按照沐宇寒的办法进行岗前培训。

这一日早晨沐宇寒还在酣睡,林玉儿却早早起床算起小账来。

自家酿酒的产量跟不上蒸酒的需求,就从清河县其他几家酿酒作坊购入原酒,三十文一坛采购,三坛低度酒蒸馏出一坛高度酒,成品成本不过百文上下。

香皂作坊成本就更低了,一缸料成本四百多文,能产一百块香皂,加上包装用的油纸,平均百块香皂的成本也不过五百文。

目前作坊的规模,一天能蒸一百坛酒,生产一千块香皂,一坛酒卖五百文,一块香皂卖五十文,假设能全部出售不压仓的话,一月就是三千贯的进项,除去原料成本四百五十贯和近百人每月总计五十贯左右的本钱,一月纯利有两千五百贯!

这一个月的纯利比沐府以往一年的进项还多出不少。

林玉儿两眼放光,使劲推了推沐宇寒,“夫君,快快起来,看看妾身算的对不对?”

“大清早的一惊一乍的干毛啊?”

沐宇寒不情愿的爬起床来,听着林玉儿给他唠叨刚才算的明细。

“你个败家娘们儿,会不会算账?”

沐宇寒假装气急败坏,“让你管账,我早晚破产了不可!”

林玉儿见他生气,小心翼翼的问道,“妾身算错了?”

“大错特错!这么好的酒,五百文一坛普通百姓舍不得喝,有钱人看价格还看不上眼,所以,我们的目标是高端客户,五贯一坛!”

林玉儿吓得张口结舌,“五贯一坛?!那香皂呢?”

沐宇寒伸出一根手指在她眼前晃了晃。

“一百文一块?”

沐宇寒微笑着摇了摇头。

“一贯钱一块?!那还能有人买吗?”林玉儿目瞪口呆。

“不懂了吧?你得琢磨有钱人的心理。”沐宇寒顿了一顿,继续说道:

“有钱人追求的是什么?功名利禄,如今这有钱人有功名的能有几个?屈指可数啊,这求功是千难万难了,利禄他们不缺,唯有一个名。”

见林玉儿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一副求知欲很强的样子,沐宇寒就更来劲了。

“这名说白了就是面子,李家喝一贯钱的酒,王家张家喝五贯钱的酒,你说老李见了老张老王他好意思打招呼吗?”

“不好意思。”

“那就是了,人活一张脸,有钱人最在乎自己脸面,虽比不了读书人,可有钱人之间总要比一比的,我们的东西是好东西,又是独一份儿的,卖的便宜了人家反而看不上眼了。”

林玉儿本是商人家的姑娘,自然明白其中道理。

“当然,我们的东西包装上要下功夫,要显出与众不同来。比如,别人家的酒坛用粗陶的,我们用青花的,我们的酒就叫‘沐府家酒’,再配上‘十里飘香’一同写在坛上。背面写一句诗……”

沐宇寒想着那些赞美美酒的诗词,时不时摇摇头。

“有了,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夫人觉得如何?”

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将进酒》里的一句,意思是说荣华富贵都是过眼云烟,算不了什么,不如享受眼前的快乐,一醉方休什么事也不用操心最怡情。

“好诗句!那我们的作坊是不是要再扩大了?”

“那倒不用,青瓷酒坛可以去定做,一会你去安排便是。现在还不用扩大,什么好东西不能一下就做的太多,物以稀为贵,多了就卖不上价了,这叫限量供应。以后为辅去了京城,考察一番市场再决定产量。”

沐宇寒估计京城无论消费量和消费水平都比清河县高出不少。

“这价钱我还觉得定的低了呢,你还别嫌贵,我们还不打折,能花的起五贯买酒喝的,不在乎多掏五贯。知道什么叫成功人士吗?成功人士就是无论买什么东西,只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我们做买卖的口号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夫君福慧双修,咱们沐府兴旺繁盛,指日可待。”

“双修……夫人继续算账,我去云儿那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