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西湖梦
24095000000051

第51章

“嘶……”的一声,军车突然一阵剧烈抖动,雪芹一个趔趄,差点摔倒,被身旁的怀玉一把拉住。原来,军车已经开到了萧山城厢镇郊的一条清澈的河湾边,刹住了车,新兵们纷纷跳下了车。雪芹一看,河湾里早已停满了十几只光秃秃的无蓬船,新兵们冒雨走出马路,来到河湾岸边,登上了船头船尾。然后,一个个跳下了船舱,这些船舱上没有遮风挡雨的雨蓬,船舱里面也没有一张凳子、桌子,全是光溜溜的水泥大船,大慨是附近农村生产大队临时租借来的,原来是运粮船,船上还剩有许多干稻草,每条船上约能容纳下二十几个新兵,共约十条水泥大船,由一条机动船牵引开路,这支运兵船队浩浩荡荡准备航行七八个小时,才能到达钱塘江新湾目的地……

雪芹和怀王也夹在行进的队伍中下了河堤、登上了船头,他俩见这船舱里没有一张凳子,空荡荡的,两人就在船舱中铺了点旁边放着的稻草坐了下来。不一会儿,船队出发了,十条水泥运输船首尾相连,象一条蜿蜒的长蛇慢慢地向前游动。糟糕的是那春雨越下越大,整个大地变的灰濛濛的,云层又暗又低,船舱中的积水越来越多,新兵们只有穿起雨披,把积水用自己的水杯倒到船舱外,否则,整条大船没有一处可以坐人了。

时间指向中午十二时,船上的炊事员开始在每条船上发放白面馒头和咸菜汤,每个人三只白面馒头,舀了一碗咸菜汤。怀玉吃了二只,一只给了雪芹。两人吃完馒头,喝完菜汤,渐渐有了睡意,慢慢的靠在一起打起了盹……

暮色苍茫中,运兵船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萧山新湾。远远望去,一片片随风飘荡的芦苇、长满青蒿杂草的沼泽地;船靠岸后,雪芹和怀玉所在这条船上的新兵全上了岸。只见三四百名解放军老兵在风雨中早已列队欢迎新兵,当二百多名新兵们刚上岸,他们一起鼓起掌来,并齐声喊道:“欢迎新兵们来这里垦荒,建设大江南……”

雪芹刚登岸一迈步,身子一歪,差点摔跤,原来这里的土地已是钱塘江海滩,属咸碱地,经水一泡,滑的很。怀玉叫了一声,也差一点摔倒。这时,在岸上欢迎的解放军老兵们纷纷跑来帮扶新兵走向营地,男兵们帮男新兵走路,女兵们帮女新兵行走。离河岸约走了五六十米,雪芹抬头一看,新兵们已来到了一排排在泥水中的低矮的茅草屋前,原来,这就是他们每天居住的家啊!

这时,几十个女新兵三五成群地也进了女兵们住的茅草屋门,怀玉进屋一看,这茅屋约六七十米长,十几米宽,两侧各有一排平板小床,中间是通道,这地面全是湿漉漉的泥地面,室外已渐渐黑了下来,茅屋内几盏煤油灯燃着火苗,发出咝咝的青烟。那时,电力线还没有到达这儿……

怀玉心想:当务之急,她要找到厕所。她走到一位上衣有四个口袋,约三十来岁,留着齐耳短发的,看上去象连排长的女军人旁,轻轻问道:“首长,请问这儿厕所在哪?”问罢,脸就绯红了……

那女军人看了怀玉一眼,亲切地说:“小鬼,今后叫我指导员好了,我姓孙,是来带你们新兵连的,看你这模样才十五六岁吧,长的挺俊俏的。瞧,厕所就在那角落,要洗手要到门口外的水缸旁的……”

怀玉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原来那厕所一直在长条形的茅屋的两个角落里,用一大块个草绿色帆布挡着。怀玉不由分说,进了厕所,见里面有二只马桶,昏暗中,她赶紧把那内裤换了。再一瞅,这厕所没有自来水,这可怎么办?洗手洗内裤到哪去洗?听刚才的孙指导员说,要到门口外的水缸旁,太不方便了!

她真想哭!雪芹也不在旁边,她想到了革命烈士**。小时候,她和雪芹经常在石头街红楼阳台上一起看连环画《**》。到了武林小学,她和雪芹还经常上台,给台下的同学讲**的故事。她不止一次为**在受刑时忍受的折磨而流泪。今天,她和雪芹参军就是为了要建设强大的祖国,才来到这里的;妈妈蝉娟在石头街临别时的话又在她耳边响起:“怀玉,爸妈都不在身旁,你要自己照顾好自己,有事与雪芹商量,不要怕吃苦,我们的祖国现在还很贫穷落后,需要几代人的奋斗……”

怀玉的书包里还带了一本已卷了边的书,书名叫《红岩》,这是爸爸林念玉专程回来为她参军送给她的。念玉对她说:“怀玉,今天爸爸因在干校劳动,也没有什么好吃的好穿的带给你,这本《红岩》,和你经常看的《林海雪原》一样,是一本好书,我珍藏了十几年了,我把这本书送给你,希望你来到举目无亲、荒芜人烟的海涂,常看看这本《红岩》,这本小说会给你无穷力量的……”她想到了《红岩》,她赶紧回到了自己的床旁,拿出书包中的这本书,用手抚摸着它,感觉父母亲就在身旁。

这时,女指导员正带几个女兵来到了新兵们的床前,为每一个新兵发放一整套生活用品,小到牙刷牙膏,大到棉被毯子等,新兵们安顿好自己的物品。这时,炊事员又抬来了几大筐馒头、包子等。女兵们吃完后,一打听,这地方没有自来水,她们纷纷来到茅屋角落的几只大水缸里,洗脸刷牙,用水全是附近河湾里人工挑来的河水,怀玉也洗了脸,刷了牙,又用缸边的勺子舀了半脸盆水,在一旁悄悄用肥皂洗了内裤……

茅草屋内终于安静下来了,新来的女兵们,一个个终于躺在了床上,那头顶上的茅屋外的雨水滴在茅屋的顶上,发出轻微的“淅淅沥沥”的响声,墙角的煤油灯在吐着火苗,四处寂静一片,怀玉感觉她们是一批外星人来到了这个荒凉的不毛之地。屋外四周的夜晚是漆黑一片,只有河中的蛙声“呱呱”地不时传来……

怀玉半夜醒来,发现她睡在了四处是稻草的茅草屋,心说:“自己心目中向往的人民军队,原来每天生活在这样艰苦的环境,看来当一名解放军战士太不容易了,为了建设祖国,来到了这荒无人烟的钱塘江边……”

雪芹这一夜也和怀玉一样度过了在这茅屋中的第一个夜晚。不过,男新兵们在每个晚上还有个特殊任务,那就是整个晚上要轮换巡逻。昨夜凌晨三时至四时,这一个小时刚好轮到雪芹与另一个新来的战友巡逻,雪芹在睡梦中正睡的香甜,被二个战友叫醒了,“轮到你上岗巡逻了……”

雪芹立即穿衣起床,脸也顾不上洗,那下岗的二名战友把一个长节的手电筒和一把冲锋枪、雨衣等移交给了雪芹。十几分钟后,雪芹与另一个新来的战友走出了茅屋的大门,将房门关上。一个拿长节手电筒,一个握冲锋枪在泥泞的旷野中开始巡逻。那时,天正在下着大雨,雪芹在泥泞的泥地中一步一滑地前进着。第一个夜晚,雪芹他俩不敢走的过远,就在离茅屋一百多米开外的泥泞田地中转来转去。手中的长节手电筒估计有半米长,那手电筒光芒象探照灯似的,它那巨大的光柱上能照至千米之外的一切景物……

翌日,司号员吹起了嘹亮的起床号“嘀嘀嗒……嘀嘀嗒……”怀玉一骨碌起了床,穿好衣服,叠完被服,吃过早饭,来到了茅屋外集合。雨下了一天一夜,总算停了,但乌云仍在天空飘荡,估计这雨还要下……

上午七时半,政委、团长、参谋长带着各营级干部也从他们住的附近的茅屋走来了。他们来到新兵们的队伍旁,亲切地与新兵们致意握手,张政委说:“欢迎新兵同志们,欢迎你们来到了萧山钱塘江南岸这片辽阔的沿江滩涂上垦荒建设。我们是第一批来这里的创业者,你们是第二批来这里的垦荒人。我们来这里时,那是二年前,连茅屋都没有,这些茅屋都是我们的老兵们在荒地上搭建的。这里,当然比城里艰苦的多,挖土锄地,扛石筑堤,这些对于你们每一位城市青年都是严峻的考验,但我们是一支新中国的英雄部队,大家听说过贾耀绪烈士、***烈士、***烈士、黃继光烈士吧?”

张政委接着说:“同志们,我们团的前身就是英雄的‘贾耀绪团’,我们的团具有与敌人血战到的气慨,同样,二十年后,三十年后,我们的团也一定会涌现许多英雄。今天,我们将去江边围涂造田,把滩涂变成富饶的家园,围涂造田既能防台御潮、防灾减灾、保一方平安;又能向荒地要粮,向江海要地,我们要把这里海涂建成第二个北大荒粮田。在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上,我们英雄团每一位战友为祖国为人民为和平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二十几年过去了,今天,我们党中央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号召,我们的英雄团也一定会再立新功,争当治江围垦、建设东海之滨的新英雄……”张政委说完,茅屋前,爆发了雷鸣般地掌声……

接着,个头稍胖的的陈团长来到新兵面前,亲切地说:“同志们,你们都很年轻,年龄小的,我看只有十五六岁,年龄大的也只有十七八岁,你们是干四个现代化的生力军,祖国的复兴大业要靠你们去努力实现,但是现代化的实现不是靠我们喊口号喊出来的,而要靠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辛勤的汗水,现代化需要科学技术现代化,需要国防现代化,现代战争靠过去的小米加步枪不行了,中华民族要实现民族复兴,就需要你们年青的一代刻苦学知识、学技术。前几年,报纸上报道了有一位东北的下乡知青名叫张铁生,外语考试交了白卷,不觉得脸红,还在考卷中写下了:‘不学ABC,照样干革命’,结果成了反潮流英雄被大学录取了,我个人认为张铁生的话是不对的,干革命就要靠我们好好学习外语,及时翻译国外的最先进的军事技术!所以,过几天,在我们团部将创办一所业余军校,学习成绩优秀的学员,我们英雄团团部还要保送优秀学生到南京军事学院深造……”

雪芹听了张政委、陈团长的话,热血沸腾:“是啊,干革命、搞四化还得靠文化,靠科学技术!我过几天第一个报名上业余军校,把文化课好好补习起来。否则,我们拿什么来实现我们伟大的梦想!”

怀玉在女兵连的队伍中,听了也豪情满怀:“是啊,干四化,仅仅靠我们杭州武林中学那几年学过的课堂知识远远不够,我们要迎头赶上欧美发达国家,必须要从头学习,重新塑造自我,成为合格的、拥有现代化知识的解放军战士。我过几天也要报名上业余军校,把文化课好好补习起来,今后争取有机会当个解放军女军医,成为军地两用人才,为祖国建设做贡献。”听了团首长的发言,眼前这些新兵们都在各自想着美好未来,各自憧憬着美好明天……

鲜艳的太阳升起来了,战旗迎风飘扬,每个连都有一面军旗前面带队,雪芹他们百名男新兵组建了一营三连新兵连,共三个排九个班,雪芹分到了一排三班,因在中学就参加了共青团,被连长任命为三班副班长,被怀玉他们百名女新兵同样组建了一营四连新兵连,共三个排九个班,为卫生员连,今后要学习当护士,怀玉也被女兵新兵连长任命为三班副班长,二个男女新兵连的连排长级以上干部暂由老兵担任,每个女兵带着部队发的药箱也出发了……

约一千名战士的英雄团全团官兵出发了,他们脚踏着泥泞的土地,走过无数河湾,沼泽地、芦苇丛、独木桥,约莫走了近2个小时,越走,土地越松软,眼前出现了汹涌澎湃的一条大江,三连连长说:“这就是钱塘江,它通往杭州与建德的新安江相连……”

新兵们在连排长的带领下,来到了江边,雪芹远远望去,那混浊的江水象奔腾的一匹野马,翻滾着巨大的浪花击打着沿岸,发出“轰轰……”的雷鸣般的吼声,使岸上的新兵们不寒而栗!老兵们纷纷来到江边拿起重榜铁锤打起了木桩,新兵们在连排长的指挥下,将巨大的石块抬到江边,这些石块就是用水泥大船从萧山附近的采石场打石炮开采后运来的。

原来,一个月前,英雄团接到所在军部的命令:江边要筑起拦江大坝,不让江水倒灌或冲失土地,沿江围垦造田!雪芹第一次扛二百斤重的大石头,与另一个新兵吃力地从水泥大船上将石头用麻绳扎紧捆牢,一步一步沿一块狭长的木板从船上抬上了岸边,一步一步向江边艰难走去……

被肩上扛着的巨石压弯了腰的雪芹一边扛着大石头,一边想起了从小在西湖边石头街红楼三楼楼梯上抬水的情景。原来,1969年3月2日,这天,贾家喜气洋洋,那通灵宝玉(石弟)也随丽华、延龄、雪芹、雨芹全家4口兴高采烈地从一楼仅10平方米的独间小屋搬入了这红楼3楼居住,从此贾家成了这红楼最高层3楼的主人,贾家与那石弟从此天天有幸见到西湖的湖光滟涟了,那红楼尖尖的坡屋顶就在眼前,这3楼的独房面积比一楼宽敞多了,简直大一倍以上,环境也不象一楼户多嘈杂,三楼独户人家居住,大有躲进红楼成一统的感觉。

贾延龄这时已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东南分台行政科工作(后来当了科长),他也是经过向东南分台有关领导多次要求,说是自己孩子已有2个且已长大,一楼的10平方米房间偏小等等理由才申请得到的,要知道这3楼过去一直可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东南分台台长全坪一家住的地方。

在此之前,雪芹记得只上过一二次3楼,那是在1965年前后的事。那天晚上,吃过晚饭,已是掌灯时分,延龄带着雪芹第一次上了3楼,进了屋,只见地面红漆地板,屋内灯火通明,屋内家俱琳琅满目,正房中间凌空有一只塑料做的吹气大鹦鹉最吸引雪芹,来到那朝南大阳台,阳台四周漆黑一片,全坪全家正坐在阳台的凳子上看着安放在阳台朝西台面上的黑白电视节目呢。

雪芹一看,这黑白电视机屏幕真小,大约只有6、7吋,比后来在1978年全国刚刚改革开放,杭州刚开始流行的9吋黑白电视机还小得多,那全坪全家五六个人正在看播送的电视新闻节目呢,这是雪芹第一次知道这世界上还有黑白电视机这玩艺儿,雪芹只见父亲延龄正与中间坐着看电视的一位五十多岁的长者说着话,雪芹明白他就是中央台东南分台台长全坪……,下了楼,雪芹做梦也没有想到几年后也会成为3楼的主人……

贾家自从搬到三楼后,因楼上过去一直没有自来水,从此,雪芹每天有了个家务活:要到下面二楼卫生间甚至一楼的水池中去把脸盆中的自来水一盆一盆抬上三楼!冬去春来,六七年间,贾家每天抬水上三楼,生活平淡而艰辛。雪芹几年下来,练就了一个独特本领:大的搪瓷脸盆满满的一盆清水能一丝不漏地从楼下抬到三楼的大水缸里……

直到1975年7月下旬的一天,这是雪芹一辈子都难忘的日子。几天前,父亲贾延龄化钱买来了6分管径的崭新的镀锌自来水管子。那天,从一楼南面天井的洗澡间外的总水阀处接上了单独一根崭新的自来水管子,这水管似长龙般,贴着红楼南面的青灰色墙壁先爬上了2楼,又爬上了十米高的3楼南面大阳台内。傍晚,看着白花花的自来水能流到自家3楼阳台上。正在做暑假作业的雪芹和怀玉高兴的抱在一块,唱起了“JF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所以,雪芹从小抬东西倒有些经验,但今天是挑大石头,而且又脏又重,难度增大,这里的土地又是松软的沼泽土,被大雨一下,扛着石头踩上去,象踩棉花似的,脚要陷在泥土里,这怎么办?

雪芹只好叫怀玉她们女兵们把用坏了的木桩垫在松软的沼泽土上,雪芹他们新兵们踩着一根根摊在地上的木桩艰难的前进,跌倒了,爬起再扛,到了中午十二点,司号员吹响了休息吃饭的号角,这时,怀玉悄悄坐在了雪芹身旁,一起吃起了炊事班送来的大馒头,咸菜肉丝汤;雪芹这时才觉得肩膀上一阵火辣辣的疼痛,一旁的怀玉一看,肩膀上的皮肉已磨破了,渗出了鲜红的血丝,怀玉心疼地说:“雪芹,你的皮肉磨破了,来,我给你涂红药水,包扎一下,别感染化脓了……”说着,她就把随身带的护理箱递了过来,她小心翼翼地给雪芹的伤口涂上了红药水,然后又用纱布包扎好.……

吃完午饭,下午是一点半劳动,还有一小时休息,新兵们累的斜靠在大石头上,或在水泥大船的船舱内躺了下来……,看看时间还早,这时,雪芹从书包里拿出了一本小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怀玉看着封面,脱口叫道。

“是的,怀玉,这是我姨父何刚前天石头街临走前送给我的,他叫我劳动的空闲时间,多看看这本俄国人写的小说,这本书我还没看过呢……”

“雪芹,你受伤了,上午干的搬运活又累,你躺着,让我念给你听吧!”说着,怀玉就把书拿到了自己手中,然后,她坐在雪芹身旁,翻开第一页,轻声朗读了起来:“第一部,第一章,

“节前到我家补考过的,都站起来!”

有些虚胖的的瓦西里神甫,穿着法衣,在脖子上挂着一个沉甸甸的十字架,瞪着眼晴扫视着全班同学。……”怀玉一口气读了第一章、第二章,她正在读:“第三章,冬妮亚站在开着的窗户前……”“嘀嘀嘀嗒……”下午的劳动军号吹响了!

雪芹、怀玉赶紧把书放进军用书包里,开始了下午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