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重生农家郎
24076200000062

第62章 倒牛奶的英国资本家

赵建国没有在城里多呆,很快就回到了村子。村子里这几月来变化很大,很多人家盖起了砖瓦房,但村里的道路还是如以前般泥泞不堪,腥臭难闻。

郝建国把拖拉机开进来,更是将路面给碾压的如烂泥般,苍蝇蚊子乱飞。捂住鼻子,赵建国心里嘀咕着:村子里的乡亲生活好了,但却没人想过去改善村子里的基础设施。或许,他们都习惯了吧。

“建国,你回来了啊!今天去城里你都干什么呢,你老丈人找你。”一回到家里,赵建国就听自己老爹说老丈人找。

“哦,有什么事情么?”

“这个我不知道,你自己去看看吧,好像挺着急的。”

赵建国没有在家里多做停留,把车停好就直接去老丈人家了。

“陈叔,你找我有什么事情吗?我刚回来就听我爹说你找我。”这几个月来,赵建国时不时就到陈思荫的家里逛悠,早就和老丈人一家熟的不能再熟了,说话也没有了初次见面的那般客套。

“建国啊,是这样的,老大不是快要上大学了吗,可是,她的学费,家里实在拿不出那么多来。”陈家老父很是尴尬的笑了笑。自己的女人上大学,本来是件好事,可没想到,上大学的费用居然高的让自己有些仰止的地步。

“哦,思荫上大学的费用包在我身上了,陈叔你不用担心了。”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原来是自己老婆上大学钱不够,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啊,他赵建国现在有的是钱,能用钱解决的事情那就不是什么大事。

“这怎么行呢?建国啊,要不陈叔给你打张欠条,等秋季稻收获卖钱后就还你。”陈家老父很是坚持,完全不给赵建国任何拒绝的机会。

“成,成,陈叔你怎么说都行。”赵建国无奈的摆摆手,从口袋内掏出一叠五十元的票子,递给了老丈人。

陈家老父绝对没有想到,自己这未来大女婿,随身居然带了这么多钱,真是让人吃惊啊。陈家老父拇指在嘴边舔了下,开始数了起来,数了好几遍,陈家老父的脸上都有些呆愣了。自己这女婿,还真能耐,随随便便就拿出了整整一百张五十大钞。一百张啊,足足五千块,那可就差不多是半个万元户了。

“建国,你怎么放这么多钱在身上,要是掉了可怎么是好啊?你个小子,以后可千万不能这样了。”陈家老父从里面点了二十张票子,其余的全都还给了赵建国。“有这些钱就足够了,其余的你自己拿着吧,我知道你肯定有很多地方要用钱的。”

赵建国几次的推让,陈家老父死活不肯多收,只得作罢了。“陈叔,我听思荫说你在村里承包了不少的山地,不知道都种了些什么?”

“呵呵,能种什么,都是些没用的杉木,竹子,还有一些板栗。”陈家老父很随意的回答。

“陈叔,为什么没有种果树呢,相信种果树的话,应该能赚上不少钱才是吧!”赵建国问。

“种果树,主意不错,可是,销路在哪里,你不知道,很多种果树的人家赔了不少,种出来的果子根本卖不出去。还不如我种杉木,竹子和板栗,至少不用打理,长大砍了就是。”

听着自己老丈人无所谓的话,赵建国却想到了自己接下来该干的事情了。“陈叔,你说,那些卖不出去的果子会怎么处理?”

“怎么处理?还能怎么处理,尽可能的便宜卖罗,能卖一点算一点,总不能干看着果子烂掉吧!”陈家老父理所当然的答道。

赵建国听到这话却是摇了摇头,低价抛售,那只会让情况更遭。低价,并不能真正解决所有的事情。果子没有销路,主要还是供大于求,大家伙都种李子,枣树,等成熟的时候,所有水果市场充斥着这些水果,当然就卖不出去罗。如果低价售卖,不仅提高不了销量,反而会让果农遭受更大的损失。

赵建国的记忆里,曾经有过这样一段记忆。在19世纪的英国,就曾经发生过资本家将一箱箱牛奶倒进河里的事情发生。起因就是因为牛奶太多卖不出去。因为供需关系失衡,供大于求,导致牛奶销售不出去。他们没有采取降价的方式,因为这会导致整个牛奶市场因为价格失调而全面崩溃。

而他们直接将牛奶倒掉,看似傻不拉几的行为却是最为明智的选择,供需关系重新达到了平衡,他们保住了牛奶市场,使价格维持在原来的水平范围内。那些倒掉的牛奶,自然会造成损失。可相比低价销售的方式,却是高明的多。首先,低价会让整个牛奶市场低迷,让消费者对牛奶的期望降低。其次,牛奶一旦低价进行销售,就很难再涨上去。因为消费者已经形成了低价的心理,很难再接受高价的牛奶。

而这次水果销售不出去,就是因为供需关系的失衡。可如果让果农采取英国资本家一样的做法,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毕竟,中国的果农不是英国的资本家,英国的资本家将牛奶当成是一种资本在进行运作;而中国的果农,他们将果树当成他们生活的保障,又怎么可能将果子丢弃,将果树砍掉。

赵建国想到这点,为果农们感到悲伤的同时,又为他们的可爱而心生怜悯,这么一群可爱的人,他们不该遭受这么大的损失。赵建国又一想到一个事情,那就是北方几毛钱的苹果卖到南方,价格立马翻倍。因为物以稀为贵,因为北方是苹果的产地,而南方却产不了苹果。

果子在本地销售不出去,并不代表销往外地就没有出路,要知道,这个年代不比后世,交通运输方面更是和后世无法比拟。或许自己可以去外地走走看看,说不定一个发财的机会正等着自己。赵建国记得在后世,一个四川的九零后小子,在广东还是广西种植香蕉卖到四川,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就坐拥数百万的资产,这在当时可是很是励志的事情。

当然,如果可能,赵建国更想建立一家果汁压榨厂,在这个年代,弄一家果汁压榨厂,绝对是赚钱的买卖,而且还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未来的前景非常的广阔,想想后世的那些果汁饮料,玲琅满目的摆满了超市的货架。甚至在那一桌桌酒席上面,哪次能少得了果汁饮料。

想法是好的,可赵建国根本不知道这个时候果汁压榨厂的机器设备该从什么地方去购买,没有设备,自己总不能用手去进行压榨吧,不说效率低下,光是卫生安全方面,自己也不敢马虎了事啊。

“陈叔,如果没事的话,我就先回去了。”赵建国见陈思荫不在,也就没有了呆下去的意思。

“恩,建国啊,我年纪大了,不想再经营山地了,如果你有兴趣,我可以转手给你。你认为呢?”陈家老父年纪差不多五十左右,可看上去却并不见老,大概也就是四十左右。如今他说自己老了,看来是有些意兴阑珊的感觉了。难道就因为这次的学费吗?

“陈叔,你哪里老了,看上去也就三十来岁的样子。陈叔,如果你放心我,不妨我们两合作一把如何?”赵建国突然说道。

“合作,你想要怎么合作?”陈家老父很是好奇,自己这女婿,本事可大着呢。他如果谈合作,那就肯定有把握能获得成功,或者说成功的可能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