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穿入水浒
2396000000053

第53章 知己知彼的高俅

夜幕慢慢降临。

开封府的大街上,相比其他地方,依旧显得有些热闹非凡。

蔡府的大门前,站着两排士兵。一旦有人稍微离门近点,那些兵士便会举枪相向。

可见,这蔡府之内,必有大事。

蔡府大厅,主人蔡京正一手持着当今皇上招安梁山的圣旨,一手则是端着茶杯,细细品茗着。

在他一旁,还坐着一个人。

此人姓高名俅。本是个不学无术,无所事事的破落户。唯一的优点便是他的蹴鞠技艺已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当今皇上还做端王时,高俅便靠着一身蹴鞠本事赢得了端王的青睐。后来端王登基做了皇帝,他高俅便也平步青云。真可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光凭靠着蹴鞠这一门手艺,高俅混到了太尉一职。

话说这朝中有三个人人得而诛之的奸臣,蔡京,高俅与童贯。此三人祸害朝堂,却也臭味相投。所以时常在一起商讨些“大事。”基本都是三人联手,上奏弹劾外人,亦或者提拔自己人。

此时的童贯正率军对抗方腊,所以不曾出现在蔡府中。

高俅此人,虽然长的是浓眉大眼,可惜日子太过富足,显得体态臃肿,让人看了感觉有几分别扭。此时的他亦是端着茶杯,看了看蔡京手中的圣旨,开玩笑道:“蔡兄手中的圣旨已经拿捏在手中好些天数,恐怕再过两天就要被兄台玩出几个洞来。”

原来当日宋江派了智多星吴用前来蔡府求朝廷招安后,蔡京便去宫中试探徽宗的口风。

徽宗此人本就是个书画皇帝,吃喝玩乐,风花雪月,那他可是一绝。但朝斗与战争他根本不怎么去细心考虑。一听有贼寇愿意改邪归正,前来投奔。那自然是来者不拒。随即大手一挥,写下了招安梁山的圣旨,权当是在练字。

所以说回来这招安梁山的圣旨已经到蔡京手中好些天数了,但蔡京也算是斗胆,愣是将圣旨压在自己手中这么多天数,还未交付出去。其实他有他自己的考虑。不愿这么轻而易举的招安梁山。

听了高俅的话,蔡京再一次将圣旨打开,前前后后认真看了一遍,虽然这圣旨他前后已经看了不下百遍。看完,又将其卷起,放在手中拿捏了一番,方才说道:“高兄,你倒是说说,这招安了梁山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高俅笑了笑,说道:“蔡兄,这个还真不好说。听说那宋江城府极深,往往都是外在面带笑容,暗地里可谓是机关算尽。如果以后他立了功,皇上一高兴,封他个大官,他的那些手下也封官的话,将来的朝堂之上,我们被他牢牢踩在脚底下,那也是极有可能的。”

蔡京瞄了高俅一眼:“那按照高兄所言,是否我应该就此将这圣旨给毁了,再回禀皇上说那些梁山贼寇不识好歹,不愿招安还撕了圣旨。”

高俅轻轻呡了口茶,依旧笑道:“他宋江想要建功立业,就任凭他打去。只要皇上不知,你我及童贯兄皆视而不见的话,他能做到多大的官,即使再大也还是在我们几个的脚底下。”

蔡京点点头,道:“还是高兄说的有理。那就招安了他们。”

高俅毕竟也是个久混官场的老江湖,一番话把蔡京带过来,又带过去,像是只听话的养宠一般。

此时的高俅又说道:“蔡兄手中的圣旨,看来还要放两日。梁山的宋江正调兵遣将准备攻打平阳城,拿下贼寇马乐。若是宋江胜了,那我们便去招安。若是败了,便拨些人马一举将梁山剿灭干净,也图个清净。”

“若是宋江败了,那便是马乐胜了。若是马乐胜了,也是我们的心腹之患。”蔡京反应很快,一下子想到了这点。

“哈哈哈”高俅听后哈哈大笑了几声,接着道:“蔡兄多虑了。据我所知,马乐这人不行,成不得大事。要说心机城府,他远远比不上宋江;要说手下兵将,与江南方腊更是不能相提并论。他只是一时运气,手下有十来个武艺高强的好汉死心塌地帮着他。真说到练兵用兵,完全是个门外汉。”

蔡京一听,心中有些纳闷:这高俅常年在朝中,极少出去走动,他为何会知道这么多。不但将马乐的性格摸得一清二楚,连宋江即将发兵平阳城的消息他也知道,其中必有猫腻,我得问他一问。

想到这,蔡京便溜须拍马道:“高兄果然厉害。足不出户便知道天下世事。蔡某真是自愧不如啊。”

“真是过奖了。蔡兄不过是想知道为何我会对宋江与马乐对此了解罢了,何必拐弯抹角呢?”高俅也是个聪敏人,见蔡京如此,便索性一语道破。

蔡京听后立马将手中圣旨放于桌上,随后站起身,双手抱拳道:“还请高兄指点一二。”

高俅又是呡了一杯茶,笑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水泊梁山之上,并非都是他宋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