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穿入水浒
2396000000011

第11章 九纹龙用计

说起这史进,因为身上纹有九条青龙,所以江湖人称九纹龙。

他原本是华阴县史家庄上的公子哥,祖上殷实。平日里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再者,此人自小喜欢舞枪弄棍。正因家中有些钱财,所以请了不少师父教他棍棒功夫。后来又拜禁军教头王进为师,经指点后武艺大增。

此人的优点是讲义气,缺点则是太讲义气。

正是因为史进讲义气,与原本在少华山上落草为寇的朱武,陈达,杨春交好。后被奸人举报,他与朱武等人一起抵抗官兵的围攻。落败后无奈上了少华山,一位衣食无忧的公子哥却成了贼寇,让人无不叹息世事的变数无常。

眼下,史进正带头一路小跑着,后面跟随的,则是五百喽啰。

史进边跑边回头往后看了看那些喽啰,随即又大喝一声道:“兄弟们赶紧加快步伐,否则朝廷的骑兵就会有可能比我们早一步追到桃花山上的人。”

一个喽啰听到后,立马问道:“史头领,您是说我们这群步行的,要前去跟朝廷的骑兵对抗?”

史进点了点头,道:“对!那些骑兵不足为惧,神机军师有妙计,保证让朝廷的骑兵死无葬身之地。”

史进此话一出,顿时军心大振。喽啰们也都加快了脚步奔跑着。

这奔跑了一段时间后,突然一群人马映入了史进的眼帘。他又加速往前奔去仔细一看,原来是桃花上上周通带领的人马到来。

史进见状,心中长舒了一口气。

简短寒暄了几句,史进便让周通带着人马先上二龙山。他自己则是抬眼往前方望去,只见前方烟尘滚滚,看来神机军师朱武料得不错,呼延灼真的是派骑兵追上来了。

眼见前方有骑兵追来,史进便对着那五百喽啰做了个停止的手势。他又四下环顾了一周后发现,此地很是空旷,压根就没办法埋伏。

再加上时间紧迫,不管怎么样,现在再去找有利地形埋伏的话,肯定是来不及了。如果跟呼延灼的骑兵硬拼,胜算很小。

到底该怎么办呢?一时间史进心急如焚。

正当他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抱着双臂拼命想对策时。史进突然发现自己**着上身。虽然他一直都是**上身以显示他身上那几条青龙的威慑力。此时的他突然灵光一现,当即,下令:所有喽啰都脱去上衣帽子头巾等物。

喽啰们不知道史进的心思,但又不敢违抗,只能将上身衣物脱去。

再说呼延灼的那五百骑兵,为首的乃是他的副将——天目将彭玘。

这彭玘原是团练使,随呼延灼一起围剿梁山。兵败后与呼延灼一起流落于此。因为他使得是一把三尖两刃刀,与三只眼二郎神杨戬使用的武器一样,所以江湖上称他为天目将。

再看这天目将的打扮,一身铁叶铠甲,前后有青铜护心镜。头上戴的是熟钢狮子盔,腰间系的是兽面束带。脚上穿的是犀皮靴,手里拿的是三尖两刃刀。威风凛凛,堂堂一位大将模样。

而他身后的那些骑兵,也都各自持着长枪,脸上表情不喜不怒不惊不惧。

战马一声长嘶,只见彭玘横着三尖两刃刀,示意部队停止向前。他又是往前看了看,只见前方半里开外的大路两旁,陆陆续续的趴伏着四五百人。看衣服打扮,八成是贼寇。而道路的中间,隐隐约约似乎是十来根绳索。而那些搞埋伏人的后面,则是烟尘滚滚。也不知道平地里从哪冒出来的沙尘。

彭玘见状后,心中暗笑了两声:山贼果然是山贼,毫无计谋策略。竟然在这种空旷之地做埋伏,还想用绳索绊倒我的骑兵。真是让人笑掉大牙。看来清剿这些无能的贼寇,根本就不需要呼延将军出马,我一人带五百骑兵亦可以将他们全部拿下。

想到这,天目将彭玘便令手下的骑兵们全部下马,将马匹放置一旁后,这些人便提着兵器,浩浩荡荡的往那些埋伏点行去。

在接近十丈左右距离时,彭玘举起手中的三尖两刃刀,一声长喝:冲!

彭玘首当其冲,横着兵器。后面的五百精兵也如疯狗一般,咆哮向前。

可到了埋伏点,彭玘便傻了眼。

道路两旁的,根本就不是那些早早埋伏的贼寇。只不过是一件件衣服加帽子头巾之类的东西罢了。

“糟糕,中计。”彭玘脸色苍白的道了句。

他话音刚落,又是一阵厮杀声。原本的沙尘内,突然冲出几百来人,全部**着上身。为首的一个,身上文满了青龙,手持一根罗汉棍,往彭玘冲来。

彭玘虽说作战勇猛,但此时却如懵了一般,站在原地不知动弹。史进与另外几个喽啰上前去,才一会功夫就将这天目将给生擒了过去。

而那五百骑兵,原本是习惯了马上作战,突然间让他们步行打仗的话,就犹如旱鸭子被扔进了水里,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也才一会功夫,这五百人便被史进所带领的喽啰全部俘虏了,一个都未曾逃脱。

败了呼延灼的军队,立了头功,史进自然是大喜。他将喽啰分成了三批。一批是牵引那些战马,一批则是扛着收缴来的兵器,另外一批则是押着被俘虏的朝廷军,浩浩荡荡的回二龙山去。

他又派了一人,骑上快马先行回二龙山,告诉大头领马乐这个好消息。

话说马乐坐在宝珠寺内,听到喽啰来报这个消息后,暗中大喜。

继而又心生了一计。

一旁的神机军师朱武听后,又问了那喽啰一遍:“是不是一人都未曾逃脱。”

喽啰道:“禀朱头领,当时四下空旷,确实未曾逃脱一人。”

朱武又对着马乐道:“马哥哥,小弟心中忽生一计。”

马乐抚掌笑道:“我心中也有一计。不知道我们兄弟俩是不是想到一处去了。”

说罢,马乐与朱武两人四目相对,随即又异口同声道:“里应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