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李格林的大三第二学期,终于拿到了英语4级通过的成绩单-427分,比他上铺的兄弟朱常在高一分。
但两人都很高兴,因为426分就能通过。
两人决定请全体舍友吃饭,因为这确实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
李格林以前并不这样,他以前的目标是考第一,至少也要是个前几名,而不是简单的通过。
他以前是个典型的学霸,曾经参加过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解出过老师都不会解的难题,中考时是全县第三。
村里人都说李格林将来一定能考个清华或北大。
李格林从小就受到父母的严格要求,小学的时候,别人家的孩子拍画片,打弹子。
李格林:“我想去。”
父母说:“林娃,咱不去,学习要紧。”
初中的时候,别人家的孩子打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踢足球。
李格林:“我也想去。”
父母又说:“那有啥好玩的,林娃,咱不去,学习要紧。”
李格林在初中以前,也没让父母失望,几乎次次都是全年级第一。
他成了村里其他父母教育孩子的榜样。
“你看看人家林娃,不贪玩,学习还好。你再看看你!”
“我也不说你能跟林娃一样,将来上个清华北大。但你至少也得能考上大学吧。”
李格林后来让父母和村里人失望了,他并没有考上清华或北大,只是堪堪过了分数线,上了一个村里人没听过的大学。
李格林以全县第三的成绩,进入全县最好的重点高中,进入最好高中的最好班级-火箭班以后,成绩就开始一路下滑。
他贪玩不是因为父母对他要求不严格了,也不是因为他脑子突然变笨了,而是他贪玩了起来。
重点高中在县上,他家在离县城30公里的村上,因此,他必须得住校。
住校以后,父母就管不着他了。这时候李格林才发现,原来自己也是贪玩的。
他开始拍画片、打弹子。高中的孩子本来是很少拍画片、打弹子的,但在他的带动下,仍然兴起了一股拍画片、打弹子的风气。
他成为学校里少有的拍画片、打弹子高手后,又开始打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踢足球,样样玩的精通。
再后来,他又转战了电脑游戏。玩过红警、CS、魔兽争霸,都是班里的教练级人物。
他的学习成绩,随着他的贪玩,一路下滑,从开始能考全县第三,到高考时,就只能刚过二本分数线。
期间,父母也说过他。但山高皇帝远,根本不起作用,即使父母被叫到学校,也效果甚微。在长吁短叹中,父母也慢慢放弃了。
也是李格林自己上高中后,开始对考试成绩不在乎,甚至他觉得,考第一还不如打赢一局游戏开心。
倒是他隔壁家的李晓峰,小时候虽然贪玩,父母也管得松,成绩跟李格林更是差了十万八七里。高中后却反而改了性子,开始发奋图强,居然还考上了一所一本大学。
李晓峰的父母在孩子高考后,举办宴席,庆祝自己孩子的好成绩,还邀请了李格林的父母。
宴席上,李晓峰的母亲和李格林的母亲坐在一起。
李晓峰母亲:“林娃他妈,你咋不给林娃也摆几桌呢。”
李格林母亲:“林娃考得不行,不值得。”
李晓峰母亲:“话不能这么说,不管怎么样,林娃总算是考上了。”
又说:“不过你说的也对,考二本要是也摆上几桌,咱们镇子上的饭馆也忙不过来。”
不等李格林母亲回话,又说:“毕竟,你们家林娃和我们家晓峰,要差了好几十分呢。”
这时候,李格林母亲才知道,李晓峰母亲为什么要和她做一块儿。
她气得脖子涨红,但又无话可说,饭也吃不下去。于是摔了筷子,拉着李格林父亲回家教育李格林去了。
两家还因为这事儿,好一段时间都没有来往。
李格林上了大学后,依然是高中时候的性子。
不过与高中不一样的是:高中时只有他自己和极个别的同学不爱学习,上到学后,大家都不爱学习了。
从大一第一学期开始,大家便开始参加英语4级考试。大家虽然都不爱学习,但英语底子不一样。期间,宿舍八人中,五人已陆续通过。
到大三时,就只剩下李格林、朱常在和张音乐这三个底子极差的三人。
其他人都开始参加6级考试,甚至舍长丁大海6级已经通过。
唯独李格林他们三个,依然卡在4级上,迟迟出不来。
也是这一次上天眷顾,李格林和朱常在以险之又险的成绩终于通过了。
但张音乐这一次一如继往的被卡,302分。
张音乐名字虽然叫音乐,但他的志向并不在音乐,也不在学习。他的志向是做生意赚钱。
张音乐大一的时候就开始做兼职,曾经发过传单,卖过保险,到各个宿舍上门卖过袜子。
张音乐确实有生意头脑,别人发一天传单挣50,他能挣300。
那时候,让他们发传单的雇主是卖燃气具的。发一天传单,基本工资给50,要到一个有意向购买的客户电话给10块,成交一套给200。
别人发传单,单给路人一张传单,路人爱搭不理;
他发传单,不单单给一张传单,还给钱,留一个号码给5块,但得留个能打通的真实电话号码,路人趋之若鹜。
据说有人为了多得5块,硬是把自己亲戚朋友的号码全部在张音乐那儿登记了一遍,而且在接电话的时候,还配合着假装说要买燃气具,这些人直到实在找不到任何一个亲戚朋友,才作了罢。
张音乐最多的一天,登记到了50多个号码。50个号码,就是500块,即使减掉5块钱一个号码的成本,仍然是挣了250块,加上基本工资后,他比别人就多挣了6倍。
他经常挂在嘴边的理想是——成为百万富翁,宿舍其他人听得不厌其烦。
到大三的时候,张音乐已经自己当了老板。学校门口的电脑城里,就有他开的电子设备店。说是老板,其实整个店只有两个人,老板是他,员工是一个大二的学弟。
他的电子设备店不仅卖U盘、电脑配件,也搞打印,一张一毛。图书馆里学校的打印店一张五毛,对比起来,他要便宜四毛,因此生意还算不错。
张音乐今天的脸色并不好看。
李格林:“乐子,别气馁,现在才大三,咱还有两次机会呢再考呢!”
张音乐:“我不是为这302分发愁。你也知道,每次考试,你们都去,我一个人待在宿舍寂寞,也就跟着去。我就是个陪考,从来就没想着能过。自己几把刷子,我很清楚。”
李格林:“那是为啥,你咋看起来不开心。”
张音乐:“你不知道,咱对面宿舍的常远家,昨天也在电脑城开了个打印铺。开打印铺倒不打紧,主要是他也一张一毛,就这一下,我这一半生意都得没了,你说我能开心不。”
李格林:“这我还真帮不上忙,反正你脑袋做生意灵光着呢,回头肯定有办法。先不想了。走,去吃饭。”
晚上,大家吃了火锅。但只有七人,丁大海上铺的宋小山并没有去,说是今晚要陪女朋友过生日。
宋小山是整个宿舍里唯一一个有女朋友的人,他女朋友叫刘茉莉,是班花。
宋小山长得并不帅气,却笼络了班花的心。宿舍其他人对此非常好奇,也问过宋小山,但他的回答却总是这几个字字:“活儿好。”也不知是真是假。
大家在“见色忘友”“有女人真好”“活儿好就是好”一类的长吁短叹中,在酒杯的碰撞中,终于吃完了这顿饭。
结钱的时候,朱常在和李格林干了一架。
请吃饭是两个人提出来的,但结钱只能有一个人。
李格林:"朱,这次我来。"
朱常在:"不,林仔,还是我来。"
李格林:"我来,一样的,大不了下次你请。"
朱常在:"不行,这次得我来,下次轮你。"
李格林:"毕竟再怎么说,我比你还高了一分,还是我来好一些。"
朱常在:"不是一分的事儿,我虽然低了一分,但也考过了,今天必须我来。"
李格林:"我来。"
朱常在:"我来。"
几句话说的不对,两人竟然干了起来。你一拳,我一脚,打得不可开交。
两人虽然闹得厉害,但谁也没能把账结成,也是张音乐实在看不下去,到前台把账结了。
其他几人连拖带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硬把两人分开。
张音乐叹气道:“怎么说着说着就打起来了?”
朱常在:“单说结账倒没啥,但他看不起我,我肯定得打他。”
李格林也听到了这句话,登时觉得不对:“我哪里看不起你了?我自己咋都不知道,净胡说八道。”
朱常在:“你别揣着明白装糊涂,不就是比我高了一分么,挂在嘴边炫耀有意思么!”
朱常在已经从一件事说到了另一件事。
李格林:“我……”这一下他倒没话了。
他确实说过高一分的事儿,但那只是为结账找个由头,并非看不起人,但这事儿解释不清,再多说一句话,就得多干一架。
朱常在骂骂咧咧,其他人拖拖拉拉,回了宿舍。
后来,李格林才知道,朱常在和他干架,就是因为吃饭结钱的事儿,与高一分压根就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