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五星级爱情
23563900000033

第33章 所谓的背叛10

顾晟玉一大早就来到了酒店,她在巡查的时候看到了凤瑞和王书记,三个人碰了碰情况,就在这时候,顾晟玉接到了张书记的电话,要她和王书记一起去公司开一个紧急会议,顾晟玉和王书记跟凤瑞说了下情况,要她主持会议,就立即往电力公司赶。

到了张书记的办公室,顾晟玉才知道要开一个公司的经营会议,张书记说阿兰希酒店这次在公司改革的项目中,已经和大卫国际达成协议,用他们的煤炭项目交易酒店股权,今天在会上就要宣布,说完三个人一起来到会议室。

在电力公司的经营会议上,顾晟玉作为电力公司三产阿兰希大酒店的总经理,在公司主业的位置其实是很小的,也就有资格坐在主席台的最末。但就是这样一个位置,现在很多人都撕破了脸来争取,她坐下后心里在感慨:“电力改革势在必行了,有太多的经营弊病影响着行业的脚步,这次的改革,三产究竟**呢?”

关于电力经营的会议,顾晟玉参与的时候经常走神,因为一些项目和自己的经营无关,她也不发表意见,经常会观察一些参会人员的表情,有的悄悄发短信,有的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有的看着会议材料,思绪早不知道去了哪里。

她看到这些的时候常常这样想:“如果这些企业是私企,谁敢这样松懈呢?”

不过她今天正在聚精会神地听公司关于阿兰希酒店和服务公司这两块三产的改革处置,关于三产的改革说了好几年了,人们从最初的紧张状态已经松弛到见怪不怪了,没想到事情来得这么突然,顾晟玉在感慨之余还是一字不落地听完了公司的处理意见。

总之这次改革公司也很无奈,因为是央企,很多举措是跟国家政策走的,现在国家不允许央企经营第三产业,那么对于阿兰希酒店这样有影响的三产公司就更不敢攥在手里不放。

对于改革后电力公司的人员去留问题,公司的文件是这样决定的:“凡阿兰希酒店的电力在职员工,在完成交接手续后,统一回到主业重新分配工作,不准以任何借口滞留,至于酒店外聘的管理人员,则留给大卫国际重新编制。”

就这么一纸文件,意味着顾晟玉这个五星级酒店的总经理马上面临失业的可能。

她虽然觉得这些事情有点好笑,但现实摆在面前,对于刚刚在事业上有一些成绩的顾晟玉来说,心里还是觉得很委屈。

从本质上来说,她不是追名逐利的人,可是阿兰希酒店就像自己的一幅作品,从开业到现在,6年的时间,这幅画刚要浓墨重彩的时候,突然停工,这种结果对于一个追求完美的女孩子,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张书记主持会议的时候,看到顾晟玉的脸色在不住地变化,他很理解顾晟玉的心情,会后又把顾晟玉叫到办公室,问顾晟玉有什么建议,可以和总公司进行沟通一下。

顾晟玉有点无奈地说:“阿兰希的电力编制员工一,也就是正式的电力职工,搞了这么多年酒店工作,回来后能做什么呢?大多数管理人员年龄段在35到40岁,正在事业的高峰期,让他们再从电力开始,怕人们情绪会不稳定。”

张书记说:“现在就你和王书记知道酒店股权转让这个事情,为了让大家心甘情愿地回来,你回去是要做点工作的,我们这里给你造一个势,凡是先回来的员工,岗位优先挑选,最后回来的,哪里缺人,哪里幸苦就补充到哪里。至于你,公司这段时间考虑成熟了会给你有一个答复。”

“我想让大家把旅游饭店协会年会这个事情圆满结束了再谈论酒店的去留,您看这段时间不公布行不?”

张书记为难地说:“尽量协调吧,大卫国际恐怕着急要处理接手的一系列工作。”

顾晟玉心情沉重地告别了张书记,她回到酒店,想到大卫国际,就是贾璞老爸的企业,现在就是阿兰希酒店的主人了,她一会为酒店有这样一个实力雄厚的公司做后盾而高兴,一会儿又想到酒店在自己的手里要处理转让的事情,有点壮志未酬,她知道同事们合作了这么多年,对酒店是有感情的,再说大家对酒店从不了解到积累了这么多的管理经验,现在一下子要换个方式,真的很矛盾。

顾晟玉和王书记一路无话回了酒店,对于王书记来说,自己退居二线,就等正式退休,酒店归属对他的影响不大,他看顾晟玉情绪不高,就劝她:“也别想那么多,国企就是这样,得跟着国家政策走,我们也没办法,你还年轻,在哪里也会做得非常出色的。”

顾晟玉和王书记分开后,她很想找凤瑞谈谈心里话,凤瑞在电话里告诉她在4楼客房巡查,顾晟玉和凤瑞见面后,把酒店易主的事情告诉了凤瑞,凤瑞听了,也不管顾晟玉在身边,一副大快人心的样子:“这个酒店如果就让电力系统这帮人搞下去,迟早也是个事情,现在可好了,酒店归了个人,电力这帮大爷们就要有好戏看了!”

顾晟玉解释说等接待完旅游协会的会议后再说,凤瑞说:“恐怕等不上,你看吧,明天这帮人就开锅了!”

“无论怎么说,我们也要把这次会议办好。”顾晟玉像是给凤瑞说又像是给自己坚定决心。

但是凤瑞的话还是让顾晟玉有点担忧,她回到办公室,在心里计划着明天怎么稳定电力和外聘员工的思想。

小高这个时候过来了,他看顾晟玉一个人发呆,就把客房的补充计划拿出来放到桌子上,顾晟玉看到小高的计划很周密,签了个字,看着小高西装里隐藏着吊起的胳膊,责怪地说:“你就不要来回走动了,这样影响伤口的痊愈,计划交给高绝落实就行了,不用那么亲力亲为。”

小高抬了抬肩膀:“怕我给你影响酒店形象吧,我觉得放在西服里很隐蔽,再说一般情况我不出来,这会大家都在忙,我坐不住了,没事的,我自己知道分寸。”

小高把客房最近的情况和顾晟玉分析了一下,其他方面都没问题,他建议把15楼等待区的椅子换一下,本来走廊的地毯是金色的,椅子颜色有点偏暗黄,在视觉上衬托的不是那么完美。

顾晟玉笑了一下:“你不是没有乱走动么?怎么15楼的椅子你也看到了?”

小高认真地说:“旅游协会的参会的会员全是五星级酒店以上的专业人员,我们应该拿出最好的形象、最高标准的服务来展示酒店的实力,虽然我们酒店在北方地区的影响力很大,但是与南方的同级别酒店比,还是有差别的。”

这一点顾晟玉深有感触,在南方开会的时候,酒店从上到下能感觉到一种竞争的气氛,个性化服务做得比较有特色,服务相对来说很灵活,整体感觉是全员营销,一到北方,基本上体现的都是标准化服务,各个部门工作界限泾渭分明,服务员的服务相对死板,营销部和前厅、客房关系经常脱节,酒店管理授权比较谨慎,也影响了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顾晟玉早上没有参加晨会,看小高这样细致地安排了工作,正在想别的部门的准备情况怎样了,结果就见餐饮部王经理和营销部郝言结伴过来了,这两人是电力职工,所以愿意经常在一起,而小高和凤展是外聘人员,尤其凤展自持是酒店专业管理人员,无形中就把人们的关系分开了。

餐饮部王经理以前是电力公司的后勤主任,40多岁,看上去像个好好先生,阿兰希酒店开业后,让他在餐饮部把关,他知道自己管理五星级酒店的餐饮是外行,所以要求酒店招聘的时候挑最专业的人才,结果专业人才是有,来这里发现管理体制上的别扭,最后还是留不住,所以他这个餐饮部经理不得不自己到处物色人才,中餐的厨师长张正是t省人,以前在b省几家五星级酒店做过,技术顶尖,但个性太强,和老板意见不合就撂挑子走人,他打听到后,直接推荐给酒店,结果两人配合的还很好,张正还把自己的几个弟兄也带来了。西餐经理姜sir是德国留学回来的,在h市另外一家五星级酒店工作,和阿兰希中餐现任主管任红谈着恋爱,他把任红挖过来之后,硬是说服任红把姜sir挖了过来。

所以同事们经常和王经理开玩笑:“最近干啥去了?是不是又去哪里挖墙脚了?”他也总是呵呵笑着:“别人也挖咱们的墙角,来而不往非礼也!”然后继续做他的挖掘工作。

不过就这么一个不专业的人,却把餐饮部的工作做得很稳定。顾晟玉上任后,和前任总经理一样,对餐饮部的工作一直很放手。

郝言就不同了,虽然年龄和王经理相仿,据说他是有背景的,和公司干部处刘处长是连襟,从电力系统一个电气工人到了阿兰希酒店的工程部主管,然后又去了营销部,去年任了营销部经理。外交手腕用在政治上的多一些,营销工作基本上就靠阿兰希的品牌营销,没有做出自己的特色。

今天顾晟玉没有开晨会,直接去了电力公司,郝言有一种直觉,酒店肯定要发生什么事情,他看到顾晟玉在办公室,就约了王经理一起来坐坐。

因为是在顾晟玉办公室,大家说话很放松,王经理每次见顾晟玉的话题就是要人,顾晟玉开他的玩笑:“你把旅游学院的一个班都要去了,还不够?”王经理还是呵呵笑着:“机灵的也就那么几个,比起前厅那些精华,不够、不够。”

顾晟玉听王经理在揭自己的短,心里想,别看王经理一天呵呵笑着,心里啥都明白,自己任前厅经理的时候,一旦招聘到新人,因为兼职总经理助理,先挑好了人充实到前厅部,剩下的才分到各个部门。所以前厅部实力雄厚,一直是酒店的样板部门,一方面和管理有关,另一方面也和自己挑选的人有关。

王经理收回了玩笑,一脸正色地说:“张正说最近库房的好几个备料换了厂家,他坚持用原来的。”

顾晟玉听王经理说,直接给采购部打了个电话,回答因为是定点采购,最近的天气情况不好,航班延误,材料一直没运过来,等联系好了,可以和他们更换的,顾晟玉叮嘱完毕后几个人谈论起了最近的工作。

郝言谈了下营销部的情况,顾晟玉说起旅游协会的会议,大家都建议借这个会议的影响力,再把营销工作面扩大一点。

郝言问起顾晟玉今天开会的事情,顾晟玉看到郝言和王经理,都是电力公司的员工,就谈起电力改革的事情:“现在改革进度很快,酒店也要改,最终是要私企化的,自负盈亏。如果我们继续选择酒店行业,薪酬跟着私企的管理,没有了自己当家作主的优越感,完全脱离了电力的一切关系,你们怎么看?”

王经理说:“我都快退休的人了,私企存在能不能保证以后养老等一系列问题,在电力,我最少可以有退休金养活。”

郝言则一肚子抱怨:“该什么革,我从电力出来,学了酒店管理不到六年,现在又要改革,我们这些人就像猴似的,被企业玩来玩去!”然后话题一转,又问:“公司是什么态度?”顾晟玉也没明说:“我琢磨着公司肯定是要求我们回到主业的,主要是看到什么位置了。”

郝言分析了下:“现在主业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我们回去还真没地方呆,我们酒店的部门经理在电力的编制上连个主管都不如,我们回去了最好的地方也就是在各个生产部门当个勤杂员。但是如果和电力脱离了关系,不是我贬低大家,就我们的水平,保不定哪天就失业了,私企肯定不会养我们这些人。”

王经理也说:“酒店这帮人呆惯了这么豪华的场所,回去面对电力的环境,肯定不适应,这样改革,会引发一些矛盾。”

顾晟玉皱了皱眉,看来问题要比自己想象的严重,她问:“前两年讨论改革的时候大家是什么看法?”大家一致回答:“当然是要求回电力。那时候大家对电力还不陌生,现在呆多年了,公司的空缺岗位都没有了,我们回去真的不知道干什么。”

“不管怎么说,我们在酒店管理上付出了很多心血,大家对酒店都是有感情的,只要我们在一天,就好好珍惜一天,等将来回想起来,我们的人生还有这么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很值了。尤其是下周的旅游协会会议,我们尽全力办好了,也算是对自己有个交代。对于将来改革的事情,无论去留,我集中大家的意见后,会努力和公司领导去谈,争取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结局。”顾晟玉一点一点做着工作,心里却一阵阵发愁。

王经理和郝言听顾晟玉的话里话外,也感觉到了改革的气息,不过对这个丫头这么有担当,还是另眼相看了。

他们又集中谈论了一下旅游协会中重点注意的问题,看看快下班了,才一起告别出了总经理办公室。

起点中文网www.qidian.co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