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落榜重生
23501300000020

第20章 牛班长

谢永强给人的感觉正如那几个老员工所说,极不好对付。第一天上班,当人事小姐带百里清去现场,交给他谢永强时,百里清就看到谢永强正在骂一个女工,那个女工四十来岁年龄,差不多可以作谢永强的妈,正被谢永华骂得哭哭啼啼。

“谢永强,这是你们班上的新同事,你安排一下。”人事小姐道。

谢永强有些不耐烦地招招手,“先放这里吧。”人事小姐可能知道谢永强的脾气,对百里清道:“这就是你们的班长,谢班长,你站在这里吧,等一下他会安排你工作的。”

百里清对她笑笑,表示了解。

只听到谢永强还在骂那个女工,道:“你是不是瞎了?还是眼睛长在屁股上?这么明显的不良品,也给我放进去?”

那女工道:“班长,我确认没有看到”

谢永强道:“放你妈的狗屁!这么大的问题,你轻飘飘的三个字,没看到就过去了?当你发工资时,你为什么看得比什么都清楚?”

那女工除了哭,没有再作声。

谢永强道:“好了,我也不想再骂你,骂你没有任何意思。这样吧,记过一次,这批产品,你下班后无偿给我返工好,明天早上如果没有处理好,给老子打包滚蛋吧!下去,继续做事!”

女工走了,谢永强头都没有回,道:“你就是新来的吧?”

百里清点了头,道:“是的”

“欢迎你来到我们班。”谢永强话是这样说,却没有半点欢迎的意思在里面,眼睛里还发着凶光。

百里清道:“谢谢!”

“你是新来的,我得把我的规矩和你好好的谈谈。其实我们班的班训很简单。”他指着一个正在打包的三十多岁的小胡子道:“王二胡子,把我们班的班训和这位新来的兄弟说说.”

那个叫王二胡子的打包汉子停下手中的活计,道:“我们班的班训就是:听班长的,班长说啥干就啥干。”

谢永华满意地拍拍王二胡子的肩膀,对百里清道:“听清楚了?重复一遍?”

百里清第一次听说有这样的规矩,这哪里是什么工厂,与山大王,土皇帝又有什么区别?如果换作刚从学校里出来时,他一定会拍案而起,与谢永华干上了,在泥工队呆了一年多,年轻人的血性,多多少少的还是消磨了一些。他忍着气,道:“听班长,班长说啥干就啥干”

“这就对了,小子,记住了,以后千万别犯迷糊!王二胡子,你把这个小子带过去,好好教教他,以后他和你一起,就干打包的活。”王二胡子便拉着百里清的手,教百里清去工作了。

这个打包的活,真是又脏又累,没有一刻的休闲。刚开始时,百里清还认为,这是班上最没有人干的活了,一问王二胡子,得到的结果是,整个D班没有哪一个岗位的活好做!班长每天像个监工,背着手,从拉头转到拉尾,自己什么活都不干,就是地上掉了什么东西,从来都不去拣一下,而是骂着让别人去拣。他除了上厕所,或者去领料,再或者去开会干什么的,一天都呆在拉上,只要哪一个员工干活稍慢一点,骂还是轻的,动不动就是几个耳光,或者记过处理。就像王二胡子,在一个月以内,就被他打过三次耳光,记过四次小过。员工们当着他的面,一个个都胆颤心惊的,背着他的面,则没有哪一个不恨得牙咬得嘣嘣的响。

每天下班后,百里清都感到非常的累,这种苦活,比在工地上挑砖轻松不了多少。他开始怀念在工地上的日子来了。挑砖虽然辛苦,但工友们互相吹吹牛,开开玩笑,吴刚也从来不管。活多的时候,大家喊几声号子,来几次比赛,场面既激烈又轻松。干活累了,工友们则有的抽支烟,有的在树荫下打个盹,有的去工地上的小超市去买点饮料,也还有休息的时候。如果你有什么事,不能上班,只需和吴刚说一声就行了,一般情况下,吴刚都会准的。在这里,则不一样了,从上班到下班,连上个厕所,都要到谢永强那里去领卡,去的时间久了,次数多了,则又免不了挨骂。请假则是很奢侈的事,谢永强一般情况都是不准的。

百里清感到很奇怪的是,在这种管理下,员工们居然都接受了。要是在工地,这种作法不被别人用麻袋蒙住头,作黑猪痛打一顿才怪。人啊,都有一种潜在的本性,那就是欺软怕硬。有时候,你把对方当人看,但对方却不将你作人看;反过来,你视对方为粪土,而对方却视你为神明。现在的经济发展了,但是,人们的物质文明,道德观,人生价值观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甚至更为退步了,这也是国人的悲哀。正如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中,无名僧对肖远山,慕容博偷学少林武功时,只图武技,不图修为,没有用相应的佛法化解武技带来的戾气,结果中毒越来越深,不可自拔。

好不容易百里清在这里也干了一个多月,短短一个月,百里清瘦了至少有五斤。他本来就黑瘦,现在黑是没有那么黑了,但瘦却更加明显了。百里清上班时间,一直都是从上班忙到下班,流水线作业往往都是这样,将熟练员工摆在拉头,而且将那些简单的工序也安排在前面,用熟练员工来压制新员工,产品源源不断地从拉头流过来,后面的新员工就不得不加快速度,以防产品堆积,只要有堆积,谢永强就来劲了,连骂带罚,让你喘口气都觉得奢侈。

就连百里清这样的年青小伙子,从工地上来的,一个月中,也被谢永强骂过五次,罚过三次,扣了六十元钱。拉头那几个菜鸟,也和谢永强一个德性,不把后面的员工当同事看。恨不得表现更好一点,让谢永强重视一点。后面的员工,对此都是气得不得了,但也没有办法,说理吧,也说不过人家,只好将委屈留在心中。用员工们的话讲,就是“勉强做得下就做,做不下就闪人”,后面员工的流动率是很大的,是前面员工的好几倍,甚至几十倍。难怪百里清第一次来班上时,就有些老员工告诉他,这个位置不好呆,特别是年轻人没有一个呆过一个月以上的。

其他的班组,却不是这样子的,特别是A班,那个班长就很不错,人家做什么都有合理的安排,架子也没有这么大,员工们都听他的,不是表面上的,而是实实在在听他的,有时候,他的嘴巴还没有动,员工们便已经把事情做好了。所以,包装课的绩效,以A班为最好,D班为最差,其他两个班都差不多。有时候,百里清也想点拔点拔一下谢永强,为什么人家做得那么有声有色,自己却没有什么成效?表面上看来,谢永强每天什么事都不做,但他的日子却一定不舒服,一个日子过得舒服的人,是不会对他的部下那么变态的管理的。D班绩效差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流动性太大,一个班组,新员工太多,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有时候,一个老员工的产能是一个新员工的两三倍。新员工为什么那么多,主要是因为做不下去.为什么做不下去?是因为管理得太严.为什么管理要那么严?是因为产量赶不上人家,绩效差。形成这样的一个恶性循环。

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重要的一个关键就是,谢永强必须改变他的管理方式。以人为本,有时候也站在员工的角度来考虑问题。那时候的员工,其实是很好管理的,绝大部分的人,都很珍惜这个工作机会,只要你对他们稍微好一点,他们他会尽他们的心力来将事情做好。像谢永强这样的管理者,是不得人心的,如同暴秦,员工们没有反抗,并不是员工们不想反抗,或者是不敢反抗,而是差一个导火线,一个时机而已。

百里清本想和谢永强谈谈,但一看到谢永强那种盛气凌人的架式,他也就没有兴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