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怒沙潜影
23419900000056

第56章 布划

从她娴熟的情绪语言伪装技巧,加上非同一般的抗击打能力,据我估计,她的真实年龄至少在25岁以上。

另外,他们使用的都是非量产型的特种作战装备,我怀疑是某个秘密工厂设计定型的非制式武器,但也不排除他们从国外引进的可能。

他们之所以不用枪械,可能是出于极高的保密需要,因为相对于非制式武器来说,枪械更容易被跟踪查实。”

听完陈可心的解释,我完全没有劫后余生的侥幸,只是感觉到一丝透骨的凉意。

这些人如果真如陈可心说的那样,是为我量身定制的职业特工,这会是怎样一种可怕的景象?

换一种思路来讲,所谓定制,就是他们中间有人完全摸透了我和陈可心的心理。

也就是说,他们据此可以推断出我们在特定环境和事件上的思维方式和处理办法,然后指派特定人员进行迎合训练.

要想不引起我和陈可心的怀疑,他们必须得让所有的巧合变成自然事件。

首先在人员的配置上,选择两女一男,并且以家庭为伪装单位,而家庭是稳定、爱、祥和的特殊群体形式,很大程度上会削弱目标对危险的预知感应能力。

而女性和小孩作为潜意识上不具备威胁性质的目标,一般极难引起目标怀疑,这就使得生存适应能力变得极其宽松隐蔽。

而最为可怕的是,他们是比演员更会控制情绪、行为动作,以及具备超强适应能力的人类行为心理学大师。

即使我再怎么留意、测试,也无法从他们的对话和行为关系上找到明显破绽。

如此看来,他们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精心布划,就连那个女人的身份证也是针对心理预判的道具,潜意识偏移我的怀疑重心。

直到此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在这些人面前是何其的不堪一击,自始至终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这种不安的情绪没持续多久,随即又被新的疑点打断。

这次暗杀中有一个关键的问题被忽略,那就是时间。

既然他们早有准备,为何会选择在这个时间点行动?

凭他们的能力,几乎可以选择在任何非监控区域实施伏击。

而最为关键的是,策划这次行动的人是谁?

基于何种目的想至我于死地?

是否与父亲的转移有关?

陈可心在讲述的过程中,回避了两个问题,我离开旅馆的两个多小时里,她去了哪里?又是如何得知外面有暗杀人员。

我看了一眼陈可心,发现她也在盯着我看,两人似乎有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不待我开口,陈可心又从袋子里取出了一样东西,正是之前那枚用作警戒的86式狙击步枪子弹。

陈可心将其立在了桌子上,沉声道,

“这枚子弹的椎体部位被修改过,只有精通狙击战术的老手才会这么做。

在测定估算所在地域的风向、风速、气压、空气湿度等影响弹道的因素后,他们会适当修改子弹的气动外形和重量,以迎合特殊情况下所需的命中精度和额外杀伤力。

这只是一枚子弹壳,重新设计显得毫无必要,其目的是想提示我们小心特种狙击手。

或许我们该重新考虑一下这个人的身份和目的!”

我对陈可心讲的专业技能并不是十分了解,但这种可能性的确存在,这个人以“朋友”的名义告知,其目的究竟是什么?

从这个人表露的信息来看,他不仅对我和陈可心的行踪了如指掌,对暗杀我的那一股力量也是采取了严密的监控手段。

要做到这一切,凭一己之力恐怕实难达到,他究竟是一个人?

还是一个知晓此事的神秘团队?

恐怕只有见到他的那一天才能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