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抗战之川军精锐
23320500000018

第18章 重机枪之决斗

他的反应倒也够快,稍稍观察了一下形势之后就明白了。只是,他惊讶的发现,这支中国部队的指挥官很是大胆。竟然敢在他们的远程炮火还在进行火力准备时,就将部队机动到了距炮击点仅200米的距离上!以中国炮兵那低下的射击水平,他也不怕自己的部队被大量误伤麽?!

不过好像,这样的话……己方那拥有绝对优势的火力就无从发挥了,这个中国军队的指挥官竟然能想出这种办法来避开自身的弱点,还真是不简单……

不过,堂堂大日本皇军,尤其是近卫师团的精锐部队,又怎么会惧怕这些“小把戏”呢?!

别说中国军队的主力部队离己方阵地还有一段不算近的距离,就算是直接进入肉搏战。这些身形单薄且拼刺技术低下的支那兵,就算有六七百人之多,也别想在肉搏拼刺战中击败自己的中队!

森下隼狞笑着,他一边命令步枪兵\轻机枪手迅速进入阵地,一边命令通信兵用电话通知后方二线阵地上配属给本中队的3挺九二式重机枪,立即对小高地上的敌军重机枪进行火力压制。然后又联系了位于核心三线阵地的大队本部,请求大队步兵炮小队内的2门九二式70毫米步兵炮和2门十一式70毫米迫击炮射击并摧毁敌军配置于小高地上的重机枪和迫击炮。并请求将配备给其他三个中队的9挺重机枪也全部运至本中队二线阵地,以对中国军队位于小高地上的火力掩护部队进行火力压制并尽量给予其杀伤。

这个日军基层指挥官反应很快且战术合理,他请求大队内的重火力并让本部的重机枪\掷弹筒压制并摧毁小高地上中国军队的重机枪和迫击炮。是为了以己方火力压制住中国军队的火力,从而可以让中队内的轻重火力尽快从被压制中腾出手来全力杀伤中国军队的冲锋部队。让中队内的步枪兵和轻机枪小组不用顾忌小高地上的侧射火力,而专心对正面正在冲锋的中国军队射击。则是为了在其冲上己方阵地之前,最大限度的对其进行大量杀伤。最后,再以近战拼刺消灭之。

日军第二中队所属的3挺九二式重机枪,在炮击时被炸毁了一挺,另有一挺因被炮弹轻度毁伤而抬下去修理了,目前也就只剩下了一挺可以开火射击。其他三个中队的9挺重机枪,也在炮击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能射击的也就只有6挺了。大队步兵炮小队内的2门九二式步兵炮以及2门十一式迫击炮,也因为炮击而损失了1门九二式步兵炮。

大队长水谷正太郎命令其余的三个中队将这6挺重机枪从阵地的三面迅速运到第二中队的二线阵地,同时命令大队内的步兵炮小队迅速建立炮兵阵地,以支援即将陷入苦战的第二中队。

很快,第二中队内的那挺九二式重机枪就在其指挥官的指挥下对着火力部队的重机枪开了火。

“噌噌~噌噌噌~噌噌噌噌~”

虽说好多人都说二战时日本军队的枪械很烂,存在着种种问题。但实际上二战时日军的枪械只能说是发展的比较极端,有些缺点而已,九二式重机枪就是这样。

九二式的前身是三年式重机枪,而三年式重机枪又是以仿制的法国哈奇开斯式风冷重机枪发展而来。九二式依旧采用了风冷的冷却方式,在当时各国军队几乎都采用水冷式重机枪的背景下,法国的哈奇开斯和日本的三年式\九二式无疑是比较另类的。虽然九二式的重量也不轻,但至少不必再费时费力的携带冷却水,并且可以在完全没有水源的任何地方持续射击,这点却是其他水冷式重机枪所完全不具备的。它有一个被人诟病的缺点,就是射速较慢。这样设计的原因,其一是因为其本身的设计思想,即宁可牺牲射速,也要保证精度。其二则是在节省弹药方面的考虑,所以不采用其他重机枪所普遍采用的帆布弹链,而是采用容弹仅30发的弹板供弹。但瑕不掩疵,虽然九二式的射速较慢,但却换来了超高的稳定性与精准度。而正是因为它超高的射击精度,所以在抗日战争中,这种机枪造成了中国军队的巨大伤亡。

火力部队机枪中队的6挺三十节式重机枪正在向顿悟寺一线战壕里的日军猛烈开火射击,以用超强的火力掩护突击部队冲锋。日军第二中队的步兵一时间被压制的根本抬不起头来,只能是看准中国军队重机枪没有打自己这边的时候,迅速起身射击,然后再缩回去。他们心里都很郁闷,他们在与中国军队的多次战斗中,又何时遭受过这么强大的火力呢……他们纷纷催促小队内的掷弹筒分队,迅速打掉中国军队的重机枪……

火力部队在小高地右侧的一挺三十节式重机枪打得正欢,突然,从日军二线战壕方向打出来一串子弹。

日军重机枪的子弹连续打过来,子弹在近距离嗖嗖飞过。

不幸的是,有一颗致命的子弹打中了副射手的头部。

副射手的头被子弹击穿,他当场即阵亡,随之仰面摔在地上。

重机枪班的班长大喊道

“机枪火力转移,目标,日军二线战壕上的重机枪!”

机枪中队的中队长韩勇看到第三班的重机枪转移了火力,也注意到了日军的那挺重机枪。他大声吼道

“机枪中队第一班到第三班,机枪转移火力,目标变更为500米外的日军重机枪!”

随之,位于第二道战壕前面的三挺重机枪纷纷将枪口指向了那挺孤零零的日军九二式重机枪。而战壕后面的三挺三十节式重机枪,则继续对一线战壕里的日军猛烈开火,以掩护冲锋中的突击部队。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噌噌~噌噌噌~噌噌~”

两边的重机枪开始了互不相让的对射,只不过,中国军队这边的三十节式是射速很快的短点射加长点射,而日军的九二式则是以短促\缓慢而精准的短点射为主。

一时间,双方这些作为步兵作战支柱火力的重机枪,开始了争夺这片战场控制权的“决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