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管励志三个月成为一流员工
232500000026

过好“融入关”:少一点“我”,多一点“我们”(2)

的确,就算是做报告,也要分不同的场合、分不同的对象,话应该说到什么份上,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都要把握分寸,毕竟这不是私人的聚会和谈话,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董事会是很严肃高效解决问题的地方,慷慨激昂的做报告很不适合。 明白了这一点,在以后的会议上,凯西就改变了做报告的方式。

其实,在职场中,个人的观点和看法并不那么重要,和团队、和整体保持一致才是最重要的根本。

把自己看得越重的人,越不能接纳别人的东西,在职场中走得也越累。如果能够打开心扉,多听听别人怎么说,心中没有芥蒂地去改进,那么,反倒会很轻松,飞得也就能够越高。

■ 要有自己的“节拍”,更要与单位“合拍”

不可否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做事风格和做事节奏。但在职场中,光有自己的“节拍”并不够,更需要有和单位的“合拍”才行。

这就好比合唱,只有大家的节拍一致,才能有优美和谐的合唱,如果各唱各的调,那结果就可想而知。

不够职业化的人很容易强调自己的“节拍”:“单位理念归理念,我有自己的想法和原则”、“在家都是这样做的,到了单位我干吗要改?”、“单位的标准太高了,我又不想一辈子呆着,干吗要按照那些要求做?”……

但只强调自己“节拍”的结局,是跟团队格格不入,那还怎么待得下去,怎么可能在职场中有发展?

那么,与单位的“合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和单位的利益合拍

在给一家企业做培训的时候,单位的负责人谈了这样一件事:

一天中午,大家出外吃饭了,他从办公室出来一看,所有的灯、电脑、空调、电暖风、饮水机都开着。也就是说,中午一个半小时的休息时间,这些完全可以不用的电全都白白浪费了。

于是,等员工们都回来后,他强调以后一定要养成随手关电源的习惯。但效果并不明显,开始两天好一点,但过几天又恢复了老样子。这让他很生气,于是把大家批评了一顿,并且说:“如果是在家里,你们出门难道也不关灯、不关电器吗?”

谁知其中一个员工振振有词地说:“是啊,我在家就经常忘记关,有时候周末出门,灯会一直开两三天。”

这让那位负责人真有些哭笑不得。

其实,类似的现象在许多新员工身上体现得很普遍:我以前在家里、在学校里怎么做的,在单位我还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