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大明湖
22885500000008

第8章 右派甄别汪若宇 济南处处有故事

第八章

[01]

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汪淑莲、花黛珠和袁雪梅在高低杠附近跳绳。明峰拿着一卷纸跑着过来,要把纸递给淑莲。淑莲停了下来。黛珠和雪梅跳着绳离得远了点。

明峰高兴地对淑莲说:“我在图书馆的一本刊物上,抄了一首孙中山在日本写的诗。”

淑莲接过一张纸看,上面写的是:

女人是平凡的。

月朗星稀,是女人用晨炊点燃

新的一天。

牵牵连连,是女人将零零碎碎

补缝成一个美丽。

女人是不平凡的,

风雨交加,是女人为我们打开

家门。

坎坎坷坷,是女人给我们关怀

和温馨。

然而,女人又是伟大的,

人类在生育女人的同时,女人

也生育了整个人类。

世界少不了女人,

如少了女人,

这个世界将失去了百分之五十

的真,

百分之七十的善,

百分之百的美。

没有女人也就没有了人类。

淑莲看完,明峰又递给她一张纸,说:“我在后面续了几句,请你提提意见。”

淑莲抿者嘴儿接了过去,写的是:

当然,女人也有坏的,

远的如妲己,

近的是慈禧。

但毕竟人数不多,

其祸根又全是男的!

淑莲看完了他续的这几句,又看了一遍孙中山的诗,想了想,说道:“孙中山的诗里全是歌颂女人的,体现了他提倡的博爱精神,而你续的全是对坏女人的恨,包括对背后的坏男人的恨。”

明峰:“没有恨,便没有真正的爱,难道不对么?……”

五姐悄悄地走了过来,眼睛盯着淑莲手里的两张纸,有点儿疑惑地微微笑着问道:“你俩在说什么呢?”

淑莲莞然微笑着把两张纸递给了五姐,说:“他抄了一首孙中山的诗,又在后边儿续了一段儿,你看看吧。”

五姐反复看了两遍,不以为然地一笑说:“人家孙中山的诗,是让男人尊重女人;你续的这一段,简直是狗尾续貂,破坏了前面的意境……”

明峰:“没有破坏!”明峰瞪着眼地反驳五姐,“怎么是破坏呢?……”

五姐只是抿着嘴笑,淑莲那里却笑得弯了腰。

[02]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鱼贯而出,明峰和淑莲仍坐在那里没动。

孙涛紧跟着李家荣往外走,忽然在李家荣的肩上拍了一下说:“阿拉吓吓侬!”

李家荣回过头看着孙涛:“干嘛?!”显然他没听明白孙涛说的话。

孙涛:“上海话听不懂么?‘阿拉吓吓侬’就是‘我谢谢你’。”

李家荣比孙涛老实文静点儿,但并不愚笨,立刻明白了孙涛的用意,迅速地在孙涛的屁股上拍了一下:“阿拉也吓吓侬!”

淑莲瞪着眼看他俩嬉闹,喜得都笑出了眼泪。

明峰却只是笑笑而已,看着他俩搂着出了教室。

淑莲冲明峰“哎!”了一声,明峰扭过头看淑莲,

淑莲喜不自禁地对明峰说:“告诉你个好消息,俺爸爸‘甄别’回来了。”

明峰:“‘甄别’是什么意思?”

淑莲:“纠正错误,恢复工作。”

明峰喜出望外地说:“是嘛!太好了!我想这和你一块儿去看看行吧?”

“走!

“要不你先回家,我去和班长说一下,再去和五姐说一下,我接着就去。”

“行,你可快去呀!”

明峰兴奋地点了点头。

来到淑莲家,明峰怀着喜从天降的心情进了门,看见的却是个又黑又瘦的农民,便有点儿怀疑这是不是淑莲的爸爸。

淑莲忙介绍说:“这是我爸爸。这是我的同学杨明峰。”

明峰仔细一看,才看出他的气质可不是农民——他的眼睛里,含着睿智深邃的目光!面对这个饱经风霜、历尽磨难、终于获得了“甄别”的汪叔叔,他心里顿觉酸楚与欣慰共生,眼睛里也随之浸出了泪水……他急忙眨了一下眼,向前走近两步,喊了声“汪叔叔!”又鞠了一个躬。

淑莲的爸爸已经知道了明峰是老伴儿认的干儿子,经常来帮着干活,与淑莲一块儿学习,在精神上给了她很大的安慰和支持,心里是又高兴又挺感激明峰的。他看着这个秀外慧中、纯真朴实的小男孩儿有礼貌地喊他叔叔又鞠了一个躬,心里顿时高兴、感慨、激动万分,不知说什么好了……过了好一阵儿才回过神儿来,亲热地***着明峰的头发说:“好孩子,好孩子……”

淑莲见爸爸也这么喜欢明峰,心里早已开了花儿似的,情不自禁地搂住爸爸的一只胳膊,看着爸爸的脸儿小声地说:“爸爸,让他在这里吃饭,行么?”

还没等爸爸回答,妈妈在一旁笑道:“我做着他的饭哩,一会儿就好,你们先说会儿话吧。”

汪若宇摸着女儿的头发,用上海话问她:“你来济南感觉怎么样啊?上海好还是这里好?”

淑莲也用上海话回答爸爸的问话。

明峰虽然也和淑莲学过一点儿上海话,但只有淑莲放慢速度时才能听懂。面对两个上海人快而轻声地对话,明峰是很难听明白的。

淑莲甜蜜无比地微笑着向他翻译说:“爸爸问我济南好还是上海好?我说济南挺好,济南的水特好喝。”

汪若宇也改用普通话说:“往南往北,往东往西,哪里的水也没有济南的水好喝。济南的泉水无色无味、清冽甘美,沏出茶来味正色纯、极为爽口;夏天的泉水清凉沁脾,并且富含微量元素,有益健康长寿。杜康寻找天下最好的水酿酒,他品尝了无锡的惠山泉,杭州的虎跑泉等名泉,都不如济南的泉水好。所以,他就在趵突泉西侧置锅酿酒,酿出了天下第一名酒,就是曹操说的‘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出京时带玉泉水,到了济南就换成趵突泉的水,带到江南去喝。”

淑莲忽闪着水灵灵的大眼睛,欢快娇柔地说:“爸爸,你再讲点儿济南的故事。”

汪若宇:“济南是个文化古城,神话传说和名人的逸闻趣事也很多,你来济南这么长时间了,没听同学们讲讲吗?”

淑莲看了明峰一眼说:“他给我讲过‘鞭打芦花’和‘金牛’的故事,还有一个大明湖里的蛤蟆不叫的故事儿。”

“是嘛!”汪若宇惊喜地说,“你讲给我听听行吧?”

明峰有点儿不好意思地说:“我小的时候,俺妈给我讲的。说孔子七十二个弟子中,有个叫闵子骞的,幼年丧母,继母又生了个弟弟,对他不好。有一次,是天寒地冻的腊月天,父亲让他和弟弟拉着车出门走亲戚,弟弟没事儿,他却冻得哆哆嗦嗦拉车很费劲儿,气得父亲拿鞭子就抽他。这一抽不要紧,棉袄面儿被抽破露出了芦花。父亲看了看小儿子棉袄里絮的全是新棉花,于是就立即回家,要休了这个狠心的老婆。闵子骞赶紧给父亲跪下说:‘爹,你不要休了俺娘,你休了她,俺弟弟也没亲娘了,将来再有了后娘,还不是和我一样么?‘宁教一人单,不教二人寒啊!’后娘一听这话,感动得流着泪扑通就给老爷跪下说:‘我以后保证对子骞好,求老爷原谅我这一次吧。’父亲一想大儿子说的也对,她又下了保证,就原谅了她。从此以后,后娘对闵子骞比对她亲生的儿子还好哩。”

淑莲看着爸爸的脸儿,好像问他明峰讲的对不对。

汪若宇满意而兴奋不已地笑笑说:“他讲得挺好。这是真事,有历史记载,闵子骞的墓就在济南市区的东边。孔子曾表扬他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意思是说,闵子骞真孝顺呀!别人对他的称赞,竟然和他父母兄弟对他的称赞没有什么不同。”

[03]

客厅里,汪若宇、董惠君、淑莲和明峰围着餐桌吃饭。桌子上摆了六样菜:红烧茄子,豆腐炖大肠,韭菜炒鸡蛋,芸豆炒肉;两个凉菜,糖醋白莲藕和黄瓜拌海蛰。明峰打开酒瓶倒酒。

汪若宇一看这六样菜,既惊喜又感慨万千地说:“这几年,连想都不敢想能吃上这其中的一样菜!今天能同时吃上这六样菜,闭上眼也知足了……”说着说着竟含了眼泪儿。董惠君把红烧茄子、豆腐大肠和糖醋白莲藕调到汪若宇跟前:“这是你最爱吃的。别想那些不愉快的事了。”

汪若宇含着泪花一笑:“这几个菜哪个我也喜欢吃!”

淑莲:“爸爸,一切都过去了!”

明峰也端起酒杯:“先敬汪叔叔一杯酒,给您接风洗尘!”

董惠君和淑莲也跟着端起酒杯:“一块儿先给你接风洗尘吧!”

接着就互相碰了杯。明峰一下子喝干,其他人只喝了一点儿。

董惠君欣喜地看着明峰:“我们都不能喝,你能喝就多喝点吧。”

汪若宇也高兴地说:“明峰还有个山东大汉的酒量啊!”

明峰:“我没有大酒量,俺爸爸好喝酒,但一次也喝不很多。”

淑莲又是喜欢又有点儿疼爱地说:“别喝太多酒,喝多了对身体没好处。”

董惠君冲淑莲一瞪眼:“这孩子,刚开始喝酒不能这么说!”

淑莲捂着嘴咯咯地笑了。

明峰也不在意地一笑,又端起酒杯:“再敬汪叔叔一杯,祝你从今以后一切顺利,身体健康!”说完就与汪叔叔碰了杯,一饮而干。

汪若宇也受了点感染,也许是盛情难却,说:“好,我也干了!”

明峰又倒上酒。

汪若宇对明峰深情地说:“明峰,记住我的话:人这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啊!特别是咱们国家的封建传统文化根深蒂固,每前进一步,都得付出沉重的代价!……”

董惠君:“别光说话,吃菜。”

…………

吃完饭,淑莲和明峰收拾碗筷。董惠君端来茶具,倒上茶。都坐下以后,片刻的静场。

淑莲看着明峰的脸一笑说:“你再讲讲‘大明湖里的蛤蟆不叫的故事’,让俺爸爸听听你讲的对吧?”

明峰天真稚气地一笑说:“这是小时侯俺爸爸给我讲的。说是乾隆下江南时路过济南,住在了大明湖附近,晚上蛤蟆叫得挺凶,乾隆就把刘墉叫来说:‘外面这么吵,我怎么睡觉?!’刘墉赶紧跑到湖边对蛤蟆头头说:‘万岁皇爷睡觉哩,你们别叫了!’蛤蟆头迅速召集起蛤蟆开会,严肃认真地说:‘皇帝到了咱济南咧,正在睡觉,不让咱们叫唤咧;从现在开始,谁也不准出声!’有个小蛤蟆问头头:‘是光今儿晚上不让叫咧,还是多咱也不能叫咧?’头头挠了挠头皮说:‘忘了问咧’。另一个说:‘你去问一问吧’。头头心中暗想:皇上睡咧,要是这时候去问,皇上着了急——不是有个说法么,不打醉汉不惹困汉——皇上要是一急眼,我们都得玩儿完!……想到这里,头头就说:‘我看,咱以后也别叫了罢;你想啊,皇上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不会通知咱们的,如果皇上不管何时来了走了的,都听不见咱们叫咧,肯定会很高兴,说不定还会表扬我们呢——要是能得到皇上的表扬,我就有希望弄个师长旅长的干干,你们呢,也弄个连长排长的嘛!’果不然,乾隆皇帝临走之前,不但表扬了大明湖的蛤蟆,给蛤蟆头头升了官,还赞扬了刘墉。可是,和珅却不大高兴,没有和刘墉捣乱,有点儿后悔。后来乾隆到了南京,玄武湖里的蛤蟆比济南的叫得还凶,乾隆又让刘墉去查看。刘墉来到湖边,发现这里的蛤蟆不像济南的蛤蟆那么听话,一个说:‘我们不是乱叫唤,是在谈恋爱!’另一个说:‘你刘罗锅怎么还找了个漂亮媳妇呢?’刘墉一听就知道是和珅发了坏,气得他一跺脚骂道:‘混蛋王八蛋!’蛤蟆一看刘墉真急了,都赶紧跳进水里。这时,一个老王八听着好像是在叫他,就伸着脖子露出水面探头探脑的,正好被刘墉一把抓了上来,放在皇上面前,说:‘报告万岁爷,就是他捣的鬼!’刘墉本想让皇上审审王八,揭出和珅暗中捣鬼的事。谁知皇上一看和珅在偷偷地笑,心里就明白了,于是就和稀泥地对王八说:‘以后不要叫了,好好当你的巡官去吧!’从那以后,王八是不敢叫了,但玄武湖的蛤蟆却照样叫。后来,人们就编了个顺口溜:

济南的蛤蟆忒听话,

南京的蛤蟆不听邪;

济南的蛤蟆升了官,

南京的巡官是王八。

淑莲早已捂着嘴笑个不止,明峰讲完,她仍抑制不住地笑着问爸爸他讲的对吧。

汪若宇很是欣赏明峰讲故事的神态,和带着济南方言的幽默语调,喜不自禁地说:“乾隆下江南住在大明湖附近,这是真的。但不让蛤蟆叫的说法就不是真的了,这纯粹是老百姓一种情绪的反映和发泄。我问过生物系的张教授,他说蛤蟆不叫的原因到现在也没搞清楚,可能与大明湖的水质和水温有关系。”

淑莲央求说:“爸爸,你讲个济南的故事行么?”

汪若宇:“济南的故事太多了,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淑莲:“为么呢?”

汪若宇欣然一笑看了看女儿,觉得她这句问话带点儿济南味儿,但并不完全像济南的土语“怎么呢?”心里就想:她这个年龄可塑性很强,早晚得济南化了……

“快说嘛!”淑莲温存而稚气地催着爸爸。

汪若宇:“济南是个很古老的城市,古史记载,舜耕于历山——就是现在的千佛山——距今已有四千年了。济南的北面紧靠黄河——这一段黄河以前叫济水,‘济南’就是说的济水之南。济南有关大舜的神话传说和史迹就很多,包括他的两个妻子——据说是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趵突泉就有娥英祠。另一个,也是主要的因素,就是泰山——泰山山脉往北延伸一直到了济南,山上的雨水渗入地下流到济南来,在这里遇到了几次地壳变动后的特殊岩层,形成了大大小小一百多个泉眼,号称七十二名泉;流出的几股大的泉水又汇流到大明湖里,这就有了‘一城山色半城湖’举世无双的特色。人们又在湖里养藕种苇,在湖边插柳成荫,就有了‘四面荷花三面柳’的景观。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济南这里山水俱佳,不但养育了像李清照、辛弃疾、张养浩、王士禛和蒲松龄这样的知名文人,还引来了历朝历代许多的名士雅客——你像李白、杜甫、苏东坡、曾巩、元好问和赵孟頫等人,他们不光是游山玩水,还要做诗、填词,并且留下了不少的传闻逸事。”

明峰聚精会神地听着,欣赏着汪叔叔侃侃而谈的学者风度,刚进门时的那个农民的影子全跑光了。

淑莲心里想,爸爸知道的这么多呢,讲的又头头是道,便问道:“爸爸,济南这些好玩儿的地方你都去过了吗?”

“都去过啦!”爸爸有点儿庆幸而欣喜地说,“来济南的头一年多,我和你妈妈就都看了个遍——济南周围的山,还有泰山、灵岩寺、五峰山、龙洞、柳埠、锦绣川。”稍停了停,又说,“要不是遇上了运动,本来还想再去仔细看看的。”

爸爸一说到“运动”,分明是一片阴云在头顶上飘过……

淑莲:“爸爸,明天是星期天,你领俺们去玩儿玩儿行吧?”

还没等爸爸回答,妈妈先说了话:“孩子愿意让你去,你明天就领着他俩去吧,也换换心情。我明天上午值班,你们中午随便在外面吃点儿,晚上回来吃饭。”

“行,太棒啦!”淑莲高兴得眉飞色舞了。

汪若宇会心地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