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浪漫言情魂归大清:莫相思(胤祥版)
225000000046

定情(一)

回家后,心中有些忐忑,生怕被阿玛额娘问起,不知应该如何解释。没想到他们竟然“不闻不问”,好像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我问二哥,他也不说话。后来的日子,胤祥没有再出现,我反倒有些不自在起来。

回忆起红螺寺的情景,心里却是有些异样的,点点的甜,点点的酸。只一样让我介怀,便是我同胤祥去找当年送药方的老方丈道谢时,却怎么也找不见那间禅房,向小沙弥打听,也都说没有这个人,心底里不由冷飕飕的怪异。

欢聚的日子总是短暂。一转眼,回宫的日子到了。我同家人依依惜别,不得不又回到了那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黄圈子里去了。走进宫门的一刹那,忽然觉得空气里什么东西被抽掉了,我想那是“自由”。

接下来的日子恢复了出宫前的状况。德妃的**大有好转,绣茵的身子也恢复了。万岁爷不在宫里头,大大小小的事情每天堆在永安宫,我们这些宫女跟着一起忙得要命。

胤祥仍旧时常到宫里头走动,却绝口不提那日红螺寺的事,对我的态度也又重新嘻嘻哈哈起来,那个吻,那些话,仿佛竟似我做了一场梦一般。见他如此,我反倒如释重负,不过心情却好像有些不同了。

不觉到了六月中,宫外传来消息,万岁爷从热河移驻喀喇河屯,巡幸蒙古各部。康熙派人来询问德妃的身体,似乎有接德妃伴驾之意。可惜太医说德妃虽然已无大碍,但身子仍然虚弱,中气不足,不能受颠簸之苦。虽然不能亲自伴驾,但诸多事宜还需德妃经手,比如各项备品,还要选择侍驾的嫔妃,甚至宫女杂役,忙得我们焦头烂额。

一日,德妃忽然传我。匆匆进了屋,却发现有些奇怪:诺大的屋子里只有绣茵一个人伺候,其他的宫女竟都不在。

德妃传我上前:“华丫头,本宫身体不适,不能随侍万岁左右,寻思着派个可靠的人代本宫随驾。这永安宫里头也就你和绣茵两个人办事沉稳让本宫放心,可绣茵也才大病初愈,不便远行,你就替本宫走一趟吧。何况你这丫头鬼精灵,最能哄万岁爷开心。后天往热河的队伍就要启程,你也去收拾一下吧。”

我领命出来,心里却怪怪的。这康熙爷自有专门的宫女服侍,我去了也只能是个花瓶,德妃派我去做什么呢?后来我偷偷问绣茵,绣茵仍旧是德妃的那套说辞,我却不大相信。自从南巡回来,大约是共患难的缘故,绣茵与我亲近了许多,却仍旧是淡淡的,而且她看我的眼神有些怪,没有丝毫恶意,却让人有些不舒服,总说不出哪里不对劲。

无论如何,我是不得不去热河了。其实这真是一份美差,差不多算是公费旅行了,特别是正主子德妃不在,我几乎是个“自由人”,怨不得其他的宫女都瞧着我眼热。可我心中的那份疑虑却怎么也挥之不去。

启程以后我才发现胤祥和胤祯还有二哥也在其中。于是,我这德妃娘娘派来的没有主的奴婢便顺理成章地被十三和十四“接收”了。

出了京我才渐渐猜出了德妃的用意。原来此次随行的队伍中有很多秀女,想来德妃是怕自己不在万岁爷身边,不知从什么地方钻出个“狐狸精”来,大约差我来是做个耳目吧。其实德妃本来不是好妒之人,和宫中的其他嫔妃也很和睦,不然康熙不会将协理宫廷内务这么大得差事交给品阶在贵妃之下的德妃。不过只要是女人总要有妒嫉心,这才正常,不然就有些可怕了。

提到储秀宫的秀女,我又想起了梓雅,找了半天,发现她并不在队中,心下不由怅然。胤祥发现我失意的样子,便询问起来,知道了缘由,笑道:“我还当什么大事呢,你若想见,回宫我自然可以安排。”唉,当阿哥果然好,对我们天大的事,对他们来说不过举手之劳罢了。

一路上,我这个名义上的奴婢过着主子一样的生活。胤祥和胤祯只挑些轻省的活计给我,大半的时间,我都在马车里发呆。后来想起二哥平素费鞋、费衣服,这会儿有没有人给他缝补,所以干脆利用这大段的空闲给二哥做鞋,缝补衣裳,顺便也给阿玛做了几双。

胤祥瞧见了,敲着我的头说我“偷懒耍滑”,非赖着我贿赂他一双不可。我笑道:“怎么,堂堂阿哥也这般寒酸,难道福晋不给爷做鞋?”话一出口,我自己也是一愣。胤祥瞧着我无赖地笑了:“爷没有福晋,所以你得给爷做鞋!”这算哪门子古怪道理,他明明是有侧福晋的。[1]

就这样打打闹闹终于到了蒙古。

[1]按照胤祥子嗣诞生的时间,嫡福晋应该至少在康熙四十五年就进门了,不过因为情节需要,给他推迟到了,各位了解历史的看官不要扔砖头啊。对不起,十三福晋,让你受委屈了,抱歉,抱歉。没办法,谁让胤祥这样万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