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浪漫言情魂归大清:莫相思(胤祥版)
225000000001

风云小语(一)

[风云小语]

1-10

[求情很假 为什么要这样假惺惺 很多书都是这样 好假 大家都是救世主?]

这是一条读者的品论,首先风云感谢这位读者这样直言不讳。

那么今天唠叨的话题就来谈谈“原谅”。

重华为什么要求情?

这要从人物性格来分析。重华并不是个天使一样善良的人。她明白过分善良就是“白痴”。那么她为什么要求情呢,是为了表示自己的“伟大”吗?

30-33章“妒陷”重华被人诬陷,回到洗衣局,后来胤祥替她顶过,她回来后,有这样一段话“后来胤祥问我,怎么就放过她了?我告诉他,这已是最好的惩罚,我不去动她,她自己却担忧,生活在自己的恐惧中才是最可怕的,好比一个知道自己将要痛苦死去的人,死亡并不可怕,但是等待最是煎熬。”(34章)可见重华不是绝对“善良”的,她不是不会报复,只是要看是谁,因为什么。还有,报复就能让自己心里舒服吗?风云以为不是。“睚眦必报”不是重华做人的态度。

先来看重华的性格。重华是个有点热心,好打抱不平的人。这一点最好的证明就是废太子的部分。重华虽然不喜欢胤礽,但是对他还是同情的,所以对胤礽没有好脸色,但是看到胤褆欺负胤礽还是觉得生气。这也是她的优点,也是她的“缺点”,因为这个才招来了后面的一切麻烦。其实重华有时候是有些冲动的,就像她自己说的,她比不上绣茵,因为她不够圆通,所以常常莽撞。给怜儿求情也是的,事实上她办砸了。

然后再来说承香。承香固然可恨,但她有错吗?她讨厌重华,处处与她做对,为什么?因为天生坏?不是吧。大家应该看明白了承香和太子的关系。那么承香对重华的态度可以理解。承香惩罚怜儿有错吗?原则上确实是怜儿犯了错,只能说承香的方法太过激而已,并没有本质上的狠毒。伤了重华也是个意外,所以重华没有理由怨恨承香。讨厌是有的,但是不到怨恨的程度,另外,重华早就猜到了承香和太子的关系(148章她方才的话倒有些蹊跷,莫非……),加上侧福晋的话“被烫了的固然是太子爷现在的心头肉,可承香也算是您房里头……”(153)也证明了这个猜测。这样一来,重华是同情承香的。

还有一层,重华也是奴婢,知道奴婢的苦,在咸安宫,在毓庆宫,都曾经受过罚,看着承香,不由想起从前,“不知怎么,我心中一紧,仿佛看到当日在咸安宫门口跪雪的自己”(153)。

综合这三点,重华很同情承香,觉得沉香虽然可恶,但罪不至此。如果只是打一顿,或许重华不会求情,但是重华认为惩罚太重。这是其一。

还有,153和154章可以看出,重华是很倔强的,太子对她的好她并非不知道,但是不稀罕。太子之所以罚承香,是为了杀一儆百,防止有人再害重华,也或许有想讨重华欢心的意思。重华不稀罕这样的优待,自然不肯受,这其实是同太子的“对抗”。这是其二。

如果承香受罚,表面上看,似乎重华解了恨,但是对重华没有半点好处,因为暗地里树敌更多,承香毕竟是毓庆宫多年的宫女,在毓庆宫肯定有很多知交,如果因为获罪受罚,那么那些人会如何看待重华,如何对付她呢?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承香虽然对重华不好,但是直来直去,也没什么可怕的,但若是有人下暗刀子,那后果不堪设想。当然,这一层重华没有细想。

因为上述三点,重华求情了,其实是一种本能的冲动,也有着对太子的“抗议”,而并不是无知的“善良”。重华并不是相当“救世主”,或者表现自己的善良,只是凭着直觉做了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报复不能解决仇恨,只能带来更多的仇恨,这是我们都应该明白的道理。何况承香虽然不好,却并不恶毒,不是重华需要报复的对象。呵呵,该出手时才出手,以后大家会看到的。

最后罗唆两句:原谅并不是一种懦弱,并不是一种虚伪。有时候原谅需要更大的勇气。我们应该学会原谅,对于值得原谅的人、事,我们原谅了,实际上也是在解脱我们自己,因为太多的怨恨终究会压在我们自己的心上,成为一种负担。可恨之人,必有其可怜之处。呵呵,不知道风云的解释大家能否接受。

欢迎大家提出不同意见。

貌似今天说得太多了,呵呵,好像比正文还要多,不要说风云不务正业。不过不吐不快,这是风云的性格。时间匆忙,关于这个话题先说到这里,呵呵,等第二部结束的时候,风云再来和大家探讨。

其实写小语花不了多长时间,写文就不一样了。写文不是单纯的码字,需要考虑前后的情节,埋伏笔做渲染,从前面风云的解释里大家应该能看出来吧。有时候第一章的一句话,一直照顾到最后。大家可以看不出来,但是风云不能不考虑,所以写文时间要长得多,不但要设计,还要回读,写完了不敢马上发,一遍一遍修改,因为可能会有漏洞(如果有漏洞,希望发现的读者提醒风云,谢过),写文就像盖房子,地基打得牢,上面才能起得高,否则就会不稳,甚至倒塌。虽然风云也知道一天一章看着不过瘾,但是没办法,希望大家体谅,毕竟大家希望看得精彩是不是?

****************************************************************************************

关于“唠叨”

对于唠叨问题,希望大家以后不要再争论了,呵呵。前面的“小语”已经删除,将重要的部分汇总到文章的最后几章,每天的唠叨撤到最新的更新章节,保留1-3天。然后重要的都汇总到最后的章节,这样喜欢看的读者可以自己去后面的章节里找,不喜欢看的就不看,这样不影响阅读,双方都满意。(如果不小心遗漏了,请提醒)

一部分读者不喜欢风云唠叨的原因,风云也能理解,因为确实文章中间插入很多其他内容破坏了整体性,特别是新读者,一气呵成,看起来确实累,这是风云考虑不周,这里道歉了。但是有些读者说“不要写没用的,多写文”这样话,风云不能接受。读者有言论自由,作者也有,没有明文规定风云要把全部精力放到写文上来,风云也有自己的生活和爱好,和大家一样,对不对,呵呵,风云也有权利说自己想说的话,喜欢和读者交流,留言里貌似喜欢风云唠叨的人占了大部分。

读者和作者应该互相尊重,互相理解,风云有错,可以提出来,风云欢迎,但希望大家注意语气,都是成年人,没必要高高在上,用教训的语气,谁也不欠谁的,对不对,呵呵,貌似风云也没有强迫大家作什么事情吧。如果风云的文有问题,欢迎有不同的声音,有道理,风云会改正。风云也是读者,很讨厌“白看文,发什么牢骚”或者“有本事自己去写”这样的话,所以,大家维护风云,风云谢过,但是盲目的维护会导致骄傲。前一阵子,看其他文章,有读者指出硬伤,结果马上有其他读者群起而攻之,维护作者。风云觉得这样不利于作者和作品进步,说实话,腾讯没有拍砖的传统,所以常常出现虎头蛇尾的文,风云不希望《莫相思》也变成那样,所以欢迎大家提意见。但是风云希望无论是支持的还是反对的,大家都要就事论事,心平气和,风云尊重大家的意见,也请大家尊重风云的劳动,这是做人做事起码的态度。

最近看《凤求凰》的评论深感舆论的压力,呵呵,希望大家不要像那样打口水仗,和睦相处不好吗?还是那句话,可以批评,可以建议,可以维护,可以支持,但都请注意语气,注意措辞,应该以理服人,不要谩骂攻击。风云一直在其他写手面前很自豪地说,自己的读者是最有素质的,呵呵,其实是真的哟!所以风云希望自己开开心心写文,大家开开心心看文。一起关注《莫相思》的成长。

对于大家的支持,风云表示感谢。最后说一句,其实没想到会有男读者。。。汗。。。

****************************************************************************************

[风云小语]

关于爱情1

什么爱情?说不清道不明。形容爱情的成语实在太多,像比翼双飞、举案齐眉、相濡以沫、缠绵悱恻……风云却最爱“惺惺相惜”这四个字。不仅仅是爱人,更是友人,不仅有爱慕更有尊敬,就好比李清照同赵明诚。

古代的女子,评价她得到的爱情,最高不过“宠冠”二字。可是“宠”啊,不是“爱”。中国女子称自己的夫婿为“良人”,意为可以托付终生,始终是寄居在男人的屋檐下;而男性称呼女性,即使是知己,却也要加上“红颜”二字,且大都不是家里面的那个糟糠。男性和女性在爱情上是这样的不平等,因为女子被困在小笼子里,眼中只有这方寸的世界,可以依靠的只有心中的“良人”,而男子面对外面的海阔天空,除了大把的“红颜知己”,还有仕途、官场、经济学问、天下苍生……女性不过是男子家里的一瓶解语花,身边的一只檀香扇,袖里的一方香罗帕……只是生活中高级的奢侈品,平添一些情趣罢了。

以前看别的小说常常写道“冲冠一怒为红颜”,那痴情男主似乎除了爱情什么都不要了,甚至改朝换代这样的大事都是由“情”而生。错了啊,本来不是那样的世界!爱情同政治生来就是敌人。看历代英主,大概除了刘秀这个异数,其余的都是寡情甚至冷血之人,杀父、杀兄、杀妻、杀子……杀尽身边所有的人;反倒是很多亡国之君,都是因为“贪恋美色”。什么是美色?那便是爱情。因为懂得爱情,所以能看到这世上的美好,能明白生命的宝贵,能了解生活的情趣,所以不够心狠,不够铁血,就像夫差、唐玄宗、李煜、孟昶……。英主也有情,却不会为情所困,不为情所动,所以他们不能谈情。

爱情应该是平等的,和谐的,自然的,如同风随云动,水绕山流,不刻意,不做作,点点滴滴自然天成,我希望重华和胤祥之间的爱情应是如此,就同那“惺惺相惜”四个字,不是单方面的施与受,而是两颗心灵的融合。可是这样的爱情,不易。徐志摩说“吾会寻觅吾生命灵魂唯一之所系,得之,我之幸也;不得我之命”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

[风云小语]

关于爱情2

风云以为,男女之情最美妙的感觉恰在这“若有若无”之间。

心中含情,却不说透,揣度着对方眼角眉梢的痕迹,一颦一笑也能回味良久。淡淡的,轻轻的,缭绕在空气中,是一种朦胧之美。

回想每个人年少的时光,大约总有那样的一个或几个人,只一回首,只一凝眸,便是脸红心跳的悸动。

如今长大了,却发现,那样的感觉不易寻找了,所有的**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和成规,也许炽烈,却缺少了那别样的朦胧,那别样的羞怯。

**************************************************************************

[风云小语]

关于爱情3

有的爱情是源于孤独,有的爱情是源于脆弱,有的爱情是源于怜悯,有的爱情是源于诱惑,有的爱情是源于习惯,有的爱情是源于骄傲……有的爱情是源于迷惑。

小时候常常会偷偷喜欢一个人。有时候,会悄悄走在他(她)身后,盼望他(她)的回头;有时候,会装作“不经意”地相逢,又不善于掩饰内心的激动;有时候,会故意在他(她)的面前做出一些不可思议的举动,想要引起他的注意……

当时的我们以为自己“爱”上了一个人,长大了才发现,原来爱上了“爱情”。爱上了那种脸红心跳的感觉,爱上了那种胃部痉挛的感觉,爱上了那种牵挂一个人的感觉,爱上了那种期盼一个人的感觉……

许多年过去了,才发现,原来那些都与那个人无关,只因为我们都渴望“爱情”……

许多年过去了,才发现,当我们可以放纵地相爱时,却再也找不到当初纯纯的悸动……

※※※※※※※※※※※※※※※※※※※※※※※※※※※※※※※※※※

[风云小语]

因为要给书找封面,一不小心,迷上了东方画姬德珍,真的很棒!有诗,有画,有曲,有情。《千年唐姬》(讲述一个不一样的马嵬坡的悲伤)《艳歌行》《霓裳》《清风拂面》《御香缥缈》(珍妃的故事)《白银似雪》(云南的白银风情)《汉妆潋》(昭君出塞)每一本都唯美动人。风云一直很喜欢插画家,日本的也是,台湾的也是,但德珍更具有东方风情,推荐大家也去欣赏一下。风云一定要淘回来收藏!!

很喜欢韩国的历史电视剧,《大长今》《黄真伊》《明成皇后》都是最爱,但独独不喜欢《女人天下》。劝大家还是不要看国语版,看完原版简直没办法接受。

韩国传统的美是什么呢?风云的韩国朋友说,是“愤怒”,是女性受压抑,但藏在心中的愤怒;那种隐忍、坚强,笑容中的悲伤。这三部都是这一类型的电视剧,其中个人以为又以李美妍的演技最高,那亮闪闪的眼睛,明明是在笑,却流露出无比的忧伤,不需语言,只要一个微笑就足够了。

电视剧版的黄真伊,是服装和舞蹈的盛宴,但并不像某些中国大片那样空洞无物。其中,写了许多的女人,各种各样的女人。河mm天生有一股倔强,风云以为很适合黄真伊这个角色,她的舞蹈还真是有板有眼的。而电影版的,是宋美女演的。风云一直以为她是明星,以为她的脸太稚嫩,压不住镜头,没想到,风云错了,她是个演员!将韩国那种隐忍的美诠释得淋漓尽致。

有时候心中感叹。韩国那样小的一个国家,历史和文学贫乏,唯一一部《春香传》就是《玉堂春》的翻版。而中国,泱泱大国,怎么看都比他强。结果呢,看看我们拍的电影,电视剧,好好的题材都糟蹋了。同样是拍**题材,韩国的两部都是既有内涵,又有市场,将韩国推销向世界,而我们呢?秦淮八艳,随便拿出来,哪一个都比黄真伊更有戏剧**,可是。。。拍了一部《杜十娘》李美人还真是名不虚传的“花瓶”啊!

我们在排斥韩剧的同时,也要思考,也要反省,而不是一味掩耳盗铃。

我想,我们输在人性上,我们的影视作品里缺少一种人文关怀。这一点李安做得很好,但是他把中国其他的导演都带坏了。也许我们再也拍不出《滚滚红尘》《霸王别姬》《胭脂扣》那样的作品了吧。

****************************************************************************************

[风云小语]

别人都道皇家子弟何等尊贵,何等荣华,可我们何曾想过他们的心酸和痛苦。很多皇朝,为了防止外戚专权,所以特意将太子的生母杀死,比如威名在外的汉武帝。一个小小的孩子,因为自己的存在,导致母亲的死亡,他的心里该是多么地痛苦!

再比如这些清朝的阿哥们、格格们,生下来就要交给他人抚养,对自己的母亲不能过分亲近,甚至要对着别人的母亲喊“额娘”。

他们没有童年,没有自由,从小就被赋予各种使命,压上了各种重担,长大后,又兄弟离心,不能共叙天伦,这是何等悲惨。

在写这篇文以前,很多朋友劝风云,这都是人家写滥了的九子夺嫡,何必再去淌这淌浑水!反遭那些视“清穿”为雷区的读者厌弃!

风云为他们悲哀,他们生活在皇家是他们最大的不幸啊!若是生在平常人家,他们也可以成就一番功名,可以活得恣意洒脱,但是他们偏偏被这个圈子捆住了,一辈子活得算计,一辈子活得委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去争那个让他们痛苦一生的位子!风云实在,实在同情他们。他们有个那样“英明”的皇阿玛,他们是多么的悲哀!因为这,风云不喜欢康熙。无论他是不是个好皇帝,但是他不是一个真正的好父亲!

*****************************************************************************************

[风云小语]

今天有读者留言,说风云的胤祥貌似不够生动。这个意见很中肯,风云谢过。其实风云也担心这一点,大部分笔墨都落在重华身上,胤祥的形象略显单薄,所以才加了胤祥的番外。在以后的行文中,风云会注意的。不过有些话不能说透,那样就没有回味的余地了。风云衷心希望这样的评论多一些。谢谢。

说到历史,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历史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史官中,当然司马迁首屈一指,是风云最佩服的,他之后,恐怕大部分的史官都难有那样的气节了。特别是清朝,历史成了任人涂鸦的画布。前两天忽然起兴看史记,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记得小时候看电视局,秦始皇总是那种比较阴狠(风云个人很喜欢他,绝对依法治国,不过有些不近人情),燕丹总是比较贤德。看了史记忽然生出个念头,司马迁大约是不喜欢燕丹的。他表面上将燕丹写得很仁义,实际上却有些做作。比如荆轲跟他说要用樊於期的人头换取嬴政的信任,燕丹拒绝了,但却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保护樊於期,任由荆轲自己去游说樊於期。更有意思的是,樊於期刚死,他便赶来趴在尸体上痛哭,风云不由得怀疑他是不是派人暗中监视,不然怎么会来得如此神速?再有,得了匕首,用毒药火淬,然后用活人试刀,只怕不是仁义之举吧。后来易水送别,他也因为荆轲晚行产生怀疑,逼荆轲出发……虽然只是臆测,风云却以为司马迁笔下的燕丹,算不上什么仁德之士,反倒很显虚伪了。这是题外话。

****************************************************************************************

很喜欢“女儿红”的名字,这是父母对女儿的爱护。

前一阵子朋友迷上了黄酒,我也试着喝了一些,还是受不了酒精的味道。不过用来做脸倒是很好的,调上蜂蜜和其他的东西,每天10分钟,可以改善皮肤呢。

因为喜欢,上网搜索了一下,发现原来“女儿红”、“花雕”、“状元红”是一种酒,只不过目的不同,喝的时间不同而已

最喜欢“花雕”,因为太忧伤。女儿出嫁的婚酒是“女儿红”,可若是女孩子夭折或者终身未嫁,那便是“花凋”,或许是太悲伤,所以便改了“花雕”这个名字。因着故事的悲伤,酒中似乎也有些许淡淡的悲伤的味道吧。

喜欢归喜欢,不过还是希望家家女儿红,不曾试花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