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底线上的反弹
22193200000005

第5章

刘春燕返回家吃了饭马上去找志强,见志强不在家以为去了酸枣沟,到了酸枣沟里没有一个人影,喊了几声也无人回应,又从酸枣沟返回志强家,可志强仍不在家,此时天也黑了,自己一个大闺女也不好意思满村子找,只好对志强父母说:“叔,婶,志强回来说一声,我在家等他。”

母亲机械地说了一声:“我跟他说。”

刘春燕晚上十点仍没等到周志强过来,一个人出去到前边看,见志强家里屋外屋没有一点灯火,想他们睡了,这么晚了,志强肯定不来了。

第二天刘春燕吃过早饭马上去找周志强,正好赶上周志强跟着父母拿着铁锹、箩头、扁担从院里出来要下地劳动,赶忙迎上去笑着说:“叔、婶,这么早就下地劳动?”

父母停住脚步笑着说:“雨天来了,后圪卜那块地的那个山水壕快叫风沙淤满了,今天去把它挖通了,要不山水下来就得冲了地。”

在刘春燕和父母打招呼说话的时候,周志强却脚步不停的一个人匆匆向前走了过去,留下父母与刘春燕说话。父母看到志强这样对待春燕,更不好意思撇下春燕一个人,只好站下来和她再说两句话。

刘春燕见周志强竟然一个人快步的走了,很明显是不想理她,面对他父母,又羞又急,此时他父母和她说着话,她也不好意思丢下两位长辈去追他。

父母只和刘春燕礼节性的说了几句话,也很快告辞走了,刘春燕站在原地看着志强远去的背影,想到刚才的情形,忽然明白,昨天晚上志强肯定有意躲她。

中午周志强随父母收工回到村里,离家十几米远的时候,忽然看见刘春燕站在他家院门外,不由的停住了脚步。刘春燕看到周志强看到她后站着不走了,也顾不得他父母在场,直接对他喊了一声:“志强哥!我和你有话说!”

周志强只好随父母走了过来,父母看他俩走在一起别别扭扭的,一时不知对春燕该说什么,打开院门回了家。

周志强看父母离去后对刘春燕说:“有什么事?”

刘春燕沉吟了一下说:“志强哥,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咱们到酸枣沟说会儿话好吗?”

周志强说:“我还没吃饭呢!”

刘春燕说:“要不等你吃了饭咱们再去酸枣沟?”

周志强说:“下午还得下地劳动,吃了饭我的抓紧时间躺一会儿。”

刘春燕见他态度冷漠,想了想又说:“志强哥,别的事咱们以后慢慢说,不管怎样,你现在应该回学校把报考志愿书填了,不能就这么全部放弃。”

周志强抬头看着远处说:“这些我都知道,不用你费心。”

刘春燕说:“我明天一早乘班车回学校,那咱俩一起走!”

周志强眼睛依然看着别处说:“地里有点活必须这两天干完,你先走吧。”

刘春燕见周志强总是敷衍她,一时有点急了,不由的放大声音说道:“地里的活儿你一辈子也干不完!过两天填写报考志愿书的期限就会结束,你明天必须跟我走!”

周志强扭回头来看着刘春燕说:“春燕!我的事我自己知道怎么做。你回去吧,我现在很累,只想回家赶快躺到炕上。”说着向刘春燕摆了一下手,转身走进院里回到了家中。

刘春燕看着周志强回到家中,很是生气,只好也转身离去,一路低着头,越想越委屈,眼里不由得转着泪水。

傍晚,刘春燕站在自家院里看着收工回来的周志强,想到她明天一早就得回学校,可到现在和志强也没说上几句话。又想到志强现在心情复杂,恐怕一时半会儿劝不动,明天她去学校就说周志强家里遇到了特殊事情,这几天来不了学校,由她代周志强填写报考志愿书,这样就不用劝志强回学校了。

第二天刘春燕去了学校,先到补习班和老师了解了周志强的学习情况,觉得周志强有上分数线的可能,征求了老师的报考意见后,代周志强填写了报考志愿书。

刘春燕办完离校前的事回到村里,马上到周志强家要告诉他填报志愿书的事,进门后刚刚坐到炕沿边和叔婶说了两句话,周志强却站起来说出去买两节电池,吧刘春燕撇下走了,刘春燕只得和叔婶说着话等他回来,可等了半个多小时也没见他回来,想他是有意躲了出去,一时也不好意思再等下去,只好和他父母告辞回家。

几天后周志强母亲从外面回来,说春燕她爹向村里的人们借钱,要赶早为春燕上大学凑学费,走时还要办酒席庆祝,周志强听了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说明春燕已在做上大学的准备了。

转眼又到了麦熟季节,吃过晚饭母亲收拾碗筷,拿出磨石开始为明天割麦子磨起了镰刀,周志强也蹲了下来和父亲一起磨镰刀,不一会母亲过来拿起一把镰刀看,周志强忽然对母亲说:“妈,这两年你为我上大学攒下多少钱?”

母亲想了想说:“差不多两千块吧。你问这干甚了?”

周志强说:“春燕她爹向人们借钱凑学费,我想咱们家应该主动给凑点。”

母亲说:“我也正想这事,去年冬天她家娶媳妇,第一个就向咱们家借钱,现在也不好意思张口了!志强,你说给凑多少好?”

父亲停住了手中的活儿看了一眼志强说:“春燕是个好闺女,你们好了一回,不能少了,我看给凑一千吧。”

母亲听丈夫说要给凑一千块钱,一时有些感慨地说:“春燕真是个好闺女,人好,模样也好,现在又考上了大学,不知将来哪个有福气的男人要娶她。”

父亲不由的看儿子,见儿子表情异样,马上抬头瞪了老伴一眼,然后低头磨起了镰刀。

母亲的话让周志强心里很感酸楚,刘春燕就要上大学走了。母亲看丈夫瞪他,知道刚才话说的不是时候,马上笑着对儿子说:“叫你爹明天一早给春燕她爹送去。”

周志强觉得父亲出这么多钱可能是为了顾及他的心理,或者还有其他用意,于是说道:“不用我爹送了,送早了会引起人家误会,还是我找个恰当的时候亲自交给春燕吧。”

父亲说:“这也好,一下给人家这么多钱,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对春燕他爹说,还是你送给春燕好。志强,这钱你不要说是给她借的,就说是送给她上大学的贺礼。”

母亲听到这里又说到:“那咱们得找一张红纸把钱包起来才好看。”

父亲说:“用红纸包上也行。”

割麦子是农村最为劳累的一项农活儿。第一天开镰,周志强还能勉强跟得上父母割麦子的速度,可睡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就感到腰酸腿疼爬不起炕来,尤其是大腿根子,疼的连腿都迈不开。母亲看他缩着腰走路,可能是割麦子拉了胯,心疼地让他在家歇着,有她和他爹三五天就能割完。周志强想,给和平大表哥写信也快一个月了,不但人未来,连信也没给回,看来这点希望也很渺茫,今后很可能要当一辈子的农民,连眼前这一关都挺不过去,往后还怎么当农民。现在村里的人背后不知对他有怎样的微词,如今只割了一天麦子就败下阵来,让那些人看见肯定又要说长道短。此时周志强心里又产生了一股莫名而强烈的对抗情绪,觉得在目前这种处境下,决不能让别人看着他可怜把他从此看扁了,就是回来当农民,也应该是一个吃得了苦,受得了罪的人。对母亲笑笑说:“妈,没事!这点苦我能吃的了。”

吃过早饭后,周志强坚持着跟父母继续下地割麦子,他要让身体极端的劳累替代心上无边的悲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