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贺龙颜
22034700000028

第28章 童谣

一个月的时间里,朝廷里没有什么重大的事情,除了颁布了一项奇怪的律法:为了区分亲王的府兵与十六卫士兵的等级,规定府兵的不可全身披甲,头盔不可是金属所制,手持的枪矛长度不得长于十六卫士兵的枪矛。

其实说起来也没什么好怪异的,亲王府兵的着装一直是参照十六卫的士兵,在这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原本就僭越了礼制,所以此令一下,也没什么人反对。即便那些亲王多有不满,也找不出理由去反驳。不过让他们安心的是,皇帝没有规定府兵的数量。亲王依旧是歌舞喧天,过着富贵的生活。

此事暂且不说。

赵墨想着按部就班地把周围的势力一个一个拔出,钱易行现在处于蛰伏的状态,而太后早已答应和赵墨进行暂时的合作;窦显去了孟钧军队训练的处所已经半个月了,把赵墨的安全交给了邓宪。虽然一个月过去了,赵墨周围并没有出现异常,但本着御史台惯有的精神,邓宪还是不敢松懈。

情形似乎都在往好的一方面发展,不过这种平静总是一些人所不能容忍的。

长寿宫内,太后和俞远虹相对而坐,太后一脸的轻松,而俞远虹却摆出一副担心的模样。

“太后,现在大街上的孩童都会念一首歌谣,黄龙死,黑龙兴,红龙趴在浅水滨;等到红龙飞天后,黑龙吓得冷冰冰。”俞远虹对太后说道。

“哦?一首童谣也值得你跑过来说吗?”太后不满地说道。

“这指明了就是说公子要当皇帝。黄龙是指李天景,黑龙当然就是赵墨,他取代了李天景的位置;至于红龙肯定是代指公子啊。”

“这又是为何?”

“红色是皇室宗亲所能用到的最高等的颜色,尤其是皇帝的儿子,主要不是太子,一般都用红色,而浅水,自然指的是扬州的瘦西湖……”俞远虹说道。

太后轻轻笑了一声,说道:“现在市井上竟然有这等有趣的童谣。多好啊,百姓都希望哀家的儿子来继位呢。”

“太后难道就不想知道是谁散播出去的吗?”俞远虹有些惊讶的问道。

“管他是谁,这不是对我们很有利吗?历朝历代都有这种事情的发生,并且屡试不爽,说明了利用百姓是个不错的选择。”太后满不在乎地说道。

“从这首童谣可知,散播之人必定对宫中之事了解得十分透彻,而知道全部这些秘密的人除了太后、赵墨、御史台外,很可能就是钱易行了。赵墨和御史台没有可能去散播这种对他们不利的童谣……”

“你是说是钱易行散播的?”

“是。”

“那不正好吗?既然他要帮我一把,我也领这份情了。”

“太后已经和赵墨谈成了协议,钱易行肯定是看得出来的,这次却舍得帮太后,妾觉得其中必然有些蹊跷。”

“无非是想拉拢我去对付赵墨而已,你没看到钱易行被赵墨和御史台那些人整得服服帖帖吗?自然是要出这口恶气。”太后用嘲笑的口吻说道。

“太后不要小看了钱易行,他之所以散播这个童谣,确实是想拉拢太后,不过他却是只要隔岸观火,看着太后与赵墨明争暗斗。”俞远虹看着太后一副不屑的模样,心里有些着急,忙提醒道。

“为何?哀家应该才是摆布他们的人。”太后不解地问道。

“此童谣一出,赵墨第一个怀疑的自然是太后您了,按照赵墨的心性,他还会记得以前答应太后的承诺吗?他现在和御史台联手,又掌握了吏部这个任命百官的部门,势力大涨,要是他把矛头对准太后,只怕连公子也是凶多吉少。”俞远虹重重地说道。

俞远虹的话把太后原本满不在乎的态度给彻底扭转了,太后也明白赵墨这个人本来就是诡计多端,再加上有窦显的协助,更是如虎添翼,尤其是这一段时间下来,她更是对赵墨这个人另眼相看了。

她有点紧张地问道:“那该怎样让赵墨不起疑心,继续对付钱易行?”

俞远虹在太后的耳边偷偷说道:“把公子接到京城来住。”

此话一出,太后猛地把身子往后倾了一些。她恼怒地说道:“馊主意。京城表面太平,暗地里还不是腥风血雨,把显儿接过来,要是被人杀了你有多少个脑袋都不够赔。”

“太后莫急,把公子接到京城反而是为了他的安全着想。公子虽然远在扬州,周围有西狼国高手环绕,若是钱易行要杀公子却也简单,太后难道忘了郭静宗之死吗?能够绕过皇宫森严的守卫,直接血洗御史台监狱的高手,可是不多见啊。”

太后额头皱成了一片,把画在额头的十字纹也没去了。

“若能在京城,赵墨必然会时刻注意公子的行踪。一方面减少赵墨对太后的怀疑,而且也可以让公子暴露在百官之下。众目睽睽,看钱易行怎敢动手。甚至太后都可以让公子去结交百官,为以后登基做好准备。”

“赵墨怎会允许显儿在他眼皮底下结交百官?”

“如果赵墨真的打算让位,自然不会干涉,只要公子能稍微隐秘一点。若赵墨真的动怒,想来与太后的合作诚心不足,太后大可撕破了脸皮,投向钱易行一边。不管是赵墨也好,钱易行也罢,太后只要周旋其中,终将是最受益的人。”

见俞远虹说得有理,太后也有些心动了。不过把李显运回京城,这期间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哀家再考虑考虑。”太后犹豫地说道。

“太后切勿失了良机,若引得赵墨怀疑,恐会使情况有变。”俞远虹催促道。

“好吧。你去通知扬州那边,即刻将显儿送到京城。赵墨那边我去说。”太后咬咬牙下定了决心。

赵墨正在龙华殿里悠哉地练习书法,蒋少辉在旁边兴致盎然地看着赵墨写出的歪歪扭扭地字,嘲笑道:“你这字写出来活似赤虫一般,再写下去这张白纸怕是成了赤虫的巢穴了。”

“你懂啥,一看就是没读过几年书,草书懂吗。”赵墨白了蒋少辉一眼。

“诶,你有没有听说过最近市井流传的一首童谣?”蒋少辉突然问道。

赵墨想了一下,说道:“是黄龙死,黑龙兴的那个吗?”

“就是就是,怕是太后造出来给他儿子造声势的。”蒋少辉嗤笑道。

“恐怕不是太后编出来的。”赵墨边写着他所谓的草书,边说道:“太后虽算不上机灵人,应该也清楚如此明目张胆编出这种童谣,肯定会引起我的关注,到时我们借此反打一耙,那她不是亏惨了。”

蒋少辉疑惑道:“既然不是她,难道是钱易行?只有钱易行才知道如此多的内幕。”

赵墨嘿嘿地笑了几声表示同意。

“陛下,太后驾临龙华殿。”孙禹跑到赵墨身边低声说道。

“哦?看来是要和我说说童谣之事了。”赵墨笑着对蒋少辉说道。

“母后到我这儿来不知何事?”赵墨把周围的人全部叫了出去,问道。

“赵墨,外面的童谣你也应该清楚吧。”太后一来便挑明了说。

“是,我也刚听到的。”

“这肯定是钱易行那个老匹夫编出来。”太后愤愤地说道。

赵墨在旁边微笑着看着太后,对太后所说的不置可否。

太后见赵墨并不马上回话,叹了口气,说道:“陛下也应该知道,既然哀家答应了陛下的事情,而且也照办了,自然不会拆台,当然哀家也肯定知道陛下不会食言。”

“太后严重了,我当然是信任太后的,就是怕有些人不肯放过我,也包括太后。”赵墨淡淡地说道。

“哀家就是为此事而来的。”

“哦?”

“哀家想着把显儿独自放在扬州十分的危险,故请陛下赐显儿一个名号,让他回京。他好歹也是先帝的儿子,糊里糊涂被李天景给赶出了宫。”太后的语气有些哀伤。

“太后既然有心,我肯定照办。说起来我现在是皇帝,表面上看起来我们还是兄弟呢。”赵墨爽快地答应的太后的请求。

“这样吧,我今天就写一道手书送去宗正院,恢复李显英王的称号,并重新入黄册名单。亲王府嘛,就吏部尚书郭静宗原来的府邸好了。现在这处府邸中的人员虽然都已被发配,但正在清算郭静宗的财产,所以腾退还需要点时间。”

“陛下的处置极好,显儿现在还在扬州,到京城需得半个月,所以不急着用到住处。听说陛下从郭静宗那里抄出了不少的银两。”

“正是,说起来这郭静宗还贪了不少钱,清算了将近半个月竟然还没清算完,到目前为止大概有了十万两银子,难怪国库经常是空的。”赵墨叹息道。

“既然从郭静宗家里所得的银两如此之多,陛下是否考虑不再开放那三处被你出租的行宫呢?哀家已经两年没去那几个地方避寒避暑了,甚是怀念。”

“本该是要让太后,只是能赚上一分钱用以补贴国事也是好的。现在正是无奈之时,只得先委屈着太后了。”

“这事不打紧。陛下歇息着吧,哀家先走了。”

蒋少辉从屏风后出来,讥诮道:“太后还想着享受呢。”

“她是在试探我,看我是否对她有所顾忌和妥协,用以弥补刚才请我办事时的那种空虚。”赵墨无奈地笑道:“这时候妥协了,她便能骑到我们头上来了。”

半个月后,李显坐上了向京城方向驶去的马车。他紧张地坐在车上,尽管周围有高手环伺,可他还是觉得没有任何安全感——他害怕京城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那个让他受尽屈辱与折磨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