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贺龙颜
22034700000014

第14章 酒楼之争

宫中要开放三处行宫的消息在民间引起了轩然大波,尤其是惯常被官家欺负,却还只能笑脸相迎的商人们更是跃跃欲试。对于他们来说,常年对官家压抑的怨恨都想一股脑地宣泄到以前只能由皇家享有的行宫之上。他们只是想寻求一种心理上的安慰,即便这种安慰只是暂时的,甚至是要付出金钱为代价的。

为了维护三处行宫的秩序,户部和御史台商定,如果要租用行宫中的某处宫殿,需提前几天预订,签好合同,交上部分定金。其实三处行宫所有的宫殿加起来也不算少数,大概有将近百座。可不过区区十几天的时间,预订数量直线上升,合同像雪片一样飞到赵墨的书桌前,更有江南、川蜀、岭南的商人不远千里来京城预订或者游览行宫。

赵墨见白银如同流水般进入国库,心里十分的得意。只是偶尔听到一些消息,说是有些顽固的士子或是老臣会去行宫门口抗议或是静坐。不过刑部和御史台的人也不是吃干饭的,迅速便清理了抗议现场。要知道,窦显把整个左千牛卫的人都派去维护秩序,只留了刘二和少许几个侍卫留在了御史台,他用这种方法表示着对赵墨的支持。

太后整天在**中唉声叹气,说是赵墨有违祖宗规矩。这是蒋少辉说给赵墨听的,赵墨倒是无所谓,只要太后没有动作,一切赵墨都可以充耳不闻。

国库的事有些缓解,朝堂上就很少议论国库了。李如忠希望能重新启动招募士兵的行动,但被赵墨拒绝,因为他不想再次出现国库空虚的状况,至少要等国库充盈了,然后让户部算一笔账,再决定增兵多少。

“有些事不是凭着一腔热血就能办好的。”赵墨感叹道。

李如忠听赵墨这么说也不再要求再次招募,他觉得赵墨说的也有道理,而且四万新增的兵士再加上庭州、伊州和西州原有的士兵人数也是够抵挡北汉的进攻,只要能精心训练他们。

转眼间已经是三月了。京城里早已是柳絮纷飞、花满千山,许多悠闲的官员、商人或是平民都会携家带口去郊外踏青。再加上正是春试临近的时节,京城里更显得热闹非凡。

赵墨在皇宫中呆了将近半年,除了忙于勾心斗角,每天与他说话的人也就只有蒋少辉了。望着宫城上面湛蓝的天空偶尔飘过的云彩,他有些惘然。

“很久都没见过这么蓝的天了。”赵墨站在窗边说道。

蒋少辉看了看,回答道:“没有啊,一般都是这种天气,京城又很少下雨。不过,你也很少会对着天空做些感叹。”

“是啊,最近太累了,现在终于有些空闲下来看看天空。”赵墨双手搁在窗台上说道:“来到这里后真不知道得到了什么。本想着报了仇就能离开这里,却没想到报个仇这么难,而且还隐隐约约觉得坐在龙椅上面居高临下的感觉有些痛快。你说我是不是变了?”

“是啊,都变了,不过,每个人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你也不例外,无外乎就是变好和变坏而已。”

“到宫城外走走吧,要是在我老家,这个时候我早就在山里面玩疯了。说起来我还没逛过京城呢。”赵墨提议道。

“早说啊,我都快闷死了。”蒋少辉搓着手说道。

考虑到自己身边耳目众多,若把他们甩开出宫,难免会引起那些人警觉,所以赵墨出宫时除了蒋少辉以外,周驰和两个侍卫也带在身边,省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陛下这身衣服是……?”周驰见赵墨书生打扮,好奇地问道。

“哦……这个啊……这个是……”赵墨结结巴巴找不到借口,毕竟这种衣服在宫里是没有的。

“周总领真是疑心重,这件衣服是我还未入宫前穿的,有一日我在收拾衣物的时候被陛下发现,陛下喜欢这身,就穿上了。”蒋少辉笑着解释道。

“原来如此,请陛下恕奴才冒犯之罪。”周驰想了一下,弯腰说道。

“免了,你们也换身不起眼的衣服来,朕不想太张扬了。”赵墨赶紧借坡下驴。

天气转暖,大街上的人都脱下了厚重的衣服,五颜六色的面料把赵墨的双眼晃得有些缭乱。要知道,赵墨在乡下时大家没心思打扮自己,在窦府时只能看到侍卫,而在皇宫,清一色的红黄让赵墨有些厌烦。

一行人在大街上逛了一个上午。

晌午十分,几个人都觉得饥饿难当。赵墨问起哪里的酒楼更好些,周驰和侍卫们都答不出来,他们毕竟很少出宫。而蒋少辉却有地说不出口,怕周驰他们怀疑,只得偷偷跟赵墨说了声:“去柳雀街,笔直向前走就能看到街牌。”

柳雀街确实繁华,客栈酒楼的招牌随风飘荡,层层叠叠看不出个头。赵墨满心欢喜,宫廷里的东西吃腻了,总想吃点与众不同的。

“贺隆楼,恩……这个酒楼看起来挺气派的,就是名字听着很一般,就去尝尝再说。”赵墨随便找了一家,要了一个没那么吵地方。

“这里怎么如此多的士子?”赵墨奇怪道。

这些士子们都穿着白衣或者青衣,与赵墨现在的装束颇为相似,引得赵墨有些疑惑。

“陛下,现在临近春试,所以很多外地的学子都会提前赶往京城来,一方面可以看看京城盛况,另一方面也可以结交一下各地的士子。”周驰回答道。

赵墨这才猛然想到春试在即,只是并没有报告给他听。也难怪,现在春试或是秋试的主考官和助手都是由钱易行指派,自然是钱易行自己的人。虽然在点进士的时候会由皇帝主持,但是名次已定,皇帝只需用金笔在榜上划上一圈,表示荣誉即可。

这给钱易行带来十分多的好处,那些士子在春试之前需要去拜访主考官或者是助手,而主考官趁机会拉拢一些有才干的士子结为师生关系,到时那些士子飞黄腾达了,总会拉自己老师一把。所以钱易行经过几次春试和秋试过后,关系网变得更加的庞大,而皇帝,不管是先皇李恭豫,还是现在皇帝的前期,李天景,都被钱易行给孤立起来。

“许兄,朱兄,春试临近,近日老在读诗与经,胸中烦闷,再加上现在春光如许,特叫上二位兄台来此处解解闷。”

正当赵墨几个人在桌子边上发呆时,有三个看起来仪貌堂堂,一表人才的人坐在了他们旁边。

“刘兄满腹经纶,就算整日流连于韶光之中,也是能高中的。不像我们这般痴愚。”姓许的叹了口气,说道。

“许兄严重了,不知二位兄台准备得如何了?”姓刘听了满心欢喜,却不便表达出来,装作很关心地问道。

“就那样吧,和你比当然是不能的。”姓朱的那个并不拽文,说得直接。

“二位其实不必太过在意,就算你们没有榜上提名,做官亦是不难。”那个姓刘的似乎有足够的信心能高中,用一副居高临下的语气说道。

“刘兄何有此言?”姓许的疑惑地问道。

“现在主考官以及助手的名单已经出来了,诸位难道不知道为什么这么早就把主考官和助手的名单公布于众吗?”

姓许的有些为难地说道:“我是知道的,为了我们能方便地去拜会老师。但是主考官和助手家里的门槛都被踏烂了,就算我们去也是被拦在门外,没有关系可以通融啊。”

“许兄太过执着了。当今朝廷钱太尉可谓是如日中天,百官臣服,而主考官,甚至助理都是由钱太尉拟定。虽然主考官由于人太多见不着,但钱太尉的关系众多,你们何不找太尉其他的亲信去熟络熟络,不单单可以让钱太尉提醒一下主考官,就算没考上,也能让你去拜会的人提携提携你。”姓刘的把背往靠背上倚去,翘起了二郎腿。

“刘兄真是机敏,请问该找谁呢?”姓许的赶紧问道。

“户部张千侍郎,去的时候记得多带些银两,你们两个我看都不像寒酸之人,出点小钱打通一下关系是必须的。”姓刘的得意地说道。

赵墨听到这番对话脸瞬间阴沉了下去,暗中瞥向周驰。周驰稍微有些紧张,不过脸上的表情也是一闪而过,霎时恢复自如。

“三位兄台好兴致啊,可否容小弟来听一下?我也是来赶考的,是第一次,所以想请教一下刚才三位兄台所说的一些事情。”赵墨有些坐不住了,端了杯酒过去和那三个人凑成一桌。

那三个人看眼前这个长得白白嫩嫩,稚气未脱的小孩,不禁有些惊讶,问道:“你这么小就来考进士?你……你考过童试和乡试了?”

赵墨知道童试和乡试是考进士的必经之路,而且很多人考了十几年都未必能考过童试,他现在这么说难免有猖狂的感觉,只是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只能继续编下去。

“是的。”赵墨有些心虚地回答道。

“那可真是不得了,我考了几年才过乡试,现在年以二十六,而你看起来不超过二十。真神童也。”姓刘的大肆感叹了一番。

赵墨不想让他们在年龄问题上纠缠,便继续说道:“刚听兄台说可以去户部张侍郎家走走关系,我也本想如此,只是怕当今陛下知道后会怎么样?”

姓刘的撇撇嘴说道:“现在谁不知道朝廷上下都是钱太尉打理的,太尉所说的陛下没有不从。陛下知道了又怎么样,根本就不会把钱太尉怎么样。”

蒋少辉看赵墨一脸铁青,额头青筋暴起,几处大穴也凸了出来,觉得事情不妙,若果让那个士子继续说下去,肯定连命都没有。他赶紧上去抓住赵墨的手腕,送了一股气进去,好压制住赵墨体内沸腾的真气。

他刚想为赵墨辩解,只听见许久未说话的朱姓士子说道:“刘兄此言差矣,皇上是皇上,臣子是臣子,钱太尉不顾君臣身份,多有以下犯上之事,如此败坏纲纪礼数的臣子,刘兄怎可以之为荣?谬矣。”

姓刘的似乎不服气,说道:“说道纲纪礼数,朱兄应该知道当今陛下开放行宫之事吧。行宫本是天子之地,平民百姓只可远处观瞻,这是历代祖宗定下的规矩。可如今的天子竟然敢不顾你所说的礼数规矩,让满身铜臭的商人入宫随意践踏,简直有辱斯文,不成体统。”

赵墨听此言,也不觉得有新鲜东西,这些话在朝堂上听过不知多少次,甚至有更难听的。

“这正证明当今天子的变通。如今国库空虚,陛下为了不增加百姓的负担,开放行宫做权宜之策充实国库有何不可?像你这种只知背诵一些酸腐文章,成天说纲纪礼法,却不懂经世济民之策,即便是考了进士又于国家有何用?还是回去做你的酸腐秀才去吧。”朱姓士子冷冷地说道。

赵墨大为感动,真想冲上去大叫一声知音,只是那个姓刘的却没那么好受。

“你……你……姓朱的,你竟敢说我是酸腐秀才。好,好,看我这个酸腐秀才如何教训一下你。”姓刘的一脸怒气。他话音刚落,便拿起旁边的酒壶砸向朱姓士子。

蒋少辉见要打架了,把赵墨扯到一边。

“想不到刚出宫就能看到打架,运气真好。”蒋少辉啧啧道。

朱姓士子没想到姓刘的会来这一出,没有反应过来,酒壶不偏不倚砸到了他的头上。姓刘的见正中目标,并没有停止下来,抬起手往朱姓士子脸上打去,旁边许姓士子怎么拦也拦不住。而其他的客人见这边两个书生在打架,顿时好奇心大起,做围拢之势。

为了不让事情越闹越大,赵墨从指间逼出一道真气暗中刺向姓刘的士子抬起的手。

只听见“噢哟”一声,姓刘的士子捂着刚刚抬起的手大声叫疼。趁着周围一片混乱,赵墨拉了朱姓士子便往外走,蒋少辉和其他的随从也跟着走出了贺隆楼。

朱姓士子捂着头道了声谢,赵墨说道:“小弟姓赵名墨,朱兄刚才的言论小弟实在佩服,不知朱兄名号、住在何处,小弟如果有空想去请教朱兄。”

“名号谈不上,我全名是朱越文,就住在贺隆楼斜对面的有希客栈。若贤弟想来找我,只需问一下掌柜就知道我住的房间,我会一直住到春试放榜结束。”朱越文恭谦地说道。

赵墨点了点头,又说了几句相互恭维的话,便分道扬镳。

“陛下难道还要去见那个朱越文吗?”周驰试探地问道。周驰也停了刚才朱刘二人的争吵,知道朱越文得到了赵墨的欢心。只是很明显,对周驰来说,那个刘姓士子更加符合他主子,也就是钱易行的标准。

“随便哈拉一下而已,你也当真了?”赵墨没好气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