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民国悲情
21105000000006

第6章 全面抗战

8月14日10时中国空军以其有限的资源对汇山码头、日海军司令部以及公大纱厂等日军据点实施轰炸,是日夜87、88两师开始攻击,15日拂晓第9集团军全线发动总攻。

15日上午11时,卢庭锋站在沪江大学大礼堂门前,傻傻的看着周围满地的尸体,残肢,内脏,有种想吐的感觉,他杀过人,但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场面。一夜厮杀,他都不记得自己打坏了多少支手枪,砍坏了多少把大刀,他只记得出发前一个个在自己面前喊着:营长我们终于可以打仗了,你说我们会不会死;俺娘希望我退伍之后娶个媳妇给她生个孙子;营长我媳妇的妹子长得可好看了,要不要我做个媒介绍给你,那样我就可以当营长姐夫了。数不清的憨厚面孔,一个个朴实的声音,都在卢庭锋脑子里浮起,响起。他似乎忘了自己背上那两刺刀伤的疼痛,也忘了腋窝上的枪伤。站在原地久久不能释怀,直到团长刘漫天走过来说“还愣着干嘛,安排人手打扫战场,建立工事,我们师就驻守这个沪江大学了”。才回神过来,卢庭锋没有说话,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执行刘漫天安排的任务去了。

历史的走向并没有因为卢庭锋的到来而改变,淞沪会战如历史一样,败了,而且败的很惨。

11月8日夜,日军凭借强大火力从东、南、西三面突入松江城,第67军全军覆没,日军遂占松江。随即兵分两路,一部沿太湖东岸,经浙江、安徽直趋南京,主力则指向枫泾镇、嘉兴、平望。9日,切断沪杭铁路及公路。与此同时,日第16师团在中岛今朝吾指挥下在江苏太仓境内的白茆口登陆成功,前锋直指京沪铁路和公路,形成合拢之势。苏州河北岸的日军6个师团于10月31日强渡苏州河后,迅速向两路登陆日军靠拢,淞沪地区中国40万大军顿陷危险境地。

11月8日晚,国民革命军军事委员会下令进行全面撤退,所有部队撤出上海战斗,分两路退向南京、苏州--嘉兴以西地区。由于命令仓促,指挥失控,大撤退结果演变成全面大溃退。

11月13日,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上海同胞书声明: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中国军队向吴福、澄锡国防线撤退,江阴保卫战开始;至此国军以60%的精锐部队损失殆尽的代价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话语,淞沪会战拉下帷幕。

11月15日,何应钦在南京召开的国防最高会议的报告中宣布,淞沪战场中国军队伤亡已达29万人;此外,我军阵亡中将军长1人阵亡师长、副师长4人阵亡团长28人阵亡营长44人。由于中方海军司令官的“沉船战术”泄密,中央海军全军覆灭。

可笑的是,卢庭锋升官了,而且还是连蹦两级,调任74军51师补充团担任上校团长,直属师部调遣。由于淞沪会战期间,作战勇敢,击毙日军海军大佐一名,陆军少将参谋长一名,加上宋美龄有意栽培这个救命小恩人,所以他的仕途就跟坐了火箭一样。这一任命让306团团长邱维达很不满意,经常在王耀武面前发牢骚,自己是黄埔第4期的好不容易才弄了个小芝麻团长当,这小子是黄埔11期的居然跟自己平级了。305团长张灵甫倒是没表达什么。302团团长程智倒是一位很好说话的大叔,也很看好卢庭锋。301团团长纪鸿儒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军人,每逢说起东北事变,淞沪会战他都咬牙切齿,恨不得立刻就杀向日本活寡了日本天皇。153旅旅长李天霞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自视甚高,看不起卢庭锋,总认为他救过宋美龄是宋美龄的枕边风在帮他。51旅旅长周志道不冷不热。师长王耀武倒是一位很好的长官,卢庭锋初上任,李天霞,邱维达百般刁难,扣押补给给补充团的武器弹药,都是王耀武出面调解,也时常找卢庭锋谈心,分析当前局势。军长俞济时,与卢庭锋是同乡,因为同乡的缘故,他也很关照卢庭锋,时常告诫卢庭锋,你是党国的人才,也是我同乡,也就是我的弟弟,有人为难你,你不要跟他们起冲突,来告诉我,我给你出头。不过有人刁难是正常的整个74军团长最低也是五期生。自己这个11期生格外的引人注目。

12月1日,日军下达进攻南京的作战命令,南京保卫战开始。这预示着,中华民族的悲剧,南京大屠杀的日子不远了。

51师补充团建制

团部1,步兵营三,直属机枪连,炮兵排。工兵排。通信排。特务连。

步兵营。步兵连三,直属机炮连。

步兵连,步兵排三,

步兵连,步兵班三,

补充团是由原来上海保安团改编而成的,全团共1500余人,团直属的机枪连应该有6挺重机枪,不过现在只有5挺。每营直属的机炮连,应该有4挺重机枪,两门迫击炮。但是有的营只有2挺重机枪,有的则是没有配备迫击炮。缩水,部队的武器配置严重的缩水。卢庭锋看着这样的配置只恨着咬牙切齿,军需处那些王八羔子国难当头还克扣补给,补给表上面明明有的武器名字,部队却没有出现。“补充团这样的配置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在说野战部队的配置也未必齐全。现在各个部队损失都很大,到处要装备,一个补充团有这样的武器配置已经算是好的了。”这说话的人是一个中年男子,年约40岁,衣领上佩戴着上校军衔,这人是补充团副团长名叫赵安讲武堂出生。此后他便一直跟着卢庭锋南征北战,最后在围攻南昌之战代替卢庭锋上了军事法庭被执行枪决,当然这是后话。

第二天起来,卢庭锋立刻接到了作战任务。俞济时决定以58师172旅和51师56师在浏河南北地区与日军作战,争取消灭该地区之敌。王耀武给补充团的任务是在双草墩附近。驱逐附近之敌,以便集结部队,反攻罗店。罗店失守后,整个左翼军退守闸北、江湾、庙行、双草墩一线。能不能在这几点站稳脚跟,对于以后的作战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王耀武不允许双草墩有任何意外。

接到任务后,卢庭锋迅速集结部队。加紧训练。部队需要磨合,因为作战时间是在夜里,楚天明决定利用白天短暂的时间加紧各个营之间的配合。自己带上特务连亲自到双草墩一带进行侦查,连长是一个憨厚的河南汉子,在部队待了6年,以资历当了连长。

双草墩是两个相隔五六百米的小高地,海拔三四十米,小高地背后是个小集市,战前南北货郎汇集此处很是繁荣,现在战火一起,市民都已经逃命而去,只剩下些许冷清。

傍晚,卢庭锋带着部队到此处扎营,据特务营侦查这里的日军大概有800多人,分别驻守在两边的小高地,其中大约2百人驻守在两个小高地之间,随时策应两处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