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重生梦幻之都
20919900000089

第89章 意料外的收获

其实马金想太多了,一来嘛这音乐跟文章是不一样的,文章中表现的东西更为深刻,文章的文字很多,它里面的可以阐释的道理比一首音乐来的更丰富更含蓄更值得人去探索,它更多的是一个人一段人生经历的感悟。而音乐的优势在于它简单直白直指人心,可以是一时的感悟,可以是一辈子情感的爆发,也可以是对未来的美好展望,总之简单的说就是音乐因为它本身的小巧相反给了它更灵活多变的生命力,而文章正因为其成之不易,一旦成型后,也是更为耀眼,当然人们审核的眼光也就更加刁钻。

马金唱的《同桌的你》,一来校园歌曲嘛,出自学生这很正常,虽然这位学生还很小,可马金成绩好啊,大叔昨天就知道马金是年纪第一,成绩好的不得了,小才子嘛,天才嘛,这些不可能的事情也就更让人容易接受,更重要的是现在这歌只是他们觉着好,昨天找校方用空白磁带从录像中录过来的,音质很差,要不是旋律够好,真的很难吸引这么多人前来询问。

“大叔,你这怎么来的?”马金知道这家伙是老栓的父亲,倒也没怪罪的意思,只是觉得有点丢人,这里面的音质就跟那盗了七次以上的磁带,听了个把月快要不行了的感觉,实在是马金都有点看不下去,呃,是听不下去的感觉了。

“哦,这个啊,今天早上刚刚抄录过来的,怎么样还不错吧!”大叔一脸得意的看着马金,好像在炫耀自己的机灵一样。

不过显然马金是看不上这种品质的,可大叔还以为马金不明白又解释道:“昨天,我旁边那哥们喜欢小全他们合唱的那首《恭喜发财》,昨天就用随身带的录音机找校方给录走了,大叔我觉着吧,那首歌虽然喜庆,但也没啥,倒是你小子这首歌真的不错,都赶得上费大神了!”大叔显然是太高看马金的唱功了,不过是歌好而已,像大叔他们这30多点的听起来最容易想起读书的时候了,才觉得那么好,真要说起来,马金那还没入门的唱功怎么能跟人家一代男神费玉青相比。

“大叔,你这样捧我,是想让我摔死了不用找你要版权费么!”马金眨巴着眼睛看着大叔故意卖萌的说道。

“啪!”马金看着都痛,这大叔拍着自己胸脯,大冬天的没穿啥衣服,这声响甭提了:“大叔版权费给不起,不过今天大叔高兴,猪肉,排骨管够,说吧,要多少大叔给你砍!”

“哟,刘不毛居然肯拔毛了,我看看啊,看今天在太阳会不会从西边升起!”一个精瘦的老头,原本也是看到老刘的猪肉铺前热闹,过来看看,没想到就看到了猪肉刘居然大方了一把,赶紧挤进来调侃,这些年过半百的老人们,到了他们这个年纪最喜欢热闹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就是这个原因。

“嗨,李老,你年纪大了啊,这眼花的真够厉害的,没看见今天太阳从北边出来的么!”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原本还在听这歌,可聊天的声音越来越大,本就音质不好的歌曲一来二去的自然也就什么也听不见了,索性也就加入了跨天的队伍。

冬天里早起的话是看得见东北方的月亮的,虽然大家都知道是月亮,可聊天嘛,自然是满嘴跑火车,那样才会兴起。

看着他们聊的嗨,马金自然不会认为自己有加入到其中的资格,这点这么些年过来马金早就认识到了:“呐,大叔,给我来个猪蹄吧!”马金并没有跟大叔客气,别的不说,楚城人还是十分豪迈的,对于马金来说也无非就是个蹄髈而已,难得人家高兴,马金也不会扫兴。

提着蹄髈,马金愉快的回到姑妈家,丢给姑妈自己炖着吃,马金就直接开始收拾东西了,等会他出去一趟后就该准备回家过年了,本来是不急着回去的,原本是想着年三十前回去就好的,可阿渣她们现在什么情况马金也不知道,挺担心的,所以只能早点回去了。

约莫是十点左右的样子,马金来到心语游戏厅,这个时候陈宇肯定是不在家的,心语游戏厅是离陈宇家最近的游戏厅,要是上学的时候,陈宇肯定不在这儿,可放假了没人去管他干啥,自然是挑离家近的。

马金果然是每跑空:“你小子别整天迷着这玩意,以后好玩的肯定少不了。”

“你不懂,现在的技术每天都在进步,只有这些越古老的游戏,才越能看出游戏的本质与构成,我以后要做游戏这块,肯定得了解各种游戏,然后才能博采众长,创新突破!”陈宇对于马金的说辞十分不感冒,他的想法很简单,反正自己要做游戏方面的专家,那么游戏的一切他都得知道,不说全部精通,但起码了解是必须的。

“得了吧,这样下去连高中都考不上,还谈什么做游戏。”马金毫不留情的打击他,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楚城也不是仙城那种还没发展起来的状态,这边的上学那可是标准的农村城市户口划分,也就是歧视,像陈宇马金这种外来户口,本来就很少有学校会要,要是成绩再差,连通融的机会都没有了。不过好在还有梅州中学!

“管他呢,反正我等着直升!”陈宇的意思就是等着在梅州中学直接读高中,这是很多差生,省外学生的最好选择,也是陈校长当初办学没有选在老家江浙而选择这边的一个重要因素。

华夏学校最多的除了京都,魔都,就数江浙跟鄂省了,但要论三流大学哪最多,绝壁是鄂省了,新开办的学校大多数都是从三本开始慢慢升级的,别觉得好笑,一个大学的建成很少能直接变成二本的。1本更是不可能,学校的升级需要的不仅仅是师资力量,更重要的得有文化底蕴,刚开办的学校是没法直接被定级为二本一本的,再者,学校的占地面积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评论标准,一般大学占地不超过五百亩的都是三本院校,二本院校一般都在500-900的样子,有的夸张点的还在千亩之上,至于一本院校就不说了,低于千亩你都不好意思说出口,最有名的清华北大,北大更是高达5000多亩,想象下等于多少个三本院校了,清华也有404公顷,更是超过了6000亩。陈校长没有办成大学自然也有资金的原因在里面,那么大的校区投入绝对是过E了,他并没有先办企业再转学校,而是回来就想投入教育事业,没有本钱肯定是干不成大事儿的。

“别扯了,怎么样有兴趣跟我去仙城读书么?”讲道理对于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说出这番话肯定是有些突兀的,尤其是这还关系到人家的前途。

不过这是90年代初,这年纪的孩子早熟到你无法用现在人的思想去接受,讲个很现实的例子:笔者的老爸,当年语文成绩不好,那时候考初中单科成绩满分都没用,笔者老爸就是数学满分,语文三十多,考了2次都没过,直接放弃了读书,十二岁的时候,笔者爷爷去参军,家里没劳力,父亲作为家里的长子,直接就辍学,那一年开始就下地耕田,很多人觉得看着田地里好像那些农民伯伯们犁地好轻松的样子,但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一般的成年人,白领什么的,你没锻炼过连犁的把手都扶不稳,更别说还得在泥地里扶着走路了,还有控牛,小时候家里渐渐好起来了,笔者最后一次见家里还在种田的时候,曾经有幸去帮忙过,棉花田里走一趟,双腿酸痛,胳膊手上划拉的都是口子,胸前兜着棉花的袋子重的压的脖子痛,然后第二年开春因为是最好一年种地了,后来地都卖了,因此那年春天,笔者跑去帮忙插秧,才弓着身子半个多小时,差点站不起来了,想想小时候父母都是十一二岁开始帮家里干活,都十分有觉悟自己该担任的什么责任,可见那时候的人该有多么早熟了,更别说现在13岁的陈宇了。

没错,成绩或许跟天分还真有干系,努力有时候也改变不了什么,(笔者高中的时候有个同学,那努力的甭提了,谁都比不上,最后好像整的自己神经衰弱了,考出来也就中等,而有些天天打球,看杂志的同学,轻松的上了一本,这里面没天分问题我都不信,天道酬勤也得你的上限守得住上天的酬谢啊!),陈宇一早就知晓自己读书没什么指望,反正读书也是为了将来有个好的前程,可直接的将来已经想好了还不如直接奔着目标努力来得实在。

“我当初答应过你,将来一定给你想要的,这句话我不会忘记。说句实话,现在的发展我已经无法确定那一天是什么时候到来了,眼下我想要强行开展自己的计划,而这个计划的第一步需要人!”马金没有再说下去而是看着陈宇的表情,只要他皱眉,马金就会放弃,马金不想陈宇因为自己而为难,好兄弟的确不用客气,可也不应该让兄弟难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