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重生梦幻之都
20919900000188

第188章 茶报(上)

张东的采访最终还是没能得逞,任小滴的事情马金不会去过问,也不会去透露,这是做为一个正常人必然的结果,张东那点小心思注定是每结果的。

不过此行张东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让他意想不到的是马金居然一口气将后面的三部全部给了他,说实话,这部魔幻色彩的小说,他个人是十分喜欢的不为别的,只因为好看,里面对魔法的描述真的是打开了想象的大门。

星爷的电影好笑,好看,很大程度上也多亏了里面那天马行空的夸张想象力,让你爆笑的同时,神往而叹息,魔法同样也是一种类似的情况,骑着扫把飞行,隐身斗篷等等都是大家十分想要的东西,张东看完第一部就想着还有没有后续,没想到还真有,而且还是三部。虽然工作上的事情没能得到什么好的结果,但作为书迷,可算是不用让小猫在心里乱串了。

马金还有几部默写好的书,不过倒是不急着拿出来,毕竟这些东西的传播其实很依赖网络这玩意儿,现在拿出来效果肯定就像那同桌的你一样,只能在小范围内火,不主动拿去打榜推广,也就那样。上辈子的这首歌不也是借着电影的东风慢慢火起来的么,这辈子啥力不借自然也就无法传开了,不过也好,反正马金对这些都不在意,只在乎年内大手笔,关乎到他一切的大手笔。

时光匆匆数年,98开年,仙城的一处小区的出租房前人声鼎沸,一群人高举着旗子好像在不停的争吵抗议着什么,而出租房始终大门紧闭不予回应。

“李市长,现在这怎么办啊,他们这是造反啊!”一个尖嘴猴腮、四十多岁的男子一脸愁容的看着在那安静的喝着茶的常务副市长,再看看外面群情汹涌的场面,实在不知道如何是好。

“瞎说,什么早饭午饭的,大家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共同进步的,现在咱们时代进步了,开放了,大家这是在向咱们反应情况,怎么能还学旧社会那套乱扣帽子呢?”李石喝了口茶不紧不慢的说道。

“可是他们这样闹,已经好几天了,马市长又出差去了,还有半个月才能回来,他们要找市长,咱们也不能马上给他变来啊。”

“小陈啊!要沉住气,做大事的人怎么能这么毛毛躁躁呢,何况我这不是过来了么,怕什么,大家不都还好好的么,现在大家只是还有点不理智被人左右了,等他们冷静下来,咱们再去好好谈谈,没问题的。”李石看着外面一个个脸红脖子粗的人,倒是一点不害怕他们冲进来。

这种情况以及持续一周了,从马市长去外地招商引资的谈判后的一周,不知道从哪传出大型农药工厂将要进驻仙城,还有什么重工企业将在仙城开办分公司的消息,都在这一周之类闹的满天飞。

其实这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城市有了有实力的企业进驻,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必然是有好处的,仙城在80-90年代在全国县级城市中都能排的上号,还不都是靠着独特的地理位置跟这些有实力的企业工厂支撑着,以前不也都好好的。

可偏偏最近,一个这几年才冒出来报纸将这一切都打乱了。

茶馆日报一个前几年刚冒出来,闹腾了好一阵子的报纸,现在终于再次闹出事情了。

之前茶馆日报出来的时候,直接就是免费派送,整整一周的时间,在除了省城外的所有大型城市的热闹地方都免费派送,有人统计过,一个城市一天保守送出的报纸就多达10万份,先不说人力花费了,光这16个市,160W份报纸,连续派送一周也就是多达一千万份报纸。

那么这些报纸损失了多少钱?如果多这方面有了解的会知道,一般大量印刷报纸的时候其实还是比较便宜的,五毛钱一份的话亏也亏不到哪里去,以茶馆日报的量来说,20个版块的报纸160W份的印刷,成本能控制在五毛钱一份,这是刚刚好的,这也是为啥很多报纸再那些年都是卖五毛,越是火的报纸越是五毛,而一些毕较冷门的报纸相反一直是一块钱一份。

报纸一般都是以20个版块在这个年代流行,当然像后来动不动三四十版块,甚至五十版块都有的那成本肯定要贵上很多。但就算是以现在20版块的报纸,一份0.5元来算,一周送出去的钱都多达500W了,这显然是有些夸张了。而且实际上一座城市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多的报纸,一般一座城市一天能容纳一种报纸的量大概在3W份左右这在当时这个年代是比较正常的,在后来到了网络时代之后,说实话,一个城市有一万人看同一份当天的报纸都是相当少见了。

不过茶馆日报的效果还是明显的,一周的时间,全省皆知,虽然只是免费派送了一周,但后面收费之后也是保持着1毛钱一份的超低价格一直被人抨击着。

不过好在这份报纸报道的内容十分奇特,版块划分也比较特立独行,对那些主流报纸来说没啥冲击性,时间久了大家也就不了了之了。

茶馆日报,分9个版块:每日厨房、电视导读、精彩影评、养生堂、小说连载、娱乐时尚、旅游指南、体坛快报以及今日要点。

其中电视跟影评分别只占一个版面,合起来一页,小说四页,其他都是两页,剩下的2页都是些小广告求职什么的,还有2页就是彩版的体育报道了。

由于实质上的新闻报道今日要点只有少得可怜的2个版块,让一众媒体巨头都嗤笑,表示毫无压力。确实,仔细看来这份报纸的的确确不是来跟他们抢饭碗的,也在这些年确实没多大进展,从92年诞生到现在都五年过去了,一个城市的日销量也就一万左右,十几个城市加起来还没当时一天送出的量多,而差别仅仅是一毛钱,这跟报纸的内容是有着很直接的关系的。

不过这份报纸这一周确实又火了,报纸虽然没直接抨击官方的决策是否正确,但什么:“我们对这种以破环环境来换区经济发展的行为是否正确还是保持观望态度,亟待官方给出一个答案!”“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我们的子孙后代……”等等一系列的语句,虽然后面都是加了模棱两可的语气词,但任谁都知道这就是质问了。

媒体确实也要对自己的话负责,但很多时候咱们都畏惧媒体的一个重大因素就是在此,不将话说死,用一些疑惑、猜测,不确定的语句,在那里做一些不肯定、无结果的解读,变相的去引导人们的思想,这就是媒体的威力。

当然,若单凭一时兴起的一家之言,呵呵,人家不理解你在说啥,不也是白搭?诶,这里就不一样了,关键是五年来这报纸的养生版块,旅游板块每天都有提及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两个板块等开头五年来都是这么一句话,结尾也都有这些,内容中核心都跟人与自然离不开关系,其中的厉害五年来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了。

虽然看这种报纸的现在大多数都是家里的女人,没办法旅游购物,养生(保养)、电视、八卦、娱乐、小说,这些都是女生喜欢的再加上一点点体育类的大块头,呵呵,除了工作狂跟舍不得1毛钱的,基本上只要看报纸的女的现在都十分喜欢这份报纸。

突然有一天,茶馆日报的彩版变成了今日要点,然后仙城的大型农药厂跟玻璃厂进驻的消息成为了眼下局面的罪魁祸首。

“什么?农药厂就在咱家附近?你怎么不早说,我说这几天那块空地上怎么这么多推土机呢,狗日的原来是要建农药厂,这是要毒死老子啊,媳妇抄家伙,找他去。”

……

“什么?玻璃厂?我去年看到的报纸有说过,污染挺严重的,咱们这都是吃井水的要是污染了地下水,到时候还不得弄什么鬼自来水,又要交钱,不行,不能让他搞,老公,你还在睡,你听到没,再睡下去以后都没烟钱了。”

“啥?我都一周抽一包烟了,你还要扣,媳妇能给点活路么?”

“活?你活了我怎么活,这要是交水费,不拿你的烟钱去交还拿我的面膜去交?”

“啥子水费?井水都要收钱了么?”

“喏,你自嘎看……”

“奶奶的,媳妇抄家伙,弄死他丫的,跟老子抢烟钱!”

……

于是,从最开始几个村子闹腾,发展到了现在的局面。

其实,这也确实跟他们的处理不当有关,被一些当地人抵制后,官方为安抚这些投资者,马上安排了新的地方,拗不过当地人是一回事儿,最主要的是他们低估了茶报对一些普通民众的影响力,因为茶报针对的对象可不是那些自命不凡的大男人,小女人有些时候对一些危及自己利益的东西会格外上心,这些先进的观念借着报纸传递给这些小女人,有些时候比直接传递给那些五大三粗的汉子更有用,更有效。别看平常好像这份好像没啥用的小报只能靠着价格优势苟延残喘,关键时候却能爆发出意想不到的力量,这些妇人平时确实没多少话语权,但你不能当她们不存在,换个地方就没有看茶报的?

茶报茶报,各个麻将馆、牌场、茶馆都是有免费发放的,报社去买还要1毛,这些偏僻的地方免费派送,每天都有人专门送的,乡村怎么了?告诉你那一万份报纸有一半是送去乡里了……要不然这种小众报纸哪销的了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