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之我是甘兴霸
20464600000070

第70章 大婚

在甘宁热热烈烈的进行分田的时候蒯越经过数日回到荆州,而蒯越到达荆州之后更是连歇口气都没有就直接来到州牧府向刘表汇报情况。

在蒯越见到刘表的时候,刘表更是热切的道:异度此行如何?

哎,主公,越此行任务总算是完成了,只是代价有些大。蒯越道。

甘宁要多少钱粮,刘表立即说道。

回主公,甘宁要粮食40万石,黄金30万两,生铁60万斤。并言这是其底线,如果主公不给只怕立即率大军进攻我荆州啊。而且甘宁还承诺在其收到钱粮之后将不会攻打我荆州与我荆州互不侵犯。蒯越道。

哎,刘表叹了口气道,世道艰辛啊,谁叫我荆州四周都是虎狼呢?如今我荆州也只有花钱买平安了。只要甘宁答应不侵犯我荆州,哪怕其他方面吃亏一点也无所谓。既然异度谈好了,一事不烦二主那就有劳异度休息二日再负责押送钱粮走一趟吧,刘表道。

蒯越苦笑道:诺。

在戏志才等忙完分田之事后,由于程昱等担心甘宁无后的情况。毕竟这帮臣子们为甘宁出生入死打下来的地盘事业,可不想没人继承啊,而在古代子嗣更是有着稳定和凝聚手下人心的作用。因此程昱等很是担心,在戏志才的提议下程昱,法正,戏志才带着众人直接向蔡邕,吴懿说媒,毕竟一个不保险。

吴懿也很是愿意将妹妹嫁与甘宁,毕竟吴懿现在更是在甘宁手下混饭吃呢,还要稳固自己的地位吴懿可是求知不得。而蔡邕对甘宁也很是满意,在蔡邕眼中甘宁文武双全还很有礼法与自己女儿完全是天作之合。更何况在蔡邕看来将自己女儿嫁与甘宁更是可以监督甘宁发兵解救天子,而且蔡邕也询问过自己女儿的意见,见自己女儿同意。那就再完美不过了。

于是甘宁立马变成新郎官,一迎还迎两个。旁边的戏志才更是催促道,主公现在吉时已到,赶快去迎亲去吧。在中国古代把婚礼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古称“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采,即男家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若女家同意议婚,则男家正式向女家求婚,正式求婚时须携活雁为礼,使人纳其采择之意。问名,即男家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姓名和八字,以准备合婚(合婚,由媒人到女方问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并写成庚帖送交男方,三天内若男方家里没有发生不吉祥,(俗称“三日好”),男方便把自己的庚帖交与女方,双方分别占卜合婚,确定相生还是相克)。

纳吉,即把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告知女方,并由男方备礼物到女方定下亲事。也是以雁为礼——后世则多以金银首饰等物为礼(通常是一对金耳环或一只金戒指),还有饼食、糖果,但女方必有回礼。男女双方都要给亲戚、朋友、四邻送饼食。糖果,报告亲事已定。相当于现在的订婚,俗称“行定”、“食定”,“送定”、“过定”、“定聘”。

纳征,即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又称“送聘”、“纳币”、“大聘”、“过大礼”等,古代纳征多以鸟兽为礼,上古时聘礼须用全鹿,后世简代以鹿皮,当然,古代纳征也并非全用鸟兽为礼,象《卫风?;氓》中所说的“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就是以布为聘礼的例子,后来,纳征的礼仪越演越繁,成为六礼中礼仪最繁琐的过程之一,这时女方要回礼,也要有饼食、糖果赠送亲朋和邻居。请期,即男家择定结婚日期后,备礼去女家,请求同意结婚的日期,现在民间俗称“择日”、“送日”、“提日”,这时,男方、女方的亲戚朋友都要送贺礼,送女方的贺礼也称“送花粉”。亲迎,即迎娶新娘,其方式、礼节各不相同。常见的迎亲有两种形式,一是新郎上门迎接新娘;一是派“好命人”上门代接新娘,新郎在自己门口等亲。新娘由女方派伴娘陪伴。迎亲程序繁多,新娘出门之前要给兄弟姐妹分钱米,吃姐妹桌,新娘到男方家门口,新郎要踢轿门,扎如意,新娘要跨火烟,新郎新娘进洞房要吃合房圆(新郎、新娘共鼎而食,再将一瓠瓜剖为两半,夫妇各执其一,斟酒而饮,谓之“合卺”——此即后世交杯酒的源起)和上厅拜见公婆。

甘宁对这些繁琐礼节就像牵线木偶一般,被被礼官们支配得是糊里糊涂的!在甘宁看来比上战场出征还累。甘宁身穿大红的棉布袍子,里面穿着青缎色棉袄,脚下蹬着牛皮长靴,头上戴着一朵红绒花,骑着上好的宝马,后面跟着吹唢呐者、提锣者、提灯者、提蓝者、抬箱者、抬轿子人的,总共二十多人。

这些人,除了鼓乐手之外,都是甘宁的的亲兵,众人喜气洋洋,奋力的敲着锣打着鼓,将唢呐吹得震天响,慢慢悠悠的朝着甘宁府邸而来。今日,这里就是整个CD一片喜庆,幸好自己府邸很庞大,但是也装不下不断来贺的客人,好府邸的位置靠近南城直通外围的宽敞驰道,所以宴席从整个府中延伸到驰道之上,十里摆宴,人山人海。接着迎接甘宁的就是部下们接二连三的敬酒。一直到日落时分,才完美的落幕甘宁才回到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