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风过秦川
20462700000193

第193章 正清粮行遇袭(1)

粮行开张后,正清就开始打算自己的第一笔生意了。他对粮食这一行还不太熟悉,但是也见过以前的粮贩子来他们家收粮食,他知道粮食都要定包,也就是每包的重量是一样的。

正清想想还是要买些那种大的编织蛇皮袋子,定好袋子后他就拿着仪器回村里了。测量水分的仪器他研究了好几遍,回家先试了一下自己家里的玉米的水分,竟然测出了百分之八,但是如果自己用手摸得话绝对会认为没有水分的。一车玉米的水分最好要一样,那样抽检的时候才不会吃亏。

当时他们那的玉米价格是四毛九,正清根据签的合同上的水分价码表可以卖到六毛六。除去雇车的费用,一斤减去五分,还有雇装卸工的费用,一斤再减去一分,这样可以净挣一毛。正清想着农民挣钱也不容易,自己就少挣点,高出了两分钱,也就是五毛一收购的。

听到这个价格,有好几户人家都愿意将玉米卖给正清,可是他的本钱有限,再加上是第一次去,正清就只装了几家的,最后决定将几家水分是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十的玉米和自己家的玉米一起装一车。

确定好后,正清将袋子交给那几家人,让他们按照一袋一百二的重量装好。为了节省雇人的成本,苏正清和父亲、文娟一起称重量,封口,这样忙了整整一天,所有的粮食都已经封口完毕。

接下来就要雇车了,可是正清都不是很清楚谁有那种大货车。他给年峻打了个电话,年峻打了一通电话,终于帮他打听到一个货车司机的电话号码。当正清打通电话后,对方告诉正清,他拉了一车货在西安,估计一时半会回不来,不过,他最后告诉了正清另外一个货车司机的电话,让正清给那个人打电话。

正清打了电话后,那个师傅刚好在家,谈定价钱后,师傅开着车就过来了。正清又忙着找几个人一块帮忙装车,现在青壮年劳动力是越来越少了,好容易才雇到两个人。

没办法,正清只好自己也去扛包了。一包虽然不重,但是这一车下来,正清感觉自己的骨头都要散架了,等装车完毕,正清又检查了一遍万无一失后,他才回去休息,此时已经是半夜一点了。司机师傅到他家的时候,他们已经安排他休息了,约定清晨五点就出发,这样就可以赶在饲料厂上班前赶到,然后就可以第一批交粮食了。

回到家里,正清感觉自己的胳膊已经抬不起来了,腿似乎也肿了。文娟心疼的给他打了一盆热水洗脚,在正清洗脚的功夫文娟替他揉了揉胳膊。一会儿,正清的鼾声就起来了,坐着竟然都睡着了,文娟的眼泪一下子没忍住,流了出来。她赶紧擦干眼泪,给正清擦干净脚,让正清躺在被窝里睡觉。

四点多钟的时候,正清起来和司机师傅收拾了一下,直接从家门口出发了。走的时候他交代文娟用毛笔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写在库房的墙壁上,这样可以有更多的人知道他们。

实在是太累了,正清刚坐到车上就打起盹来。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师傅碰了他一下,已经到达饲料厂所在的县了,但是具体的位置师傅还不清楚,正清只好打起精神给师傅指路。

到达饲料厂的时候,才七点半,距离八点上班还有半个小时,正清看到饲料厂门口已经排了两辆车了,一打听才知道这些车都是半夜装好车就直接过来了。每天来这里卖玉米的人太多了,大家为了排在前面,都是凌晨过来,这样早早卖完就可以回去了。

正清看到几个人也在车里打盹,看来是太累了。等到八点的时候,正式收玉米了。正清上次签合同的时候,没有到库房来。一进去,一股粪便的味道扑面而来,就交粮食的库房就有自己的库房十几个大。后面不知道养了多少动物,只听到鸡咯咯猪哼哼偶尔还有牛叫的声音,感觉很远,但是很嘈杂。

怪不得有这么多人来这里卖玉米,这么多动物一天得消耗掉多少啊。正清正想着,轮到他们家了,抽检员拿着和正清一样的仪器,随便找了一袋测了一下,水分百分之十二。

不对啊,正清赶紧过去看,确实是百分之十二,自己在家测得水分最多的也是百分之十啊。测量的是位老大爷,他一看正清就知道他是刚做这个生意。他告诉正清,粮食都会返潮,一般在家测得都要在加一两个百分点才行,正清才明白过来。

过完称之后,就要去财务室领票了,百分之十以内是六毛六,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就变成五毛九了,这样一下子少挣一千多元呢。正清拿着开出的票据一看,这一趟刨去各种费用,才挣了两百多,正清的心情一下子跌倒了谷底。

回去的时候,货车司机告诉他,他还要去西安给别人拉点货,只能让正清自己搭车回去了。正清想想也是,自己只付了来的车费,回去就自己一个人,如果再坐货车回去就太奢侈了,他请师傅吃了顿饭后,两个人就分别了。

回到家里,他沮丧的告诉文娟,这一趟只挣了两百多元。可是对于文娟来说,已经很不错了,毕竟是第一次嘛,只要没有亏本就很好,第一次也就是学个经验教训,没什么的。

文娟也告诉他,卫生局的来人检查过了,他们挺满意的,估计过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给他们发卫生许可证了,正清听到这个消息才高兴起来。

过了一个星期,正清又找了一车粮食,这次他吸取教训只装水分是百分之七左右的,还是请了上次的货车司机梁师傅。半夜装好车后,他们休息了两个小时就出发了,梁师傅已经对路比较熟悉了,正清就可以放心的里面睡觉了,到那里的时候才六点钟,前面也没有车辆,还有两个小时才上班,正清和梁师傅就在车里睡觉了。

睡了不长时间,就听见有人说话的声音,两个人都被吵醒了,一看后面已经排了五六辆车了,再一看时间,还有十分钟就开门了。今天一切比较顺利,水分也控制在百分之十以内了,正清到财务室领完票据,兴冲冲的跟梁师傅分别后就回家了。

回到家里,大家看到这一趟挣了一千多元都很高兴,可是正清却发起愁来。现在运送了两趟玉米了,可是一分钱都没有结,文娟给自己的本钱也已经用完了。饲料厂每天也需要大量的玉米,每次一车量太少了,再加上自从文娟将正清的手机号码写在库房的墙上后,打电话咨询的人也越来越多,他们急需扩大规模,看来是非贷款不可了。

正清去找到年峻,年峻将自己的工资卡给了正清,并且将单位的担保书都已经盖好章了。对于这些苏正清已经不说谢谢了,那样他就太见外了,年峻让他再找两张工资卡,这样就可以贷十五万左右了。正清想着还有陈涛和自己叔叔,应该差不多了吧。

正清想着就去了镇中学,正清来到叔叔家,婶婶正在收拾房间,奶奶坐在炕上捻线呢,村里的老人喜欢将破旧的蛇皮袋子收起来,将线都抽出来,这样捻在一起,纳鞋底最好不过了。

正清一看叔叔不在家,将来意先跟婶婶说了,他知道现在叔叔婶婶关系和好了,还是要先告诉一下婶婶比较好,省的他俩闹矛盾。李秋霞听了正清的话后,虽然她也没有听明白,但他相信正清这次一定没问题,她连连点头答应了。正清心里一下子松了口气,他又跟奶奶说了会话,这时候叔叔回来了。李秋霞赶忙跟苏力行说了正清的来意,苏力行有点半信半疑,他不知道正清这次能不能成功。正清又跟叔叔解释了一遍,他说自己合同已经签好了,只要自己将质量关卡好,一定没问题的,这笔钱也很快会还给银行的。叔叔听正清这么一说,也就同意了,他将自己的工资卡交给了正清,正清告诉他,还要一个单位的保证书,苏力行就出门到校长那里开保证书去了。

过了好久,苏力行才回来,可是手里却没有保证书。他告诉正清,从去年开始他们调来了一个新校长,这个校长很谨慎,再加上他知道苏力行的情况,死活不给他开保证书,没有保证书只有工资卡也没用啊。无奈,苏正清只好将工资卡还给了叔叔,苏力行脸上讪讪的,但是也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