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风过秦川
20462700000138

第138章 正清和小凤仙重庆相见(3)

转眼到重庆已经待了十几天了,正清运过来的苹果也只剩下一点,估计明天就可以销售完,后天就可以回家了。这天正清像往常一样,半夜三点到岩嫂那里帮忙,然后在岩嫂那里吃完早饭就回房间睡觉了。

当自己睡的迷迷糊糊的时候,听到有人叫自己“小苏”,只有小凤仙才这么叫自己啊,正清想着,一定是自己做梦了。正清翻了个身准备继续睡,只感觉有人揪住了自己的耳朵,还听到一阵银铃般的笑声。正清慢慢睁开自己那双不情愿的眼睛,“小凤仙”正站在自己面前,正清一阵惊觉,从床上坐了起来,又揉了揉自己的眼睛。

没错,就是小凤仙,她正站在地上望着他笑呢。正清的脸一下子就红了,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自己有没有眼屎啊,他赶紧用双手揉了揉眼睛,小凤仙笑的更厉害了。

“行了,赶紧洗脸刷牙吧。”小凤仙边笑边说,正清不好意思的从床上跳下来,拿起洗漱的东西,一路小跑到外面的水龙头下面。等到正清洗漱完毕,回来的时候,小凤仙正好坐在他的床边看着他呢。

两年未见,小凤仙变得更漂亮了。浓浓的眉毛,眼睛还是那样,又黑又亮。小巧的鼻子下面一张宜喜宜嗔的樱桃小嘴。只是她看起来瘦了一些,不像两年前见到的圆圆的脸蛋了,现在下巴尖尖的,看起来更俏丽了。

她上衣穿着一件绣着蝴蝶的衬衫,衬衫塞进一条格子短裙里,配着一条黑色宽边腰带,一头乌黑的长发如瀑布般倾泻下来,一个窄窄的带有珍珠的发卡将他们束在脑后,看起来更加妩媚动人了。

“你啥时候来的?”正清一边放下洗漱的东西,一边问她。

“你还说呢,来重庆也不告诉我一声。”小凤仙没有回答正清,而是先质问起正清来了。

“你怎么知道我在重庆啊,再说你在CD,我在重庆嘛,也还是挺远的。”正清实在找不到什么理由,觉得这个理由还挺合适的。

“有多远?以前和CD都属于四川省呢。我还不是听我爸爸说的,那天李叔跟我爸打电话,说他现在跟你是合伙人关系了,这次是你运送苹果过来。我一听着急的不行,生怕你卖完苹果已经走了。今天早上天不亮就起床,坐车过来了。你看,来的太匆忙,上车的时候还摔了一下。”小凤仙说着揉了揉自己的腿,生气的斜了正清一眼。小凤仙就是这样,不过这也是她特别想见正清才会这样气恼吧。

“你的腿没事吧?”苏正清赶紧上前想去看看她的腿伤。

“没事,当时有点疼,现在已经没事了,你说,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你来重庆?”

“呃……我……我……”正清一时语塞,不知道说什么好,“咦,李叔和黄师傅呢?”正清故意岔开话题。

“我也不知道,他们见我来了就都出去了。”小凤仙就是这样,虽然脾气有些急,但是她的思路永远都是跟着正清走。正清感觉自己终于躲过了小凤仙的逼问,长长的出了口气。

这时候岩哥拿着盒饭走了进来,看着房间里只有正清和一个女孩,笑了笑,放下盒饭就走了。正清打开盒饭,菜还是老三样,他想如果小凤仙没有吃饭,就把自己的那份给他吃。至于他嘛,一会吃几个苹果凑合一下。

小凤仙大概看出了他的心思,对他说:“咱们还是去外面吃饭吧,这点菜和饭怎么够四个人吃嘛。”说着拉着正清就往外走,正清拗不过,去外面找到李明和黄师傅回来吃饭,就跟着小凤仙一块从果品批发市场出去了。

说实话,来重庆十几天了,这也是正清第一次看到重庆这座城市的样貌。重庆市区坐落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四面环山,江水回绕,城市傍水依山,层叠而上,既以江城著称,又以山城扬名。这样山、水、城融为一体,有山之起伏,有水之潋滟,更有城之活力。

远远望去,随处可见一座座立交桥纵横交错,远远看去就像中国结一样。小凤仙告诉正清,重庆是以桥多文明的,桥甚至比路还多,这里不像陕西,走路都分东南西北的,这里只有上去和下去。

苏正清对这里不熟悉,一路都由小凤仙带着。小凤仙告诉他,她爸爸在重庆这边也有客户,所以她跟着爸爸经常往返于重庆和CD之间,对这边也算是比较熟悉吧。

他跟着小凤仙上了一辆公交车,车子很快就飞驰起来。苏正清从窗子向外看,城市的高楼都是建在山上的,从上面看楼很矮,可是当你真正走到楼房跟前时,才发现它很高,只是有几层被山遮住了。

这里也跟他的家乡一样,走的都是盘山路,头顶有车,脚下也有车。车子在这山间自由穿梭着,就跟捉迷藏一样,一会出现一会又不见了。公交车走了一小会,到了一个站,小凤仙告诉正清到站了。

下了公交车,走了不多远,只见一个挂着红灯笼的牌楼出现在他们面前。牌楼前有两个石狮子威风凛凛的站在两边,似乎在守卫着这块土地。正清猛然想到家乡有钱人家盖房子的时候,也喜欢在大门两侧立石狮子,意为看家护院的意思。

正清抬头看到牌楼的正中间写着“磁器口”三个字。“我们不买瓷器啊。”正清疑惑的看着小凤仙,小凤仙笑的已经直不起腰来了。正清又羞又臊,但是又无可奈何,只好迈步先走了,小凤仙赶紧跑过来拽住他。

“磁器口是一个旅游景点,里面有很多好吃的东西,你来重庆怎么能不吃重庆的特产就走呢?刚才失礼了,抱歉啊。”看着小凤仙跟自己道歉,正清也不好说什么了,只好跟着她一起进去。

磁器口古镇并不大,一共有12条街巷,全都由青石板铺成。那一条条平平仄仄的青石板路,蜿蜒在古镇的每一处大街小巷,被岁月和人流打磨得光滑无比。在街道两旁,大多是明清时候的建筑,石板路与沿街民居相依和谐,房屋结构多为竹木结构,穿斗夹壁或穿半木板墙。

沿街铺面多为一进三间,长进深户型,铺面后房一般为四合院,为商贾大户居所。雕梁画栋,窗花户棂图案精美,做工精巧。古镇上,青瓦灰墙、木格花窗的建筑随处可见,大红的灯笼也挂满了石板路的两旁。灰白墙、枣红柱、翘角楼、麻布幌子、小青瓦……古香古色的格调可以使你重温到明清时代老重庆的风貌。

苏正清一边走一边感叹,以前的匠人们真是巧夺天工,忽然一阵茶香迎面扑来,正清顺着茶香望过去,只见大大小小的茶馆俯拾皆是。四合院里,吊脚楼上,背街里隐秘的角落,滚水烫开茶叶的沁人香气与混在这茶香中的谈笑一并传来,一个入鼻,一个入耳,交相缭绕,勾起人们心底对逍遥的许多向往。

苏正清不禁感慨这里的人们生活的真是惬意,他猛然想起了家乡的乡亲们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将东山的太阳背到西山,环境不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大不一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