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风过秦川
20462700000135

第135章 正清独自运苹果入渝(3)

说不堪回首,是他失去了一个好朋友,从此对人之间的信任总是持有怀疑的态度;说刻骨铭心,是他在那里遇到了小凤仙,小凤仙也改变了他,使他变得自信、坚韧。思绪就是这样漫无边际的飞了出去,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听到黄师傅喊他,他才回过神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汽车已经通过了隧道,自己在恍惚间没有发现时间已经飞速走过了。

黄师傅告诉他,想在安康休息会再走,一连走了这么长时间,确实有些累了。正清也觉得时间有点久了,赶紧同意了黄师傅的建议。在安康休息站大约休息了一个小时,黄师傅和正清又要上路了,往前不远就要进入四川境内了。

第一次进入四川的情景又浮现在正清的脑海里,只不过那次是火车,这次是汽车,那次是满怀期待却又失望而归,这次是坚决的争取新生活的坚强身影。

当年在火车上感觉不到,在汽车上才真切感受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四川公路东多西少,东密西疏。因为东部为四川盆地,地势低平,西部为横断山区,地势较高,而且崎岖。

最让正清震撼的,就是四川的梯田了,汽车所到之处,脚下山花烂漫,眼前美景震撼,只见片片梯田,堆彻如山,险峻挺拔。从底到高望,犹如山梯,一级级登上蓝天;从近到远眺,犹如细沙白浪,层层涌向天边。洒满夕阳余辉的梯田灿烂辉煌,让人满眼金光,那不尽规则的梯田曲线和着山风,更像是大自然在演奏贝多芬的田园交响乐。

黄师傅告诉正清,他以前去过四川宜宾,那里的梯田沿乡间公路的起伏连绵好几十公里,春来薄雾缭绕,夏季绿波荡漾,秋日一派金黄,冬季粼粼波光,真是美极了。

正清小时候也跟着父亲去修过梯田,可是他们那里的土地大多数都很平整,一眼望不到头,梯田面积很小,没有这里的看着这么壮观。想到这里正清也被自己逗乐了,当年修梯田的辛苦现在想来依然触动心怀。像这么一大片的梯田,要让老百姓付出怎样的辛劳啊,自己却还在这里感叹家乡梯田少,真是该打。

到了晚上六点钟的时候,黄师傅告诉正清,距离重庆只剩下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了,在前面一个休息站休息会,然后一鼓作气到重庆。到达休息站后,两个人简单的吃了点饭,正清让黄师傅在后面的小床上睡觉,自己不累坐会就好了,但是经过一天的长途跋涉,他确实也累了,迷迷糊糊靠着座椅也睡着了。

正清正睡着,隐隐约约听到雨打玻璃的声音,他向外一看,原来是下雨了。这里就是多雨,正清上学时听老师讲过这一段,说是四川位于四川盆地上,周围是山,所以相对地势较低,地势低的地方气温高,空气湿度也高。晚上,气温下降,山顶的冷空气下沉,将盆地上的湿热空气挤压抬升,湿热空气在抬升过程中受冷(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凝结致雨。

正清正望着雨滴出神,听到后面悉悉索索的声音,原来黄师傅也醒了。黄师傅边往驾驶室走,边唠叨这个不合时宜的雨。“我们还是走吧,这雨不知道下到什么时候,下雨的话路就不太好走了。”

这时候天色更暗了,再加上下雨后路面变滑,黄师傅开的比以往慢了一些。正往前走着,看到前面的车子都停了下来,正清下车向路边的一个车主打听情况。原来是前面塌方了,已经打过电话了,估计施工人员不久就会来清理吧。

正清回到车里告诉了黄师傅,黄师傅看了看越下越大的雨,告诉正清,估计还得挺长时间,他还要去再睡会。正清刚睡了会,现在还不困,外面又下着雨,也不能出去,正清只好靠在座椅上欣赏这难得的雨景。

其实在这条路上开车还是挺危险的,这是一条盘山公路,一边靠着山,一边就是悬崖了,靠近悬崖的路边都栽了很多石柱子,大概是为了防止车辆由于车速过快冲出去吧。山体上也不寂寞,郁郁葱葱长满了各种植物,有酸枣、蒿子还有一种美丽的黄颜色的小花,一簇簇旺盛的生长着。正清叫不上它的名字,只是它黄的那么亮眼,经过这里的人大概一眼就会看到它。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施工人员来了,他们动手清理着山体滑落下来的泥土和石块,正清很想去帮忙,可是自己连把伞都没拿,只能干坐着,他想也许其他车里的人也没有带伞吧。

又过了许久,路终于通了,所有车辆在交警的指挥下,小心翼翼的走过了这段路。由于下雨路滑,再加上刚才的堵车,正清到达重庆市果品批发市场的时候已经十二点多了。李明已经为他们安排好了房间,正清走进房间,简单洗漱了一下,就一头扑倒在床上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