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社科卖票的疯人院
202600000030

  在那样的小地方,

在那样的小地方,陈鱼甚至不用思考就知道自己长大时的样子,因为祖祖辈辈的人都是那副模样,毫无例外。无论在他们年轻的时候,被认为是多么的美丽,多么的有才气,只要他们不走出去,就都毫无例外。

没有人希望一辈子就困在一个破旧的城市里阴暗的办公室里,为了赚一些小钱,占一些小便宜,和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浪费自己的一生。最要命和可悲的是,自己越长大就越不会觉得那些事情是小事——那些都是生活的全部呵。

和许多青年一样,陈鱼是揣着一份崇高的梦想来到城市的,她最初的一个梦想就是成为一个电影明星。那是她所知道的唯一光彩夺目的职业,她一想到影星的工作能够扮演各式各样的角色,穿各种好看的衣服,就会兴奋不已。

那真是一个一见钟情的梦想,并永远都不会后悔。

第二章  狗尾草巷子

狗尾巴草比不上玫瑰美丽,却比玫瑰自由!

来到城市的第一天,她无处可去,只能住在最便宜的旅馆里,那是一个拐七拐八的小巷子里,一个破旧的工厂宿舍改成的。

旅馆所在的巷子有自己的名字,叫狗尾草巷子,狗尾草巷子是一条几乎被忽略掉的巷子。

巷子狭长,阴暗,拥挤,与这座美丽的城市辉映着,然而它的存在绝对不是为了将这座城市衬托的更加美丽,或者给这座美丽的城市增添一点别样的色彩,将原本仅仅是完美的城市,变得完整。

它的存在只是一种弱小生命的坚强存在,好像一席完美袍上爬满的蚤,高楼大厦中流窜的老鼠,繁华都市流光异彩中暗淡的光,莽莽森林广阔原野中倔强的狗尾巴草,看又看不见,踩也踩不倒。

住在这个巷子里的人们,就像那些夹杂在鲜花和森林中的狗尾巴草一样,微不足道,甚至稍嫌讨厌的穿梭在这个城市里,过着属于他们的别样生活。未必精彩,却仍然是生活。

狗尾草也是喜欢肥沃的耕田吧!但只有在荒原上它才能生存下去。陈鱼也是一样。

陈鱼住的是一个四人间靠窗子的一张床,窗子没有窗帘,这样晚上的路灯和早上的阳光都会毫无顾忌的照射进来,强光除了刺眼之外没有什么不好,至少床单会因为明亮的光线,显得干净一点。

这样一个房间,除了要花钱之外,陈鱼总体上还是很满意的,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四张床除了陈鱼和一个中年女人之外,还睡着两个男人。小旅馆的老板和那个中年女人担保那两个人男人,不会在半夜三更爬到陈鱼的床上。

而其实,陈鱼心里到是觉得,那两个男人最可怕的不是偷偷的爬到自己的床上,而是每晚雷鸣一样的呼噜声。陈鱼还是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男人的女孩,而真正开始习惯男人,就要从他们的呼噜声开始。尽管那些呼噜声吵得陈鱼每天几乎都是天快亮的时候才睡去,但她依然能够保持在天亮的时候起床。然而,陈鱼依然幸福乐观的面对这一切。毕竟,住在屋子里总比睡在马路边的长椅上好许多。

心怀梦想的人,无时无刻不是精力旺盛、斗志昂扬的。

从此她开始收集一切关于怎样能够成为演员的资料,并每天从早到晚,在公共水房唯一的一面镜子面前,自己对自己说话,自己心中想着各式各样的人物,揣测着他们的心理,模仿着他们的表情,微笑,恐惧,抓狂,冷漠,漫不经心,皮笑肉不笑,笑靥如花。

陈鱼似乎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女人,男人看到她的美丽,女人看到她的可爱。这使她在面对任何人的时候都是一个受欢迎的人,所以在她对着镜子大声的念着台词的时候,从她背后经过的人,只是憨憨一笑,那笑里,有他们对陈鱼的全部祝福,也是他们所能做到的全部。

住在那间小旅馆的人都是这个城市最贫穷的一些人,但他们又是最宽容、善良和乐观的,但陈鱼知道,自己终究有一天会离开他们的。总有一类人,在一个群体中一眼就会被区分出来,就是这一类人,注定会离开这个群体,一直到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群体。

陈鱼的第一次机会,出现在一个星期之后。

她在旅馆老板的报纸上,看到了一个电影剧组在公开招聘女主角的信息,陈鱼天真的以为那是她命运的转折点。

因为在那天之前,陈鱼已经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再没退路,甚至连坐以待毙的机会都没有,当一个人的命运被逼到绝境上的时候,她都会愿意相信“柳暗花明又一春”,“物极必反”,只是一个概率的问题,而不是一个绝对的问题。

一周的时间里,陈鱼已经和房间里的那个中年女人,和两个稍微四十多岁的男人建立了很好的关系。他们三个是陈鱼在这个城市中最初接触到的三个人,除了感到温暖之外,陈鱼还隐约看到了自己的将来。所以她每天都在不断的在坚持,她知道,只要自己稍微一放弃,自己的将来就和他们三个一样。

他们三个,和这个廉价的小旅馆中的大多数,都是在年轻的时候来到城市,他们一定也都是带着美丽而又崇高的理想来到这个城市的,然而,真正的生命轨迹绝对不会因为没有实现的理想而改变。尽管,人们有理由相信,想多远,才能走多远。

“我听说现在有一些剧组公开选演员只不是一种炒作的方法,实际上谁当主角,谁当配角,谁当跑龙套的早早就都确定下来了。”其中一个男人说,他是拉人力车的,每天不停的在大街小巷上穿梭,奔跑,他听来的,也就是这个城市所流传的。

“其实啊。我觉得成不成明星倒也没什么,主要是注意安全,别被骗了,现在有好多导演,趁机欺负女演员,你到时候可千万多个心眼儿。”那个中年女人告诫陈鱼说,这三个人中,她对陈鱼是最好的,就像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好,在这一周的时间里,总会捎带着帮陈鱼做一点吃的,洗一点衣服。

她的工作就是在洗衣店工作,她也是在和陈鱼差不多大的时候,从很远的地方来到这个城市,她很喜欢属于自己的这份工作,尽管赚不到很多钱,却让她心里很塌实。她从不相信那些那些浪漫的幻想,尽管她年轻的时候也曾有过。同时,她还确信,那些天方夜谭般的鬼话,只能把人骗得一辈子都不认识自己,最终,什么都还没做,一辈子就过了。

“去吧!尽人力,听天命了。年轻的时候想做什么就去做吧!做了,无论是成还是不成,至少会得到一个确切的结果。”另外一个中年男子说,那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中年男人了,他身体唯一特殊的部位,就是他的那双手,平时都是紧紧藏在袖子里的那双手,伤痕累累,青筋暴凸,他是个鞋匠,终年在巷子的拐角,一个大宅的屋檐下,无论刮风下雨。

也正是因为他终年不休息,所以手上的伤口从来都是旧伤未愈又添新伤,永远也不会完全康复。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不是一个好鞋匠,这就好像战死在沙场的将军,不能因此而被看做是一个平庸的将军一样。当然,也不能因此,证明他是一个技艺高超的鞋匠。

这些并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已经在这条巷子的拐角有十几年的时间了,人们早已习惯了他靠在墙上的姿势,他完全已经成了住在这里的人生活的一部分。

这是个穷人聚集的地方,鞋子坏了,永远要补,一遍又一遍。

甚至还有一些人,买回来新鞋子,都会拿过去,让他缝上一圈,以便能够让鞋子更结实,毕竟,鞋子是用来走路的。

第二天,陈鱼起得很早,确切的说,睡着和睡醒只是一眨眼的时间。

当陈鱼醒来的时候,正在下雨,但依然有一些事情,比旷工的阳光更温暖和明亮。

中年女人,在洗衣服的时候,悄悄的帮陈鱼拿回来一条白色的裙子。白色裙子的女主人去了外地要下周才能来取,所以中年女人有足够的时间,等陈鱼面试回来,洗干净,熨好,再还回去。这是中年女人第一次假公济私,也是她工作这么多年来最快乐的一件事情。

那个鞋匠,理所当然地给陈鱼准备了一双翠绿色的皮鞋。那皮鞋是三年前一个小女孩留给鞋匠修理的,女孩放下鞋子的时候说第二天来取,而一晃三年就过了,女孩却始终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