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老农
20201500000013

第13章 唐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同生嘴里念着蝴蝶教他的句子,同生自然不能体会句中的意境,不过他看着狮子岩傍晚的树林,看着一轮白月,在沱江的中央,也是煞是美丽。同生坐在姑婆家后面的树上,他在想怎样才能帮助蝴蝶走出困境,他在想姑婆的话,蝴蝶的父亲死了,母亲也不知去向,至于爷爷奶奶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来接她!蝴蝶一下子就没了家,家人,同生能做什么,他想着,突然所有所思的跑开,观其去向,应是私塾老先生的家里。

老先生正在,整理那些破旧的古书,说起这些书,老先生的收藏也算是颇为丰富了,各种各样的书,人们熟知的论语庄子自然不用说,老先生还收有外国的书籍,从政治,历史,哲学,心理学,小说等,也算是涉猎极光了,而且其中还有很多还是孤本,若说起价值老,恐怕会让人大为咋舌,只不过后来啊!这些书的命运有点悲惨,以至于后来的我很遗憾没有能够看到老先生的收藏,也算是一大遗憾了,唉、、算了不说我了,说说同生吧!同生当然是不知道这些书画的来历和价值,在他看来这些不过就是写旧得快要烂掉的纸而已。

”同生啊,这么晚,来干啥喃!“老先生见是同生,看了一眼,继续整理自己的书。

”老先生,我来求你一件事!“

”哦哦!我这个老家伙能干什么?你不妨说来听听。“老先生似乎有点兴趣。

”老先生,我就是想让你叫我唐诗。不过、、、“

”不过什么?“老先生看出了同生的难言之隐。

”不过我现在没有足够的钱付学费,不过老先生只要你愿意教我,我以后一定会还你的。“

”呵呵,同生啊!你是第一个来我这里主动要学习的人,现在啊,这是人都没人愿意学咯,也就是村里几家比较有点儿钱的人家还把孩子送过来,那些地主啊!请我去我又不愿意,所以啊!同生啊!你很不错啊!至于钱不钱的,就算咯,我这把老骨头是从狮子岩走出去,又走回来的,我不教狮子岩的后生,我教那个嘛!“

同生二话不说直接跪在老先生面前说:”老先生,同生感激不尽,以后老先生有事,同生义不容辞。“

”哎哟,同生啊!说的哪里话!,你快起来,快起来。“老先生扶起同生”你啊!明天没事就来嘛!你想学唐诗,我就教你唐诗。“

”好好,老先生,我明天就过来!“同生给老先生磕了个头,转身走了。

同生走在晚上的狮子岩,狮子岩的晚上很暗,暗的让人心里发怵,没有星星,没有光,有的只是,冬日还未消散的寒意,同生双手怀抱,心里想着唐诗,想着蝴蝶,想着明天的故事。

林家老屋。林老汉正在和运生说这什么,看起脸色极其不好,陈氏在一旁看着丈夫和儿子一脸无奈,一脸焦虑。

”运生啊!你说你在衙门看到动生是怎么一回事嘛!你给我说清楚。“

”爹!是这样的,今天我去找动生,我在街上把把那些能问的人都问老,恭喜哥的丈母娘也帮我问老,都没有动生的消息,后来啊!恭喜哥的丈母娘就喊我去衙门看看,说哪里正在征兵,有很多人,说不定有人看到过,我一开始也不愿意去,我怕把我抓老壮丁,想老有想,我还是去老,衙门的人确实不少有人喊冤,说要官爷放老自己儿子的,有人来卖壮丁的,还有就是当兵的在抓人回来。“

”你个死娃娃,说重点嘛!“

”哦哦!好,后来我就看到你个人很像是动生,我就把他拉过来,一看,这不是动生是哪个喃!我就想喊他回来!结果这个动生不晓得是怎么老,还说不认识我,还让当兵的把我打出来老。事情就是这样。”

“爹,你们这是怎么老!”同生回来了。

“你大哥找到你二哥老!但是他不愿意回来!还不愿意认你大哥。”林老汉。

“那我们怎么办喃!要不明天,我跟大哥一起去嘛!看看二哥到底在做啥子?”

“你去咋子,你去万一把你们两弟兄抓了壮丁,怎么办!算老,还是我和你大哥明天去看看!动生到底在干啥子?”

“爹看起来也只能这样咯!同生明天你就在屋头待到,看到妈免得妈太担心老!”

“好好!不过妈!你还是不愿太担心老!二哥应该还是在生气。只要他的气消了!就会回来咯!”

“但愿嘛!”陈氏。

夜过的很快,就像同生的心过的很快,穿越时间回到唐朝。

唐初宫体诗垄断诗坛,其代表上官仪和虞世南算是杰出了,后来初唐四杰出现,便把破了宫体诗垄断诗坛的局面,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用自己的诗歌,为初唐诗坛吹进了一股清新刚劲的诗风。后来陈子昂革新运动,也是为盛唐时的诗歌高潮做了准备。从唐玄宗开元到唐代宗大历以前这段时间通常被认为是盛唐,这也是唐诗的一个大高潮,涌现出许多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等,这个时期的诗坛出现了风格各异的流派,比如王,孟梭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以高,岑伟代表的边塞诗派,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风,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风,等等。中唐则是在延续盛唐余韵的同时开创了自己的独特特点,比如刘长卿,韦应物,柳宗元,便是在山水是的创作上受到王孟的明显影响,而又能自处机杼,很有特点,在如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韩孟诗派,其用韵之险,用字之怪,立意之奇,也算是独步诗坛。晚唐则是指从太和年间到唐亡这段时间,这段时期的唐朝政治腐化,各种矛盾尖锐对立,故而其代表,李商隐,杜牧等人也是在诗歌中表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老先生最爱便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所以,就先给同生讲了这首富有盛名的诗歌,而不是从宫体开始讲。此诗有着“孤篇压全唐”的美誉,闻一多先生也说其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由此可见张若虚这首诗的伟大和美丽。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跕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原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此诗光看题目就让人神往,春、江、花、月、夜,五种事物就体现了时间最为动人的良辰美景,其艺术境界,诱人奇妙。是开头便是为读者,勾勒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壮丽景象:江潮连海,月共潮生,,小小一个生子就给了明月潮水活泼的生命。江水绕过春的原野,越光洒在花树上,如同是洁白的霜,越光荡涤时间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梦幻化。诗人的笔尖细腻,一个童话般优美的景色,使得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优美恬静,几句诗由大及小,由远及近最后落在了江天的一轮孤月。

同生听着老先生的讲解,这对于他来说算是深奥了,尤其是老先生那些虚无缥缈的境界之谈,在同生看来这就像是神话,遥不可及,他觉得,这就是唐诗嘛!这就是蝴蝶爱好的东西,他开始渐渐明白,蝴蝶为何偏爱唐诗,他开始渐渐明白蝴蝶的美好,这个在唐诗中美好的女孩,就像是唐诗的女儿,破空而来,在同生的心里留下了一抹诗意,然后莞尔一笑。

是啊!我开始发觉不管是在奶奶口中还是爷爷口中蝴蝶都是美好的,这或许是因为唐诗的缘故,或许不是,我看不透,不过或许等到奶奶的故事讲完了,我也就明白了,各位看官,你们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