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报社那些事儿
19745900000001

第1章 02.江城媒体圈“女魔头”

省委对报业集团一把手的考察人选其实只有木国柱一个人。虽然坊间传出过多种备选方案,各种猜测、议论也在媒体圈不胫而走,可省委主要领导始终倾向于木国柱。

问题是,省委组织部按照干部考察程序着手考察时,省委主要领导的意图险些落空。一是报业集团副处级以上干部的民意测评,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人对木国柱有过微词,其中主要涉及他的生活作风问题,只是绝大多数人没有点破他和姚筱雪之间的暧昧关系;二是时任一把手的王学芳接受省委组织部单独谈话时,十分明确地提出了反对意见。“国柱同志笔头过硬,新闻业务能力强。可光是这一点远远不够。党的用人标准是德才兼备,其中德是第一位的。”王学芳的评价很有分量,而且据说她直接提到了木国柱和姚筱雪之间的种种传闻。

到了月底,王学芳已经超龄任职9个月,报业集团出现了人心不稳的迹象,新班子到了非定不可的时候。********最后拍板:“国柱同志是基本合适的,分管领导可在任前找他谈一次话,指出他的不足和以后需要注意的问题。”

4月10日的省委常委会一致通过了木国柱同志担任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的决定。

木国柱的成功,在姚筱雪看来就是她的胜利。宣布任免决定的会场上,她一直面带笑意,这同她平时在S报那一幅要吃人的狰狞面孔相比,简直判若两人。会场有不少人偷偷注视她。S报的副总编卢小飞就是其中之一。卢小飞心想:这下麻烦了,不知有多少人要被这个女人害惨!

走出会场,卢小飞主动同姚筱雪打招呼:“姚总,中午我请你吃饭。”卢小飞是S报四个副总编中比较中立的一个。现在,他已打定主意要同姚筱雪搞好关系。他知道S报即将面临一场暴风骤雨,他希望在这场残酷的人事清洗中,自己能够幸免于难。

“好啊!好啊!难得卢总大方一回,我给你这个面子!”姚筱雪高兴而又高傲地答应着。

他们驱车来到一个叫鼎盛轩的餐馆,这是一家名气不大,却是以江湖风味菜为主打的特色酒楼。他们找了一间小包房,两名司机安顿在大厅。鼎盛轩是姚筱雪指名要来的,过去她和木国柱曾在此小聚,觉得菜的味道不错。

卢小飞舍得“出血”,要了最贵的菜,还叫了一瓶标价588元的红酒。

“国柱书记是实至名归,他不当一把手谁当!”卢小飞故意这样恭维。

“那是!木书记这么大的才子,这么大的笔杆子,谁撼得动!”姚筱雪接过卢小飞的话,不无炫耀地说。

她拿起手机,直接打给木国柱:“木书记,S报卢副总祝贺您履新哟。”

“谢谢!”卢小飞从姚筱雪的手机里听得真切。他知道木国柱接受了他的“朝贺”。

姚筱雪大大咧咧,从不避讳她和木国柱之间的“好”。她很清楚,只要不是捉奸在床,别人充其量只能在背后过过嘴巴瘾,说道说道。如今她的“木瓜”已经是集团一把手,还有谁胆敢点破他们之间的那点事。所以,姚筱雪在卢小飞面前并不遮掩什么。她要清楚地告诉卢小飞:现在该是你旗帜鲜明的时候了。

姚筱雪虽然狭隘多疑,却是一个苦于心计的女人。她是要把卢小飞拉到自己的阵营中来,利用他表面上的中立迷惑S报其他班子成员,并通过他刺探“敌人”的动向。

“姚总,可能要不了多久,您也会成为S报的掌门人。来!我提前祝贺您。”卢小飞讨好地说,端起酒杯朝她碰了碰。

“是吗?你真的这样认为吗?”姚筱雪心里甜滋滋的,故弄玄虚地反问道。她知道,仗着木国柱,夺取S报的天下,对于她只不过是探囊取物。

卢小飞比姚筱雪大几岁,今天刻意表现得像小兄弟,顺从、恭敬。这同他平时采取的“不得罪、不讨好”的中立策略,形成鲜明反差。

卢小飞几年前当上S报副总编,靠的是王学芳。他以前在同城T报任总编助理,后来被王学芳作为人才引进到S报。一到S报,卢小飞便研判报业集团的政治格局和未来走向。他心里清楚,王学芳即将“船到码头车到站”,不出意外,年富力强的木国柱会取而代之。所以,他不止一次提醒自己要改投到木国柱的门下。

不久,姚筱雪从江城信报调任S报执行总编辑。卢小飞决意贴上去,要同她在S报形成战略联盟。但是,在随后的交往中,卢小飞发现姚筱雪品行很坏,是名副其实的“媒体女魔头”,认为她有可能坏了木国柱的大事。再加上他对王学芳一直心存感激,便采取了同姚筱雪保持“不招不惹,冷静观察”的中庸之策。

有一次,姚筱雪和卢小飞带领S报业务骨干到南方报媒考察学习。返回的前一天,姚筱雪和几位女干部在深圳商场购物。时政新闻部主任骆朝霞出手大方,一次买了11件时装;姚筱雪紧随其后,买了10件。但这1件之差让姚筱雪心里极不舒服。回到江城,姚筱雪处处找骆朝霞的茬子,两个月后竟将她降为副主任。对此,卢小飞私下曾跟要好的朋友说:“这个女人心里连一根针都容不下,肯定成不了什么大事。”

卢小飞多次听说过姚筱雪的一段往事。她在江城日报当普通记者的时候,江城大学新闻系一名应届毕业生到报社实习,领导安排姚筱雪当导师。她并没有带着这位小姑娘每天出去采访、写稿,大部分时间把她直接派到家里,任务是拖地、洗衣、做饭、照顾家人,相当于报社为她找了一个不要报酬的保姆。姚筱雪对她说:“我每天写稿,把你的名字署在我的后面,你把家务做好就行了,最后你的实习鉴定还不是要我来写。”被她威胁的女大学生三个月后拿到全是好话的鉴定返回学校,向老师声泪俱下地控诉她在江城日报的不幸遭遇。老师很气愤,出面向江城日报投诉。接电话的刚好是总编辑木国柱,那时他同年轻性感的姚筱雪已经有了一腿。他十分诚恳地道歉后,便把事情压了下来。但是,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姚筱雪的恶行很快被人私下议论。她在媒体圈落下了个“女魔头”的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