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中国梦,从我做起
19378400000074

第74章 食品厂《三》

立国走遍了桂县的十多个大食品厂,对每一个老板都关心的嘘寒问暖,看食品厂还有什么困难没有解决?

对以食品厂提出的难题,立国想尽办法,一定要把问题解决掉。

小的食品厂也一一派人去参观,看有什么困难,都想办法解决。

另外,每一个食品厂都会派人定期去参观,看食品厂有没有什么困难?

有就尽力帮助解决,没有日后也一样要参观。

食品厂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技术和资金。技术问题立国早就提前想好,并且采取了行动。就两个办法,一个是举行‘食品秘方大奖’,一个是‘产品提成’,就把身怀绝招的师傅请来,顺利解决了技术难题。

资金问题也基本上解决,厂房和设备需要的贷款资金,都全部安排到位。剩下的收购原料的资金,立国已经和县委的同志商量好,由政府担保,银行放款。镇政府派人现场监督收购特产,当场发现收购资金不够,由政府安排到银行再贷款,一般都是一天后就能办妥。

为了迎接陈塘镇万亩莲藕的上市,立国派人安排在《食品》等等杂志做广告,宣传桂县‘陈塘莲藕糖’,又在各个地方的报纸上面,发布‘陈塘莲藕糖’的宣传广告和陈塘镇新鲜莲藕的供应信息,把陈塘镇莲藕的优点,介绍给大家,希望各地的客商,前来采购陈塘镇的优良特产——新鲜莲藕。

一时间,把陈塘镇的莲藕宣传得众人皆知。

与此同时,陈塘镇的万亩莲藕,开始陆续上市了。刚开始,市场价是一斤莲藕一元五角左右。

桂县新开的几十家食品厂,早就准备好了,近水楼台先得月,食品厂开足马力,大量收购莲藕,组织工厂生产。

全国各地的客商,在报纸慕名前来收购,品尝了现做现吃的陈塘镇莲藕后,发现陈塘镇莲藕真的太好吃了。客商都是马上决定收购陈塘镇莲藕。有些客商就委托本地的特产收购店,帮助收购莲藕,虽然要给一些过手费,但是可以节省很多时间,自己就能够多运几车莲藕回去,总利润反而更多。

客商快速把好吃的陈塘镇莲藕迅速贩运回本地市场批发,让大家都能够品尝到陈塘镇的优质特产——鲜莲藕。

随着莲藕集中上市,供应量变大,食品厂和外地客商一下子收购不了,莲藕的价格跌了两毛钱。

立国知道了情况,马上组织资金支持食品厂购买莲藕。

另外,立国立刻派出十个销售队伍,带着刚刚挖出来的莲藕,分别到最近的十个大城市,推销陈塘镇的鲜莲藕。立国要求他们到各个城市最大的批发市场,带着一个煤气炉和锅,现场煮莲藕让批发商现场品尝。

这一招确实很见效,一大批批发莲藕的客商,品尝以后,赞不绝口,迅速决定跟着销售队来到桂县陈塘镇采购莲藕,回来批发给菜贩零售。

另外,第一批贩运陈塘镇莲藕回去的大胆客商,把莲藕卖了好价钱,又有许多回头客。其他的批发商看了眼有点红,都跟着跑到陈塘镇采购莲藕。

越来越多的外地客商涌到陈塘镇收购莲藕,价格慢慢上涨。一块四,一块五,一块六……直到两块钱一斤。

……

过了一段时间,陈塘镇的莲藕已经销售得差不多了,那些卖得早的农民们,带着遗憾,但是都很高兴,毕竟一亩地除了成本,赚了几千元,许多种植莲藕的人家,成了万元户。

农民们的心情,激动得如海潮涌动一般。纷纷喜笑颜开地讨论着谁赚了多少,谁变成了万元户,十万元户……

最后,大家不约而同的想法就是——明年多种植一些莲藕。

一些没有种植莲藕的农民,只能羡慕嫉妒恨,半夜睡不着也要狠狠的下决心,明年砸锅卖铁也要种植莲藕,争取打一个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