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中国梦,从我做起
19378400000023

第23章 新工厂(一)

时间一晃又过了几个月,县里的领导早就打了招呼,听说鸭绒基地初具规模,所以国庆节前要来参观桥市镇的鸭绒基地,顺便考察本镇的农业和商业的发展情况。

桥市镇的领导把这当做当前最大的事情来抓,本镇现在工业主要看鸭绒产业,农业看果树等经济作物,商业看经营商品的多寡与人气的多少。因此,镇里的领导干部,每个人都更努力的去工作,争取做出更好的成绩。

立国主要抓工业,他在镇里东奔西跑,知道哪一家鸭绒厂有困难,就及时帮助解决问题。

经过几个月的奋斗,刘飞鸿和杨勇的鸭绒厂,早已经步入正轨。哪里有鸭毛供应,那些鸭毛鸭绒多少,质量怎样,杨勇都已经成竹在胸。HB有杨大哥等四个人定点收购鸭毛,他们有多少好的鸭毛,杨勇全部要了。另外,鸭毛收购网络,已经发展到了好几个省,GD已经发展起来的有傅老板和卢老板,他们在本地定点收购鸭毛;HN发展了宿老板,余老板,都是定点在本地收购鸭毛……

杨勇毕竟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思考能力,接受能力和管理能力,那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他常常想出别具一格的方法来,管理得很到位,大家都愿意接受,按他的想法去做。这样不但做得更好,而且还有奖金。

靠着政府这棵大树和刘飞鸿大哥的热心帮助,杨勇是要资金有资金,要地盘有地盘,要技术有技术。他俩的搭伙生意,真的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他们的鸭绒工厂,是所有新厂生产效益和成本控制最成功的,卖出了最多的货,经过八九个月的努力奋斗,他俩已经赚了两百万元左右。

杨勇管理的鸭绒新厂,因此成了几百新厂中间最成功的最大的厂,刘飞鸿和杨勇异军突起,成为了全国最大的几个鸭绒厂中的一个。

当然,杨勇喝水不忘挖井人,他入门不久就认真帮大哥管理好新厂,赚了那么多钱,也算是‘巧妇擅为有米之炊’了。刘飞鸿大哥也是懂得奖赏道理的人,对有能力的人,奖励越多,他帮自己赚的钱就越多。

当务之急,还是把五十亩地皮,先购买下来吧,刘飞鸿和杨勇于是到镇政府找镇长商量。

……

镇长和立国正在商量着县里的领导国庆节要来参观的事情,看怎样安排更好。正商量着呢,没有想到,刘飞鸿和杨勇来了。

杨勇简单的把他们的想法和计划,告诉给镇长和立国。立国早知道他们发展得很不错。但真的没有想到,他们竟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好。他兴奋的鼓励兄弟:“你们又要更上一层楼了,很好啊!”

镇长也高兴地接着说:“你们俩是几百工厂里面,最成功的老板,我们很替你们感到高兴。我和你们说说,县里的领导,要在国庆节前几天,来参观我们镇的鸭绒工业区,你们是他们的榜样,一定要把工厂发展得更大,给镇里争光。建工厂的五十亩地皮,完全没有什么问题,明天你们就来办理手续吧。”

刘飞鸿听了很开心:“镇长,那太谢谢你了!”

镇长微笑着说:“刘老板,这个是政府定的政策,你要感谢就要感谢政府,而不是感谢我哦。”

“是的,是的,我真的要好好感谢政府的好政策!”刘飞鸿也很是认可这个观点,可是认真想想,要是没有立国和程镇长两个人支持,就没有桥市镇的几百家鸭绒工厂,也就没有自己的超常规发展。

“希望你们抓紧时间建设好钢筋水泥的新厂房,计划建多少平方米?“

“我打算建3000平方米的地基,然后起两层的楼房,工厂面积6000平方米以上。”刘飞鸿信心满满的说。

镇长想了想问道:“这个工厂建设好,估计要一百多万吧?”

杨勇接话说:“我大概算了算,整个工厂建设好,要一百三十万左右。”

“这样吧,你们再建设大一些,钱不够,我们去和银行说说。就用筹建新工厂的地皮,还有你现在的设备和资产,一起做抵押,贷款300万,迅速把鸭绒工厂做大一些,你们看怎么样?”

“这个?我们的实力有限,做得太大,不知道流动资金够不够?”刘飞鸿担心的说。

杨勇笑而不答,认真地听镇长说话。

立国想了想说:“镇长,你看这样行不行?他们投资的简易的鸭绒工厂,半年就赚了一百万以上,我看就想办法再贷款400万给他们?”

镇长说:“嗯,这个可以考虑,我现在就打电话给银行,看看行不行。”

镇长严肃的想着这个问题,考虑了几分钟,想通了,镇长马上给银行的所长打电话,把情况简单介绍了一下。银行的所长一听,他也没有想到刘飞鸿和杨勇他们发展得这么快,他愉快的说:”既然是好项目,又赚了大钱,没有理由不增加投资啊?!放心吧,只要是好项目,我们从来都不缺钱。就贷款400万给他们,明天来办手续。“

大家听到这个好消息,都高兴地笑了,明天就开始准备大干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