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中国梦,从我做起
19378400000207

第207章 拍卖糖厂

立国在郁林市的特产经济,很成功。所以,立国马上采取行动,在省里各个县市全面实行特产经济。

不过,由于整个省大大了,立国知道不可能每个县市都这样做。要是这样做的话,销路肯定成问题。这么多特产,想迅速销售出去,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这么多县市,特产的启动资金也是巨大的,而土地拍卖和商品房卖出能够赚到的资金,都要一步步慢慢来。所以,立国在每个县市都是试探着发展特产,根据销售情况来定发展规模。当然,慢慢从中发现有着天然竞争优势的特产以后,就是迅速扩大规模的时候,那时间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立国从桂县,郁林市的特产种植得知,甘蔗就是我们省的优势特产,我省种植甘蔗,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质优势,种植的甘蔗不但产量高,而且产糖量也很高。所以,省里第一个拳头特产就是大量种植甘蔗!集中在郁林地区,楠宁地区,何慈地区等地区,要求这些适合种植甘蔗的地区,每一个县市都要宣传种植甘蔗的好处,争当中国糖王。宣传口号就是——中国糖王,非我莫属!

建设新的糖厂,就成为最紧迫的事情了。何慈地区,楠宁市等地区都有国有的糖厂,但是退休工人多,干活的人没有积极性,生产效率很低,基本上是在盈亏的生死线上挣扎。

必须引入新的资本,把糖厂改造好。没有所有者的亲自监督管理,再好的企业也会变成唐僧肉,谁都想咬一口。桂县的糖厂原来在自己的大力支持下,生意红红火火。虽然是省里所有糖厂经济效益最好的,不过换了领导以后,现在比原来还是差远了。

立国现在把省里的国有的六个糖厂,全部打包在一起,进行拍卖改制。让有能力的人,把农民带上致富路,把我省最有竞争力的甘蔗特产搞上去。

总资产100亿,净资产20亿的六个糖厂,要打包拍卖的消息,通过报纸,政府部门,*西电视台,迅速传遍全省和周围的省市。对糖厂感兴趣的有实力的老板,一个个虎视眈眈。积极准备着投拍的计划和资金,希望能够拍下六个糖厂。

杨勇和刘飞鸿,姜军得知以后,决定三个人联合起来投拍。三个人看到了桂县糖厂的发展前途,信心满满,商量着在10亿到20亿之间,都要把这些糖厂拍下来,迅速把我省的糖厂,变成中国糖王。

广东制糖业的老板,也闻讯赶来竞拍。

……

11月1日,糖厂公开打包拍卖,起拍价10亿,每次加价1000万。现场气氛热烈,老板们你加一千万,我加两千万,把价格拉到了15亿。

这时候,杨勇看到差不多了。他微笑着举起手中的牌,第一次举牌就是16亿!

刚才还是笑容满面的广东糖王李进,一看杨勇的举牌,心里马上紧张起来,立刻明白这个才是真正的强劲对手。

糖王思考片刻,严肃的报出16.5亿的价位。

杨勇没有考虑,马上加到17亿。

糖王咬了要牙,举牌17.5亿。

杨勇看了一眼糖王,微笑着把18亿的价格报出!

糖王看着这个价格,额头上冒出了几条皱纹。20亿净资产,那可是包括旧设备在内的净资产!另外,还有国企这么多吃闲饭的员工。说实话,自己拿这些钱重新买设备开厂,会更合算。不过时间就是金钱,这些企业可是马上可以开工,产生经济效益的。虽然现在六个糖厂有亏损有盈利,综合报表只有1000万的利润,但是糖厂到了自己手上,经济效益应该可以提到5000万以上。

想到这些,糖王举牌18.5亿。

杨勇微笑着自信的看了糖王一眼,果断写下19亿的价格!

糖王擦了一下额头,想到20亿净资产,如果有18亿的价值,那自己在加一把劲,把这些糖厂的效益提高到每年7500万,那自己白干两年,也和重新开新厂差不多,要新开这么大的糖厂,一般都要两年时间,才能完工。

最后报一次价格了,糖王写上19.5亿的价格。

杨勇心里其实也有点忐忑不安,但是他看到紧张的糖王,决心给他更大的压力,所以他想也不想,就写上20亿!

糖王看着面不改色的杨勇,终于认输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