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淘尽功名
19242300000098

第98章 调查“明星校长”

(2001年秋)

在临开学的8月29日,全县高中校长会议在县局小会议室举行。

到会的是全县两所重点高中,六所普通高中,一所职业高中的正副校长,共20多人。出席会议还有县局领导及各科室的负责人,共20多人。

会议内容主要是一个。传达县政府对坊中开源节流大办校工厂的表彰决定。

坊中去年一年,学校从校办实业共计收入600多万元。现有校办工厂两个,出租门市50个。不但学校创收,学校的教学成绩继续保持普通高中第一的佳绩。

县政府授予坊中“县明星学校”的称号。给予秦刚记一等功一次,并报请市申请市级一等功,申请市“十佳教师”称号。并责成教育局在全县高中校长中学习坊中经验,并倡导在全县各中学都要学习坊中模式。

秦刚被请到主席台就座,开始畅谈其成功的经验。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今天县局责成我给大家介绍工作经验,我还真是惶恐备至。要讲教学下面就座的很多老师都比我强,比如教研室的郝主任。他在教学上是我最佩服之至的。”

局长打断秦刚的讲话,“秦刚,别客气了,你就来干的,有什么经验不要保守,全盘托出给大家好好介绍一番!”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我说几句话。第一句话,我认为作为校长必须有放有收。放得开,发挥其他领导成员的作用,进而调动教师的潜能,做到人尽其用。还要收得拢,放不等于放任,而是为了更好地收,更好地搞好教学。

第二句话,工作要抓关键点。作为校长不能学诸葛亮,要学曹操,不能凡事都亲力亲为。找出影响学校发展的关键在哪儿?关键的事、关键的人、关键的问题、关键的方法策略。说了这么多关键,其实就是指的重点。重点不突出,事无巨细,只能是什么事情都办不好。

第三句话,经商容易,但有大利润难。我们学校办实业是免税收。我们和有关企业合资的话就容易引资,这是优势。经商的话,一定去分析本校特点。我们学校紧邻镇中心大街,我们把几百米的围墙拆掉,建了商业门市楼出租,每年收入都在200万左右。随着国家教育投入不断增多,电教多媒体设备势必会得到超常规发展,这是我建立多媒体配件厂的原因。总而言之,就是量力而行,分析好自身实际。

第四句话,要有学校品牌意识。这一点可是商业秘密,今天我可是和盘托出了。多做学校的宣传聚人气。优质的生源,优秀的教师队伍就会接踵而至。

我就说这么多,总而言之,就是放得开收得拢,/工作抓好关键点;/要想经商办实业,/品牌宣传要人气。”

郝放心里暗暗称奇,虽然那首小诗确实不怎么样,但这番讲话也是见解独到,不能说没有一定道理在。

秦刚讲完话,局长要求下面校长进行讨论。然后让校长们给秦刚提出问题。

讨论时,满会场嗡嗡的看似很热烈,但说的都是题外话,真正沉下心来琢磨秦刚的讲话的并不多。同为校长,有的学校还是重点高中,他们坐在下面听秦刚这个20多岁的年轻人大放厥词,早已是羡慕-嫉妒-恨,那还有心思去听秦刚的成功之道?

这时临到让大家发言的时候,全场一下子静下来,没有一个校长站起来就秦刚的发言提出看法。

局长见没有人提出意见,当场就宣布了县政府的表彰决定,以及县局对秦刚的表彰。除了县政府以外,县局表示,把坊中作为“模范校”要求各中学学习。欢迎各位校长及各校老师多到坊中临场办公,实地考察,多取得真经。

在局长对各位校长做要求时,坐在下面的郝放心里有了一个主意,扳倒秦刚或许就应该从其内部入手。

在开学后,郝放对教研室的工作做了安排,他就带领语数外其中三位老师开始进驻坊中。对局里的说法是,去坊中蹲点总结经验,以利于全县推广经验。对秦刚讲是遵照县局精神到坊中取经。两下都认为合情合理。

秦刚给教研室的四位老师安排了住宿。就是郝放、方华走时留下的那两套房间。然后想在学校行政楼给他们四位腾一间办公室。郝放却说,行政楼就不必了,给我们安排在教学楼,工作起来不是更方便吗?秦刚一拍脑壳,突然想起来,“你们就到高三复课班那层楼,那里有一件特别好的办公室,现在正好空着。”

这间办公室就是齐晓红曾经在这儿待过两年的地方,里面极尽奢侈豪华,几个人进去时,三位教研员都不由得大呼小叫一番,“简直就是皇宫一般,这秦刚竟然把办公室装修到如此的程度?”

四人过来时,余侠跑过来和郝放打招呼。自从齐晓红走后,在新学期余侠则被任命为高三年级组组长,协助王主任主抓高三教学。

余侠见到郝放的第一件事,腾腾腾跑过来“嗵嗵嗵”三下猛捶。郝放笑道,“东方,好久不见怎么又瘦了,是不是在家总被欺负啊!”

三位教研员面面相觑。这郝放虽年轻,在教研室可总是板着面孔不苟言笑的,没想到见到下面老师,竟是如此随便!

“郝大主任,你不是金融系研究生吗?怎么还削尖了脑袋往老师堆儿里扎啊?”余侠戏谑郝放道。

“在咱县我的金融学能派上什么大用场?我不削减脑袋往这里扎?我还能有什么办法?这叫东方不亮西方亮吗?”郝放毫不示弱的回敬道。

听到郝放加重了“东方”字眼,余侠“嘿嘿”的傻笑了一下。教研员们莫名其妙的看着余侠不好意思的搓了手,面面相觑,感情这两位关系可是不一般,他们之间有着很多为外人所不知的秘密在啊!

从当天起,三位教研员就开始深入教学一线开始停课。而郝放的工作重点是座谈。

趁秦刚到市里参加经验交流会,他开了全校的老师大会。会议的标题为:把昔日的辉煌作为今日的起点

郝放讲:“各位老师,坊中的成绩已经成为全县各校的标杆。这对我们每个在座的老师而言是无上之光荣,同时也是给我们莫大的压力。

坊中的辉煌不只是在教学上,今天坊中在全县成为“明星学校”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秦刚校长的“校办工厂”,没有雄厚的财源作保障也没有今天坊中的今天,这是其他所有学校一时间模仿不了的。所以我们总结经验,巩固已有成果,首先应该对秦刚校长的办厂经商的经验做好总结,当然这是对在座几位厂子里的主要负责人所言,我是搞教研的,本不应该研究实业这方面,但如果撇开这一方面的我们不去分析,也说不准会昙花一现。

更多的是其他在座老师,你们要认真总结去年的工作,尤其是语数外老师要做详细的分析,后天各位老师就把总结交上来。希望各位写总结多写问题,略写经验,我们只有找全问题,才能找出下一步努力地方向和工作的突破口。

郝放略一迟疑,眼睛扫了一下侧面就做的十几位后勤校厂的老师,“非教学人员也认真写好,你们也许有所耳闻,连县局教研室的老师们的总结我都让他们返工,所以你们不要给我敷衍了事走形式,要真正摆全问题。还有对我们现在的教学也好,工作也好,对老师或是领导的工作作风,甚至是违纪的一些现象也要知无不言,当然在举这些问题时,可以是匿名。不过要有凭有据,不能捕风捉影,在高三复课班,我们的办公室外有一个小意见箱,这个箱子只有我能打开,如果哪位老师有情况反映可以把信件往那里投!”

郝放这一手儿可是不漏痕迹,但对于下面在座的有些老师肯定是听者有意。那些身在敏感岗位的老师,整天看到秦刚做一些隐晦的,或明或暗的违纪违法勾当的老师,对郝放的讲话简直就是字字重如磐石。

郝放之后就是找个别学生和老师逐个的座谈。他也没指望座谈能发现什么有用的信息。老师们还没有单纯幼稚到把学校的问题向上级当面反映的地步。但从有些老师闪烁其词的话里话外,他还是听出很多坊中不为人知的秘密来。

第一,唯成绩论。无论教师采取何种方式何种手段,只看成绩论功行赏。

第二,高三贵族论。全校工作围绕高三无可厚非,但资源的倾斜太严重。不用说硬件设施,高三老师人手一台高端笔记本、一部智能手机,甚至高三年级还有专车一部,老师们随便使用。奖励制度,高一高二都为高三的一半以下。评优评先基本上集中在高三老师。

第三,财务不透明。普通老师对学校总投资、总收益、总支出、总结余都一概不清,不用说详细的收支明细?有些领导的财务来源不明。

第四,血统论。凡是名牌大学毕业老师,正规的师范专业老师在人事安排上都委以重任。对几位高薪聘请的老师的待遇太高,让其他老师有不公平之感。

以上的问题还只是十分笼统暧昧之词,而真正发现问题的还是那个小小的意见箱。

意见箱挂了没三天。从里面发现了三封有价值的信件。而且这些信全是用打字机打印,内容寥寥,但里面所反映的问题却是触目惊心。

第一封信件:“局领导,我校财务收支是两个账本,一个是只有对校长一人看的真账本;另一本是对领导班子或是上级看得假账本。去年我校明着收入为600万。实际上不下3倍数。还不包括一些非成本运营的支出(请客、送礼之类),要查账其实并不难,生产每一件产品有一个成本控制标准。生产每一件产品有一个用电额度,用工额度,耗费某一件原料的额度,从这些用电量、用工量、耗费某一项原料的总量就可算出一个时期的产值,从而计算出毛利润。我计算后,毛利润为3000万。去除请客、招待、用车、厂办办公用品购置、房屋装修、员工福利、等一些正常的非运营成本外至少还剩2000万。”

第二封信主要内容:“秦刚生活极端奢靡堕落。每周都到外面寻花问柳,生活作风极端腐化,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第三封信的内容:“官僚作风严重,对学校的事情为他是从,专权专断没有任何民主可言,对他信任的人摆到重要岗位,对不信任的人即便是教学能手也调到无足轻重的位置,对其他领导基本上只选择一两个人加以利用,其他的领导基本上全被架空。”

在秦刚参加经验交流会回来以前,郝放已经把调查的第一手材料弄到手。他整理好材料带着三位教研员打道回府。

在郝放他们教研室听课以后的两个月左右,市纪检监察处会同县反贪局的联合调查组进驻坊中。

调查组在坊中待了四五天后,撤回县教育局暂住。在教育局召开了由市监察局,县教育系统、县反贪局和县委纪检办联合办公会议。就举报秦刚违纪违法案件调查情况进行最后的陈述,然后共同做出结论。

反贪局副局长张同负责陈述。从调查的时间、人员、地点、范围、内容,从调查的数据和参考值的对比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及是谁参与了调查,调查取证的材料复印件展示,证明人等等。

陈述完毕。由市监察局张副处长做最后的发言:“联合调查组调查的情况就如刚才所述,秦刚所涉及的问题主要是招待费、公车使用标准有所超标,在办公用品购置和维修方面存在材料浪费的现象。其他方面,公司来往账目明细清楚,收支平衡,未查出其他违纪违法现象。至于个人作风问题,经过座谈调查没有发现举报信中反应的问题。关于领导作风,对于一校之长使用怎样的管理方式,应该有他们的自由度,只要不是打击报复,一切有利于学校工作的,我们没必要过问。这方面也谈不上有什么大的问题。所以,基于以上的分析,秦刚总的工作成绩还是值得肯定的,多少有些违纪的瑕疵,我们会责成秦刚对工作进行改进。对以上的结论在座调查组的同志还有没有异议?下面同意我们结论的举手表决。”全体参加调查组成员都举手同意。

至此,对秦刚的违纪违法的的联合调查由此划上句话。在调查组退场以后,县政府李副县长对剩下的教育局中层领导以上干部和各中学校长进行讲话。

“今天是11月9日,就在两个多月的今天,也是在这个会议室,我们开的会和这次会正好相反,两个月前是表彰会,今天这个会是调查结论会。调查的结果怎么了?违纪了?违法了?道德败坏了?

一看到人家工作突出,做出了成绩,受到了表彰,马上就嫉妒、就眼红、就容不得人家,就想打击报复落井下石。这是何等的心胸?何等的气度?何等的品行?

今天我不是在指桑骂槐,而是说给你们校长听听,也尽可以向外传传今天的会议情况。放眼全县,有谁像秦刚有那种勇气和魄力,教学搞得有声有色、成绩响当当;创收搞得盆丰钵满、富得直流油!一年600万!不但不向局里、县里伸手要钱,每年还向局里上缴二三百万。在我给你们的那些钱里面有没有秦刚的贡献?所以每个同志都要多学人家长处,把本事用到正经的工作上来,而不是互相拆台,互相扯皮,进行干扰和破坏。

无中生有、陷害忠良的事情我希望以后不要再发生,如果再有类似事件,我看有必要我们成立一个反调查组,再来调查调查这些没事搞破坏的分子。

本来,此次的举报是匿名举报,根据提供的那些材料也不足以立案,但正是基于对秦刚名誉的一次捍卫,在弄清事实的基础上给大伙儿一个交待,我希望通过这次结论会,不能再有道听途说、添油加醋、捕风捉影的事情,如果有,我们一定要追查到底,严格按违纪给予处分。”

好吗!一场兴师动众的违纪违法调查,是以澄清秦刚为大清官、大功臣的结论收官!郝放也有过类似的心理准备,他以为,即便是暴露不出秦刚的真相,也会臭了他的名誉,毁坏他的名声。没想到,非但如此却更加强化了秦刚“明星校长”的地位。

郝放暗暗地骂娘,“混蛋!这群联合调查组是干什么吃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