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淘尽功名
19242300000119

第119章 郝放的思想高度

(2009年夏)

郝放来渤海职业大学仅仅一年,渤海职业大学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变化的首先是师生的面貌。每一个来职业大学的人,无不对大学校园中那种勃勃向上的精神所震撼和冲击。只要是置身校园,由不得你不为之动容。满校园的大红标语,聚集的演讲的人群,草坪中、树林里、凉亭下都是成群结队的社团活动,激辩时政,抨击时弊,谈古论今,满校园里都是一种人文的气息涌动。

再看校园内只有匆匆而过的学生,没有无精打采闲逛的情侣。学校实训基地熙熙攘攘,学生们在这里认真而有严谨的进行实践。图书馆座无虚席,大学课堂里学生全神贯注。置身于此感受到的如同是一个充满浓厚学术氛围的重点名校。

学校在6月份举办了双向选择招聘现场会,进驻招聘的企业达300多家。毕业生一次签约率达95.6%。创下了全省甚至全国近万名大学生一次签约的记录。

渤海职业大学的事迹很快见诸报端,成为全国媒体转播的热点话题。一时渤海职业大学成为一个网络热门词汇,成为一种现象,成为人们街头巷尾交谈的热点。

一时间,作为渤海职业大学的校长郝放成为了一个忙人。各省、各大学,甚至是全国大学教育联合会等知名学会团体都邀请郝放前去做报告,进行学术研讨。

大部分的邀请郝放都推脱了,他只选择了几个有代表性,有价值的几个学术研讨会去参加。

7月初,郝放到北京参加全国高校就业研讨会。大会在京西宾馆举行。

主办方是教育部高教司。参加研讨的是选取全国有影响的大学校长和知名学者共50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

研讨会共举行三天。其中第二天就是题为《关于渤海市职业技术大学的就业分析》为主题。先由郝放在会上做发言。然后就郝放的发言进行研讨,与会者进行自由发言。最后,把发言的内容整理成材料发给与会者共各大学借鉴。

郝放的发言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1、渤海职业大学的概况介绍。就业情况报告。

2、研究企业需求,提升学生技能水平满足企业要求;

3、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工作的激情;

4、增加学生实践的时间,增加合作企业,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

5、全方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有使命感和责任感,有敬业的精神;

6、发挥学生自主性,多创办学生各类社团,给他们提供展示的舞台;

7、增加学校实训的场所、设备和时间,使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

8、加大学校的宣传,和企业进行双向互动,让企业了解大学,了解学生,

学校了解企业。

9、创新实践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每个院系所有专业都成立若干发明创造兴趣小组。

10、每个系都成立企业研修平台,为企业订单培养人才,成为企业的一个研究院,企业成为学校的一个实训基地和就业市场,实现双赢。

郝放发言完毕,回到台下的座位时,被过道伸出的一只胳膊拉住,“郝放!”

扭头看时,原来是李扬。

“散会后你到302找我”李扬对郝放道。郝放点头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下午研讨会休会。郝放来到302时,门虚掩着。郝放敲门进去,李扬快步迎上来,紧紧握住郝放的手,“郝放,我简直就是在做梦,我以为那个作报告的郝放,不是你,结果还真的就是你!”

“走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继续奋战在教育战线上。”

“你不是到了渤海市政府吗?怎么又到了渤海职业大学了?”

“一言难尽,你现在在哪儿工作?”

“博士毕业后,我到北方工业大学任教,现在中国人大学生就业处处长,所以我才有机会参加这个研讨会。没想到你一直在政府工作,学术造诣竟然还是超过了我,今天还要来学习你的经验!”

“学术造诣我怎么能和你比,你是博士,学术上是高精尖的,站在学术最前沿,我的成功不在学术,而是在一种科学的管理上。我今天作为校长,坐在那里作报告也不过是勉为其难,我给下面这么多专家学者作报告,简直是班门弄斧,索性我讨论的是就业,这个问题不是学术问题。你们下面在座的如果论学术,随便一个都比我高深,我只能算是一个通才,不能称之为专家。”

“我也奇怪,无论你到什么领域,你都能取得那些专业人士所没有的成就来。你凭的是什么?”

“凭的是观察,凭的是站在这个领域之上俯瞰的能力。比如作为大学校长,如果眼睛只看到的是大学,看到的是教师、学生、校园那就永远是无法有所创新。而应该站在大学之上俯瞰。俯瞰之后看到的是什么呢?是大学和大学有所联系的社会、企业、社区、政府、群众和其他大学等等,大学不是孤立的存在,他的存在是为什么服务的?是依托什么而生存的?是靠什么得以持续发展的?其功能是什么?其特色如何?如何更高定位发展?如何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的更高人才?”

“哇!郝放,你的思想真的就不同一般啊!你怎么做到的?”

“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我说了吗,我只是一个有点儿异于常人的思维习惯,除此别无特长。”

“你认为你的思维习惯是什么?”

“这个有必要和别人炫耀吗?”

“郝放你把我当外人?我不是向你学习吗?”

“我不过是从小养成的习惯。爱动脑,勤思考。无论遇到什么都想弄出点儿与众不同的创新思维来,而要想与众不同,想问题的高度和切入点就要异于常人,除此别无他法。”

“就这么简单?”

“一个人的思维方法、勤于动脑的习惯,创新的思想方法这是让人受用一生的东西,而且这些可以在任何领域都是融会贯通的。所以我们培养学生,不能只灌输知识,交给他们如何做人做事,做人做事有激情有正确目标,有思维方法才是我们教育的根本。”

“你的育人观确实让人耳目一新。”

“我的育人观哪有什么创新,只不过是陈酒新酿,以我的理解说出来,你就觉得是新的了?”

“不管怎么说,同样的道理到了你嘴里,就觉得是真理一般。”

“我又不是什么圣人,哪有那么神奇了?你一个大博士也和我说这些不着边际的话?”

“说实在,郝放,我还很少有佩服的,你,是一个例外。现在生活挺好的吧?听说你和方华在一起生活了?你们也有了孩子?几岁了?”

“有三岁了,你们有孩子了吗?”

“我们早离婚了,现在我单身贵族!”

“你也该结婚了,女人年龄可是不等人,你有37了吧?赶紧找个老公嫁了吧。”

“你说的轻巧,像你这样的精品男都名花有主了,我去哪里找,也不能随便找一个二婚的就嫁了!不行我独身也挺好的。”

郝放见她这么说,也不知道如何劝慰她,在这方面郝放可是没怎么研究的,女人心海底针,谁知道她是怎么想的,闹不好,又像以前那样给他来一个什么样的暗示,缠上来的话,对谁都是一个不好的结果。

见郝放沉默,李扬笑道,“郝放,我不是那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了,你尽管再优秀,我也没资格向你要求什么,不要一见到我,就像耗子见了猫似的就躲开了,我们不是还是朋友吗?有必要搞得那么神经兮兮的样子?”

“要是你这么想我就放心了,回去我给你的事情操操心,如果真的碰上精品男一定要给你介绍介绍!”

“怕是会让你失望的,我的条件可是很高啊!”

就在两人说笑的时候,郝放的手机音乐响起,郝放接过电话,“郝放,你赶紧回渤海,家里出事了,方华住院了。”

“什么?她怎么了?危险不危险?”

“现在情况还不明?还在昏迷中,你赶紧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