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淘尽功名
19242300000115

第115章 为官之道,正邪交锋

(2008年仲夏)

2008年领导换届开始从地方到中央逐步开始。滦北县委县政府也从年初就开始着手酝酿、民意测评、谈话。市委市政府也多次下来相关领导对县级各位领导进行考察。

5月11日晚,郝放下班回来,方华已把饭做好,正在等郝放。

“你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郝放问。

“我回老家了一趟,悦悦耍得不行,妈让我回家了一趟。”

“老人们心肠就是软,第一次离开妈的孩子哪有不哭的?”

“还说呢?就你心狠!悦悦这才两周多一点儿,你就狠心让老人们去带。”

“我说找保姆你又不放心,你总不能这样晚来早走吧,毕竟还是研究室主任,你这样别人会怎么想?”

“好了,就你老顽固。对了,我听说此次换届选举,人家早就活动开了。”

“是不是你也想往上巴结啊?”

“全世界就你一根筋,就凭你这几年在滦北的成绩。都被树为全省的典型了。还有你的学历是原始研究生毕业,年龄只有36岁。不用上级领导说,咱县有很多人都说你至少被升到市领导。”

“这些都是上级领导的事情,爱怎么变动就怎么变动,把眼下的事情干好。”

“我不否认你是真这么想的,我看你读的书都是读给自己吃了,专门修炼自己的平常心啊、君子之道啊,你就不读读官场之道?”

“你说官场之道是什么呢?”

“和同级、上级领导的相处呗。”

“这就是你说的官场之道?怎么相处,你说说看。”

“同级领导我觉得要多走交情,上级领导你得多巴结。”

“不错,我没看你读过厚黑学,你这两句话就把厚黑给概括了。”

“我哪有那本事?这不是我无意观察到的吗?”

“你说的确实有道理,你不愧是一个聪明的人,但你说的为官之道并不高明。”

“怎样的为官之道才算高明?”

“为官者有君子之道,也有小人之道。君子之道光明磊落、坦坦荡荡,一时困顿挫折,最终会走上光明大道,这是正途。小人之道阳奉阴违、不循伦常道德,一时飞黄腾达,最终会为历史所唾弃。”

“你怎么不说小人最终是一个失败的结局?”

“高明的小人或许也会混的风生水起,比真君子活的自在滋润。”

“照你这么说,做真君子并不是一个必然选择?”

“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没有绝对完美的真理,谁是真正的君子?是孔子吗?孔子一生都在努力接近这个目标。但也能说就是达到了?”

“既然没有一个纯粹的君子为官之道,小人之道又为你所不齿,你所追求的为官之道是什么?”

“让我们永远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吧!”郝放放下筷子,向上举其右手。

方华笑道,“《理想国》啊?你一个共产党员不拿马克思做行事标准,却把柏拉图的精神奉为信条,你还追求君子之道呢?”

“马克思啊?我当然信奉,不过最推崇的也是一条。”

“哪一条?”

“辩证唯物论。做人做事不偏激要中庸,要全面的看、发展的看。这就是我推崇的。”

方华来了兴致,兴奋的道,“这哪里是纯粹马克思,还融进了孔孟之道吧?我知道你的为官之道了。”

“是什么?”

“保持一颗爱心、正义之心,要用智慧去为官,为人,做事。”

“说的差不多,因为真君子和真小人的结局都是一样的,必死无疑。这个社会上,为官之途所剩的就只有两类,一是高明的君子,二为高明的小人。那么这两种人如果碰在一起,君子者就只能凭一样……”

方华接口道,“是智慧,靠智慧拼个鱼死网破!”

郝放道,“做县政策研究室主任,是亏了你,就你这悟性,我——自叹不如!”

方华上去从鼻子上轻轻掐了一把,“都老夫老妻了,你时刻都忘不了要恭维我!”

在郝放和方华这次谈话的第二个星期。上级的调令下来了。郝放被选举任命为市委常委渤海市常务副市长,方华为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这样的升迁对于郝放和方华来说感觉倒是比较正常。看起来,这个为官之途也不只是小人大行其道啊。

但是,在两人走进市委大楼的会议室时,两人都是惊得目瞪口呆。

在会议室的主席台,秦刚众星捧月坐在中央,在哪儿谈笑风生,一番志得意满的架势。

让郝放和方华万万没想到的是,秦刚竟然连升两级,一跃升任渤海市********。

两人推门进入会议室时,谈笑间的秦刚第一时间也看到了二人,他对一时愣住的二人道,“是郝放和方华啊?就等你们二位了,一个是渤海的名将、一个是渤海的军师。”

市委的两名工作人员过来,把郝放引向主席台,方华则引向主席台下,第一排的一个角落。

这次********议题就是领导就任仪式,以及工作安排的打招呼会议。时间开的并不长。结束时,秦刚笑呵呵的对郝放道,“郝放,你留下来,咱哥俩儿唠扯唠扯。”

秦刚带郝放到他的办公室。两人分别在茶几前的沙发上就做。

“郝放啊,我们是不打不相识。想当初在光屁股耍泥球的时候,就我们俩说到一块儿,那是多铁的一对哥们儿,我们当初不也是闹过口角?但撒了泡尿,回头又是好兄弟。虽说这么多年咱俩渐渐有了生分,我说呀那都是些误会,这话不说不明,今天我们把这事挑开了,那么原来的误会,这页就让他翻过去,今后,我们还做好兄弟,好不好?郝放。”一边说,秦刚一边给郝放续茶。

“郝书记,还是你有度量、有胸怀,连书记你都这么说了,我做下属的有什么想不开,解不开扣的?”

“还叫书记?你就叫我哥,你和我叫书记未免太生分了吧?”

“还是叫书记顺口,你就别为难我了。”

“对以后的工作有什么打算?渤海我可是全要仰仗老弟呀?”

“书记抬举我了,我有何德何能独自撑起一片天空?我作为常务副市长,只要惟命是从,认真落实,至于计划决策还要书记定夺,需要你高屋建瓴做出指导。”

“郝放老弟,我可不想做孤家寡人呦!你的花花点子我又不是不知道,方华那是何等的聪明之人,还不是在方法上都要称你为师?”

“那是学习上的纸上谈兵,这和工作实际能一样吗?”

“老弟,我在明人面前不说假话,这次工作调动老弟被安排在我之下是不是有点意外?”

“我呀,当时是有些意外,意外的是为什么这么巧合?但我又觉得这事有必然性。”

“既然你能坐上书记的位置,就一定有坐上去的理由。我没有坐上去,就说明我没有你那素质!我怎么会有别的想法?既然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

“存在即合理,你说的太好了,简直就是哲学家。”

“难得老弟有此平常心,那我就放心了。有你在,渤海的发展我就不用发愁了。老弟,你对当前我们的工作有什么打算没有?”

“我还没有来的及想呢,常务副市长,主要是抓具体,我倒没有从你的角度去想。书记你的打算是什么?”

“我想在咱们三年任期内,一定要让渤海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经济强市,争取我们市成为副省级城市。这样的话,我们现在的生产总值是3000多亿元,我想能不能在三年内经济上翻一番?”

“仅就这个指标倒不是不能实现,但后遗症或许太多。”郝放马上想到了滦海。

秦刚也是有所察觉,有些尴尬的一笑,“老弟是不是在指滦海?”

“滦海能实现在三年内翻两番,在全国都不会有此先例吧?能有这个速度,也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但发展这么快,这样那样的问题也就在所难免,如果是一个县的话,船小好调头,但我们渤海有700多万人,比宁夏青海都多,要是造成后遗症,代价或许就太大了。”

“我同意你的说法,当然既要快速又要稳妥,你有没有什么万全之策?”

“还是书记你先把你的想法说全,我先听听吧。”

“我想,既要让渤海经济实现超常规发展,还应该体现出渤海的发展特色,渤海的发展模式,成为全国的标杆。”

这秦书记可真如郝放所言,太高屋建瓴了,直取三年的政绩!给自己升官晋级捞资本!这哪是给渤海设计发展的思路?这明明是把渤海700万人民的幸福绑在了他秦刚的顶戴上了!

郝放心里恨不得上去狠狠的扇他一个耳光,作为700万人民的父母官心里想的就是自己一个人的前途?!你的责任和良心何在?

看郝放沉默不语,秦刚接着道,“我们要把渤海市建成全国工业的聚集地,成为我省的聚宝盆。打造第二个深圳、浦东,取代天津滨海!”

郝放差一点扑跌倒地,这秦刚野心何其之大!何其狂妄!再让他扯下去,说不定要取代北京了。赶忙打岔,转移了话题,“书记,刚才你提到要形成一种模式,对此我倒有点想法。要制造一种模式容易,但是养成一种模式难。但制造的模式没有经过实践的锤炼谁敢说就能是科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总是在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不断地摸索、总结和完善形成的。但模式的最终形成也不是无规律可循,虽然各地的发展实际不同,但我们可以从全国发展好的地区找到共性的规律,再结合当前的形势和我地的实际,来形成我市独有的或者是突出的特色也不是不可能的”

见郝放吐了真章,秦刚高兴了,“要不说老弟肚子里有真才实学呢?三言两语就能说到点儿上,真是头头是道!我有你的帮助,大事可成也!”

郝放见到了火候,告辞道,“书记还有什么事吗?要是没有,我先回去把宿舍安顿一下。”

秦刚赶紧说道,“你看光咱哥俩唠嗑了,把人家方华一个人扔在家里忙活呢,你快去帮帮忙吧,这工作上的事情,我们来日方长,少不了和你待着!”

郝放从秦刚那里出来,直奔政府家属楼,按照政府办公室的小王的指点,他很容易的找到分给他的单元。

到家时,房间已是被方华收拾的干干净净,见到郝放从外边进来,方华停下手中的活计,忙跑过来问,“郝放,秦刚没为难你吗?”

“他怎么会为难我,他找我去是安抚军心呢!”

“他都和你说些啥?”

“让我支持他,实现他升官发财的远大梦想呗!”

“给这个畜生鞍前马后的跑腿?要不咱调调工作?”

“往哪儿调?整个渤海都是他的天下了,你往省里调,说不定等几年他会追到省里,到时候我们再想翻身已是不可能了。”

“你就不怕在他的手下他给你小鞋儿穿?或者说暗害与你!”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我倒要看看他秦刚在渤海会怎样闹腾?难道这世道就真的是正不压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