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军事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
189900000051

六国的噩梦——大秦武安君白起(11)

9.秦王的选择

很快,秦国高层就得知了上党投降赵国的消息。秦昭襄王于是立刻召开了紧急御前会议:“诸位,前方得报,上党日前已经投降了赵国,现在咱们应该怎么办?大家好好商量一下吧!”

左庶长王龁率先发言:“商量啥,揍它就是!咱们先前打上党,不就是为了攻赵作准备么?现在赵国既已先出手,我大秦决不可示弱!”

秦昭襄王道:“这一仗是一定要打的,然而如何打,派谁打,却要好好筹划一下,赵国这个对手,可厉害的紧哪!”

范睢道:“我看就派王龁去吧,这个小伙子不错,是个潜力股!”

武安君白起面色一沉,范睢让王龁主军,明显是要架空自己,这老家伙,玩权术竟玩到本帅头上来了,找死!

这时秦昭襄王道:“王龁资历尚浅,还是让武安君出马吧!上党一战,关系重大,不可轻率!”

范睢道:“杀鸡焉用牛刀?武安君连年作战,也该适当的休息一下了,给年轻人一点机会,不是更好吗?”

白起火了,他是为战争而生的一个人,战争就是他的生命,范睢要他休息,就等于要他的老命啊!他终于忍不住,急起道:“多谢丞相关心,起心领了。赵国之强,远非韩魏可比。赵之赵奢、廉颇,更是一代名将,本领与我,也就在伯仲之间。所以此次出征,非我莫属,王龁可任我副将,随同前往。”

范睢道:“武安君什么时候变得如此谦虚了?没错,赵奢之前是曾击败过我军,但据我所知,他在几个月前就已经病死了,而那个廉颇老匹夫,只不过能欺负欺负一下齐魏而已,每次碰上我们秦军,就只知道龟缩防守,此胆小无能之辈,何足虑哉!”

白起叹道:“正因为如此,此战才难打啊!赵奢廉颇,一个擅攻一个擅守,赵国若是派赵奢来,那其实还好些;可如今赵奢已死,廉颇必来,廉颇若来,必择地坚守。如此,本来的一场遭遇战,就极有可能发展成为消耗战。这一耗下去,半年十月不算短,三年五载不算长,几十万大军在前方要吃要喝,我大秦的国力必将被拖垮。这就好比两大高手比拼内力,就算我秦国内力更强,能撑得久一些,但别忘了,这旁边还有五个武林高手虎视眈眈呢!等我们耗的差不多了,他们只要冲上来一个小指头,我们和赵国全都得玩完儿!”

听到这里,秦昭襄王忍不住一个哆嗦,冒出一阵冷汗。若是真如白起所言,那可是大大不妙!

可范睢却不以为然,说:“武安君太高看他廉颇了,我看此人徒有虚名,绝非我大秦敌手。好,退一步说,此事若真如将军所言,那将军就更不能去了,武安君您名震四海,只要一听说是您出马,六国无一人敢接帅印,你想想,廉颇要是知道是您率军,他不是更要龟缩不出了么?”

白起正要争辩,秦昭襄王拍板了:“别吵了,就如丞相所言,派王龁去吧,先试探一下赵军的实力,若当真厉害,再派武安君去也不迟嘛!”

为什么秦昭襄王明知道王龁可能不是廉颇的对手,还要这么做呢?其实他还是在忌惮白起啊,一个战神带着半个国家的兵力在外作战,没有一个国君不会害怕的,这就是所谓的政治。军事只是政治的延续,当双方冲突的时候,前者只能给后者让路,没有任何道理可讲。

于是,在公元前262年,秦左庶长王龁率三十万军秦军攻打上党,上党郡守冯亭苦撑了两个月,赵军援兵迟迟未至。冯亭无奈,只得带了二十几万上党军民逃往赵国。这时候,赵将廉颇才带着二十万兵来援上党(太慢了吧),双方在长平(今山西高平)会师,廉颇得知上党已经失守,便决定就在长平筑垒坚守,与秦军对峙。

至此,秦赵之间酝酿了几十年的大决战终于一朝爆发,是为先秦时代耗时最久,规模最大,死伤最多的超级大战——长平之战。

10.长平之战1

比赛时间:公元前260年

比赛地点:长平,即今山西高平

赵军选手:主帅廉颇、赵括,上党郡守冯亭,大将赵茄

赵军兵力:前期20万,后增兵25万,再加上冯亭率领的上党军5万,总共50万(约数)

秦军选手:主帅武安君白起、左庶长王龁、大将司马梗、王翦、王陵、蒙骜、胡伤(秦军的精英全在这儿了)

秦军总兵力:前期30万,后增兵25万,最后援兵10万,总共65万(约数)

比赛意义:决定天下归属之战、白起的巅峰一战

比赛结果:秦国惨胜,赵国惨败

世言歼灭战者,多首举坎尼会战之汉尼拔(公元前216年),奉以为最早之大师。

其实早在坎尼会战之前40余年,我国历史上已经出现了比其规模更大的围歼战了,那就是由白起、赵括领衔主演的长平之战。

在讲述这场无比惨烈的大战之前,我们先来探讨一下,长平之战秦赵两军先后投入兵力总计超百万(其中赵军兵力约50万,秦军兵力约60万),有没有可能?

当今很多疑古派认为,《史记》中记载赵军有四十五万这个说法,是夸大之词,他们提出的理由是:战国时代的总人口应该就在一千多万左右,按照“一个国家所能较长时间乘受的兵员压力最极限不能超过国家总人口的五分之一”这个理论,战国所有国家的总兵力也就是二百万左右,所以秦赵二国即使倾全国之力,也不可能调动一百万以上的兵力,何况二国还要防备其他五个国家,绝不会倾全国之兵出战。

我要解释的是,战国时代的人口绝对不止一千多万,你想想,西汉公元2年中国第一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大约是5960万人,这还包括超过一半的不被中央政府掌握的各种无籍人口,考虑到秦末战争中大片北方土地被匈奴强占、大量人口被匈奴掠走,以及在秦统一战争期间及秦末、楚汉战争中消耗的人口,西汉中期的人口数绝对超过一亿。这个数字减去汉初休养生息增加的人口,战国后期中国的人口保守估计也应该有近六千万。秦赵都是超级大国,两国的人口数加起来没有三千万,也有两千多万,两千多万出一百万兵,完全属于正常水平,没啥好稀奇的。

又有人说了,根据《左传》记载,春秋时候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出兵也就几万,超过十万就算是超级大战了,为什么在战争如此频繁的情况下,短短百来年的功夫,各国的兵力就增长了七八倍呢?这似乎不太合常理吧!

对于这一点我要解释的是,春秋时期的战争乃是争霸战,分出个胜负就行,无需大动干戈;而战国时期的战争乃是兼并战,列国兵争,皆是以强凌弱,以众暴寡,逢人则杀,遇地则攻,所以经常是农夫丢了锄头,就被拉去打仗,人人都是战士,那兵力还能不多吗?况且,战国时代的农业水平远超春秋,各国也非常重视人口发展,所以虽然当时战争频仍,但人口速度增长依旧很快,春秋时的大城市人口最多不过几万,而战国时大城市的人口都在几十万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