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黄梁三国
18873900000047

第47章 第四十七司马懿铁盾败姜维诸葛亮飞刀退曹兵

曹昂见天水、西凉俱失,与洛阳通道又为关羽部截断,长安形势不容乐观,召城中诸将商议。司马懿曰:“今诸葛亮平定西凉,必取安定。钟会部五万兵马驻守安定,非诸葛亮之敌。诸葛亮攻下安定,与关羽、姜维两军呈合击之势,长安危矣。观三军兵势,以姜维部最弱。长安守兵十一万,可与姜维敌也。可命使赴洛阳,让洛阳兵攻打弘农,使关羽军不得出。吾率军八万攻击姜维,姜维部兼辖三郡防务,兵力分散,吾军力战,可胜之。诸葛亮见汉中势危,必分军救之,安定之危可解也。”

曹昂使人赴洛阳,请曹丕出兵攻打弘农,牵制关羽部。随与夏侯渊、司马懿分派兵马,命钟会、贾诩、王睿、吕虏、夏侯懋率军五万守安定;曹昂、夏侯渊、夏侯霸、朱隽、司马孚、韩遂率军五万守长安;司马懿、王双、李典、于禁、司马师、司马昭率军六万攻打汉中。

因吴城之失,金旋使诸路军分兵驻防邻近内郡。汉中临下弁、上庸两郡,姜维使王平统兵两万驻守下弁,张嶷统兵两万驻守上庸,自率魏延、谭雄、李严九万大军驻守汉中。

长安赴汉中路上有一关隘,为两郡必经之地,名曰散关,防务简陋,比营寨略强。姜维因下弁、上庸两郡防守空虚,惧司马懿多谋,绕汉中攻击两郡。使李严、谭雄率领四万兵马驻守汉中,与魏延引五万精兵往守散关,迎击司马懿部。

司马懿统兵来到,两军对阵。魏延、姜维皆勇冠三军,曹将李典、于禁、王双出战皆败。司马懿见不能胜,率军于关外扎寨。

时司马懿训得铁盾兵,使军士两人配对,一持盾、短匕,一持长枪。其盾大于常盾数倍,作防守用。作战时前人持盾护两兵身躯,后人窥隙挥枪直击。其盾作战不利时又能相互相接,如城垛状,能挡敌军强弓。时此军已训成一万,随军征战。

次日,司马懿率军挑战,姜维使魏延掠阵,自出迎战。两军混战,司马懿率军回撤,至铁盾兵阵之处,率军入阵,铁盾兵合拢。姜维率领本部兵追到,见铁盾兵环成一圆圈,司马懿部尽在圆圈之内。姜维让弓兵射击,触盾既落。命步兵冲击,离阵远时,曹军弓兵发箭,伤兵甚众。姜维又使朴刀兵持盾攻击,冲击敌阵,然而铁盾相连,极其坚固,盾后长枪兵乘隙而击,朴刀兵刀短,正为长枪所克。姜维见敌阵难破,鸣金收兵。司马懿见姜维部回军,率领大军杀上,姜维部大败,折兵五千余。又交阵几次,司马懿以铁盾兵连胜。

姜维苦思无计,使人绘铁盾兵图式报诸葛亮,自与魏延率兵坚守。司马懿铁盾兵防守严密,然进攻则非所长,攻散关不下。

诸葛亮见得图式,悟其原理,以弓兵击所远,以长枪击所近,以铁盾防敌攻势,极尽兵阵所长,深服司马懿所学。又见铁盾中有铁孔数个,乃盾兵窥敌之孔,盾与盾相连之际皆活结,以巧力举盾即可破其连接。思得破解之策,写书使人送于姜维。

姜维见书大喜,命人也铸铁盾,训成盾兵五百,又训飞刀兵数千,仿铁盾圆孔大小制造木塞若干,又使军士多觅石灰、毒汁等。诸项准备完毕,姜维、魏延率领重兵出战。司马懿故伎重施。姜维使盾兵掩护飞刀兵上前,盾兵将盾举往侧上方,挡住长枪兵攻击。曹军长枪兵攻击,就使飞刀兵敌之,伤长枪兵无数。飞刀军又以木塞堵住圆孔,挡住曹军盾兵视线。曹兵眼不能见敌,防守之力立下,候曹兵以短刃去木塞,则使石灰、毒汁泼入,伤曹兵眼部,又使军士在曹兵混战之时,合力将盾上举,盾阵立解。飞刀兵乃长枪兵克星,曹兵阵乱。姜维、魏延率军杀入,曹兵大败,尽遗铁盾而退。

司马懿败得一阵,整兵再战。姜维已将铁盾为己用,略改用法,使一人持盾,将小孔加大,加一活门,敌来攻时将活门关下,使铁盾无隙可击。又命强驽兵、飞刀兵、长枪兵分三层次攻击敌军远、中、近之兵,每百人设指挥一个,令一盾兵护卫,居高处观察敌势,指挥铁盾兵行动。

散关城防薄弱,得铁盾相助,竟然固若金汤。司马懿见自己精心所炼盾兵,竟为敌方所用,怒不可遏。率兵攻击几次,悉为姜维所败,见汉中之行就此完结,心有不甘。然西进之路,除此莫有别路,惶恐无计,归去又恐诸将耻笑。遂屯兵于此,以待战机。

时长安曹丕接曹昂之书,忙命邓艾、文钦、邓忠、文鸯率十二万大军攻击弘农,又向曹操要来三万援军防守洛阳。前关羽十七万大军,因陆逊部十二万兵马分防宛城、汝南,兵力单薄,金旋使关羽部分出廖化、高顺率军四万前往协守,又使关索率两万兵马驻守新野,弘农驻军尚有十一万。

邓艾率领大军至,与关羽部相战。文钦子文鸯极勇,连败周仓、关平,张飞见状大怒,请命出战,关羽许之。关羽知张飞性情暴躁,容易受激,与徐庶带兵五万为张飞观敌掠阵。张飞出阵,文鸯迎之,两将大战上百合,文鸯见张飞难斗,回马诈败,欲以回马枪攻击。张飞性情虽暴,然粗中有细,非无谋之徒,见文鸯无败像而回,知其有诈,不追,取弓射之。文鸯听军士喊叫,急躲闪时,已是不及,被射中右臂,受伤败回。

金旋时在徐州,听弘农战事又起,知道弘农为战略重地,使庞德率军三万守下邳,杨秋率军两万守都阳,自率军十万守徐州;命周瑜部程普率军二万守寿春,余部驻守汝南;陆逊部黄祖率军两万守新野,余军驻守宛城。使关羽部尽归弘农。未有几日,关索、廖化、高顺等将交接完毕,率部下大军赶赴弘农,与关羽部会合。

邓艾见关索等将引军归,弘农兵力顿众,关羽、张飞英勇,又有徐庶为谋,知不能胜,率军返回洛阳。曹昂见洛阳军退,弘农关羽军众,恐怕长安有失,命人使司马懿部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