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泉石集
18756700000049

第49章 山水的怪僻

读书,读书,章节阅完后,,视线对着窗外落日余辉,望着天空的阔大,疲倦的心灵稍微舒缓了些.对着落日黄昏,古今许多大家哀叹它的多.

我想:“落日隐没,许多日子中的一天就匆匆地流去了。“不光是诗文大家要哀叹,我微不足道的细小尘埃见此也要哀叹一番了。有这种想法,

我们还能见着什么大家的喜乐文字呢?不过黄昏还是有可爱之处,不然冰心就不会颇有微词道:落日近黄昏也是一种美丽。我在此时无法体会

年长者面对夕阳西下那种几乎要落泪心情,趁自己年盛,能写些喜乐的文字来,于是想避开哀叹情绪,学着赞美几句,使快乐的心情能见

着于笔端。

在地平线之下,落日是悄悄躺着的,由于此地的怪僻,还是要先说下它的坏处:余辉染满了半边天,天尽头是一色的黄。许是日降落

时是沿着山坡缓缓滑下的,因此沾了不少泥土气息。风景单调了些,只有凹凸的山脉,不见葱绿的树林,也不见零星散着的小鸟。风景如此,

视觉上自然不会产生美。不过另人欣喜的是天空尚有几片残云,它们围聚在太阳周边,有一定的色彩美和动态美。虽然山缺雄伟气势,又不能平铺如川地延着;

既不能观大山,树木被余日半罩着,又不能见着海天接壤的妙景.但总算能看着天空飘几片祥云.这在贫庸之地已经是有福了.谁叫此地非风水

宝地呢?

此地既然贫瘠,因此就难有所作为.况且黄昏落日并不是一无是处,也没什么可怨的.从远处看,有几块地微点着绿,其间还有黄色的小路穿

着,夜晚了,还能些许听到一两只小鸟鸣叫,空山寂然.七月,烈火流行,鸟儿躲在里头还能享受山里的清凉.此时外头的花草萎然,可山里的花草

依然盎然;外头鸟儿垂着,狗儿喘着,可山里的鸟儿依然活泼有趣,不时传递几声鸣翠的歌声,叫路过的人生清凉之心.说起下雨,家乡大概如此:

此时微风夹着雨,雨夹着热,一起盖在行人的头上;湖面微风夹着浪,浪夹着热,一起冲击着湖边的岸堤.虽然微风夹着豆般大的雨珠,可热还是能

轻易的穿透皮肤.湖里面的小鱼,小虾怕此时也离开了深水,一只一只地串到了水面上去了吧,家乡是属水草之地,一年四季都能见着雨,或绵绵细雨,

或瓢泼大雨,或和风细雨,或冷冷冻雨,或一阵阵地来者,或水漫金山寺地倒着.凡久居北方干旱之地的人士,能见着江南不停地雨足时,脸面都能荡出

羡慕之情.想着江南的好,大概从古诗词,现散美文得知吧!虽未必有诗词美文中表现的那样好,但江南诸风景美确实有些不是北方所能比的.北方确实比江南人更懂的恋雨,

爱雨,因为其地雨来时犹如甘霖降落.江南司空见惯的雨!如果要以雨为文章内容下笔那是非常困难的,从何着手,该描述的很多文人已经描述过了;

该感概的文人已经感概过了.想要立异换个调子写写,那非得改头换脸才行;或不立异,就会有抄袭之嫌,或者重沓之病.而写北方干旱之雨时,就

没有这方面的担忧了,北方的雨虽然不能称作雨,但北方的雨来的及时,百姓需要时它才来,况且以北方之雨作文章内容可以生出不少的火花来,因为文人写的不够.

西北地区的树木,如能见着,皆劲拔着,叶皆刚张着.但没有江南的葱郁,也没有江南的柔软.树木虽绿野,却不见有水陪映着.虫儿也少得是,夜间

静了,听不到乐章,也听不着细细的水流声.要是你愿意观看它的色彩,天那可是一色的青者,地那可一色的黄者,只在小城区能见着路青黑地铺着.

标准的雨难得光顾小城区一次,只在火一般的日子里零星地点在叶子上,或是像唱老调一段接着一段的.今日下雨是有幸,从早晨,中午一直

下到下午,既不微微下,也不倾盆地下,点到为止.路面上积了一小块就停住了.雨携着凉风,在窗户上微微地敲着,打开窗户,空气是十分清新,

而且能闻到花草的不一样的香味.站在窗户下,我思想着,这雨来的及时,带着江南雨丝的味道,让我恋起江南来了.许是用独特的雨势来欢迎

我这个异地客人呢!,雨是微微的下,风是微微的刮.到底使我心清凉了,使我闻到江南春雨的味道,此地的人们也大概满足吧,

一片浮着的云,我该怎么感谢你呢?你的脚步是变幻的,可我的心一直在默默眷恋着你呢!虽然你未留下只言片语,却留下了明澈的大地和欢蹦乱跳

的小鸟.和还了我一个清净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