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文刀何广文传
18708300000062

第62章 意义即存在

人类存在和意义的同一性:人是意义的前提。没有人,意义便不存在。意义因人类诞生而诞生,意义也将因人类的灭绝而灭绝。

人类变量的特性:

对存在感的要求:因为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而宇宙的存在却是永恒的,人类是渺小的,宇宙却是宏大的不知边际的。这种对比让人产生时空恐惧感,于是想尽可能的延长自己的寿命,来消除自己的恐惧,证明自己的存在。而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是靠我们的感觉,对这种存在的感觉要求,我们称之为存在感。

存在感的满足表现为:提高短暂人生的生存质量和消除人在永恒事物面前的恐惧感。

提高人的生存质量的办法是:让自己感到有意义。

使人在永恒事物面前的恐惧感消失的办法:延长自己的寿命来与之抗衡。因为肉体的寿命不能延长于是要延长自己的精神存在,要延长人类的精神存在,只能够通过影响他人的方式延续自己的存在。而要想影响他人就必须就要创造意义,让他人觉得了解你对他有意义。你是他的意义,他也是你的意义。他人对自己而言是意义,自己对他人而言也是意义。意义表现在人的交流上。

意义:意义因人而异,只要你觉得有意义他就是意义;意义是自在的、是直接明了、是可以理解的;意义具有内容性,抛弃内容要求便是虚无;意义具有影响性,只有影响了他人才会觉得有意义,才会对自己有意义对接受者也有意义;意义具有有益性,这个益处因人的不同而不同。

意义即存在:存在感对意义的要求,即有了意义人才觉得这段时间自己是存在的,并且自己是感觉充实的,而人活着不一定有意义,但是有意义才是真正的活着。所以对每个个体而言意义才是存在本身。只有创造意义才能不虚无,因此人要创造意义。

只有影响他人才能延续自己的意义存在获得相对永恒意义,而真正的影响他人需要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所以区分意义的相对永恒性和相对短暂性就看是否与他人建立真正的情感联系,表现为意义的相对性。

意义具有相对性:我们把不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的意义叫做相对的短暂性意义,我们把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意义叫做相对永恒性意义。

相对的短暂性:表现在随着个体生命的终结其意义也将消失的短暂性意义,特点是:不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的意义。

相对的短暂意义分为:

消除恐惧的短暂意义:为了避免对死亡的恐惧,追求相对的意义永恒,必须要保证自己的生存这个前提。为了生存所进行的行为活动所产生的意义,表现在对生存资料的需求。这是仅对于自身的意义,没有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具有生物性的特点,比如说人的动物**望。人的这种短暂性意义一般是为了维持自己对相对永恒性意义的追求,一般较少含有感情。而这种短暂意义满足之后,便会转向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的相对永恒性意义,但是这种短暂意义与永恒意义并不是冲突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有时候同时出现。

提高生命质量的短暂意义:

在生物性方面,为了提高自己的生存质感,物质资料不仅要满足生理性需求,而且有更高的情感要求、比如说舒适,美味,健康等等。爱自己,注重自己的感受。从精神方面,暂时的以我为中心,不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一切目的为满足自己的需求,用客观的态度去看一切而不与之互动的单人情感存在意义,也是自知自在的对内性存在意义。

与物建立情感关系的短暂意义:这种意义通常是:追求相对永恒性意义时情感关系圈出现问题,内心情感要求自我保护而产生的现象。是从对物的情感寄托、互动、表达来创造自我意义,达到自我满足,获得短暂性单人情感存在意义的行为;若物为动物,其中有自然互动存在,情感联系,但除人以外能感知情感的动物,如果没有人的存在,其感知对人来说也没有意义,所以也是参与型的单人情感存在意义。若为静物则只是情感寄托,它不能代替人的意义继续存活,我们建立的意义是在人的基础上,没有人,静物的意义对人来说也就不存在,也就不被感知,这是一种自己知道自己存在的对内性短暂存在意义。如果想要把这种意义变成相对永恒性意义,即必须要有第三者人的出现来打破其不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的状态,也就是第三者人与这个物和寄托该物情感的人建立关系,让其影响到自己,其影响越广,相对永恒意义越大。

这种含有情感的短暂意义其特点是:没有情感或者是没有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

相对的永恒性:表现在随着个体生命的消失,该个体创造的意义将以影响他人的方式延续自己的存在,不因个体生命的终结而消失的持久性现象。(其影响的持久性因该意义对人类的贡献而定)

特点是: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产生的意义。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要求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拥有正常意识反应体的人。人越多,相对的永恒性意义越大。

这种情感联系相对的永恒性意义表现为为直接感情相对永恒意义和间接文化相对永恒意义。

直接情感相对永恒意义:和别人接触建立情感联系。(爱恨情仇等多种情感),这种情感联系具有不会随着肉体消亡而消失的意义,情越深反而越不易消失,因此具有意义的相对永恒性。而这种情感联系又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因此越是用真爱去待人,感动的人越多,便越有相对永恒性意义。而其最高的形式便是便是归宿在爱的家园。

间接文化相对永恒意义:

自己就要创造对他人有意义的文化内容。既通过他人来体现自己的存在,又让他人获得内容的意义。创造性活动产生的这种文化意义演变成人类文明,对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性意义并深深影响后世,其影响的大小与对他人的意义成正比,这种影响具有跨时代地区的特点。

相对短暂性意义与相对永恒性意义之间的关系:

相对短暂性意义是相对永恒性意义的基础,没有相对短暂性意义就谈不上相对永恒性意义。相对短暂性意义与相对永恒性意义之间并不是相互决裂,他们有时候交替出现,有时并存出现。相对短暂性意义维持个人的存在,是保持意义的条件,意义的条件是人类的存在;相对的短暂性对单个人来讲,存在是意义的前提。人是意义的前提,只有活着的人才能谈意义。只要当生存要求被满足后才会转向相对永恒意义情感的要求。

永恒性的意义是短暂性意义满足后的必然结果。

相对短暂性意义的满足必然导致会导致人对相对永恒性意义的追求,生存问题的解决必将导致情感问题的诞生。

意义的相对性说明,离开了短暂性就无法谈永恒性,离开了永恒性谈短暂性也会失之偏颇。短暂性和永恒性相互影响相互交织,并存的。

关于有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个体与没有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个体论:人自从出生便开始进行了一系列创造性活动,对世界的认知,对自己的认知,对周围人的感情寄托与表达,都是对自己对他人有意义的事情,这便是创造意义,意义因人而异,只要你觉得有意义你便是存在的。活在充满意义的世界没有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个体是不存在的,只是看什么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意义,你是否为追求这重要的意义而不断的努力仅此而已!意义即存在!

存在才有意义与意义即存在:存在才有意义是指人类存在和意义的同一性而言,意义即存在是指个体内在的感觉。

不论是相对短暂性意义还是相对永恒性意义,意义随着人类的诞生而诞生,随着人类的灭绝而消失。短暂性意义虽然会消失,但总比虚无要好,相对永恒性意义会消失但生命的质感、存在感却却如此强烈的表明你存在过。当意义随着人类消失的时候,意义它本身去向了何方,一切的最终归宿在哪里?

论精神归宿:为了寻求精神的归宿,永恒的意义,人们期望自己灵魂不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其普遍的宗教信仰行为,追随上帝,便是对其死后的灵魂归宿找的依托。而东方文明,中国的传宗接代观念,印度的轮回学说等同样是在为灵魂找归宿。不同地区虽然文化不同但却都在关心灵魂安置问题,因此说灵魂安置问题是永恒意义的最终形式。

当人活着的时候,精神归宿在你爱并且爱你的人身上,当你死后,你所创造的意义以影响你的亲代的方式继续存在、(如中国的宗族意识,家谱传统、传宗接代等,但也会随着代季的增多而淡化。)以影响后世人的方式存在。(你所创造的文化意义演变成传统文化,影响力随不同时代人们对意义的要求而定,但持续性的影响不会消失,随时可能发生变化。)当人类灭绝,意义马上失去了人类这个支撑,并回归于未知的宇宙之中——我们诞生于未知的宇宙,人们害怕未知的东西,于是把这未知的宇宙称为神,我们被神创造,最终回归神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