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文刀何广文传
18708300000024

第24章 走进死胡同, 还是否有出路?

二十三章

距离高考还有40天,学校总认为只要学生做的题多就能考好,一次一次的模拟考试不期而至。据往年的情况来看,每年高考题都是一篇议论文,所以老师要求以后每次考试学生必须用议论文写,否则将以零分计算。

这段时间老师每天都在给学生抄写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老师说只要把这些抄的东西背会了,就一定能吃高分,老师总说,天下文章一大抄,只要你背到自己脑子里的东西就是你自己的。学生都在背,唯独科降,铎亮和吴斌他们三个不背,他们认为作文就应该是根据生活中的感受而作,而不是背出来的。

卷子发下去,学生们各自调动自己背会的句子往卷子上开始誊写,有时候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到底在写些什么。时间结束老师收起来卷子,学生们各自放松去了,科降他们三个依然累的趴在桌子上睡大觉。

老师走进办公室,开始找他们科降他们几个的卷子,这已经成为了习惯,他只想看他们三个到底写了点什么,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似乎考试对老师的意义就是看他们几个卷子。老师不大看别人的卷子,其他人卷子上都是他让同学抄背的内容,他厌烦看无聊的东西。

科降卷子上写着:

丧生

我本是属鸡的,见了鸡便有一种敬畏,我对所属生灵的敬畏。如今见了它们,让我想起了很多年前的事……

新年的炮声中,伴随着鸡鸣——那是逃生的悲鸣,它们对生的渴望不亚于人对自由的渴望。其中有一只鸡叫阿呆,这故事便是关于它的。

阿呆生性活泼,永远都不愿安逸的寄生于人家,总是在树上栖息——它还拥有短暂飞行的本领。全身黑色的羽毛更让它鹤立鸡群,凸出和耀眼。

我便是它的小主人,新年之际奉命去捉捕它。阿呆那可不是容易欺的主,把家是给闹翻了天,当它知道自己不可避免要接受死亡时,他已经豁出去了。菜刀在它的脖子上划出了鲜血,它依然不放弃对生的期望,不停的挣扎,他相信上帝是不会把它给抛下。

果然,它逞开了我的手,忍者刀在脖子上刮着的痛,逃出了院子飞到了树枝上,但很快便跌落下来。一滴滴的鲜血从它的脖子涌出,其实它那脖子已经断了,只是气还没有断罢了。它拖着头颅没有方向的奔跑,不幸的是它钻进了死洞。阿呆被抓了,但我仍能感觉到它想要生存的强大力量。它第二次的在刀下挣扎,却没有有幸的逃脱,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它始终没有放弃过生的希望。

我始终对他敬畏,敬畏它对生的追求。

今天我又见到了鸡,可这只却是不能和阿呆比的。这鸡生的文静了些,被放在一个还没它大的纸箱里,一声不吭,默默的忍受着黑暗与囚锁。两天过去了我竟忘了那家伙,我是在夜晚想起它的,当时听见大人门的说话声,心里暗想不妙,可除了大人们的声音,别的什么也听不到。

第二天醒来,便发现那鸡子已经死了,我当时极其的震惊,是什么让它那么勇敢的接受死亡?是什么让它默默无闻的忍受疼痛,同样的一类,是什么让这只鸡改变了那么多?

为什么它不反抗了?为什么它那样沉默?

放弃了自由与生命,乐意于人们安排的日子,这就是生活。

生活改变了太多。

老师不容易满足,他需要更多的东西,他开始找铎亮的卷子,上面写着:

学生杂感

偶尔听到谁说的一句话让我沉思良久,渐渐的便刻在我心里抹不掉了。——题记

A说:我曾有一双狗眼,但看到的多数是狗!

B说:我不喜欢戴眼镜,因为戴上眼镜看到的东西都太真实了。

C说:放假了,每个人都很快乐,可我觉得着快乐却不属于我。

D说:一个病人真的不容易,请你理解。

E说:不能自食其力,寄人篱下的感觉,谁知道。

F说:春天来了,我在哪里?

G说:生活给我身上打上的深深的烙印,那就是病。所有的苦难告诉我,这就是生活。

H说:青年人最浪费不起的便是时间,可我却在一天天的浪费。最不可饶恕!

I说:被袜子包住的指甲变了形,多么的丑陋难看。

J说:被压抑的东西总是有强大的力量,就像鞋子里的脚趾甲,是多么的坚硬,而手指甲呢?那么易折。

这些东西我也不懂,但我知道有人懂。

老师迫不及待的想看晓东是不是有什么新奇的想法,开始找晓东的卷子,上面写到:

生活

我以为只要读书就会快乐,读书只是在消磨我本来不多的时间。读书是为了生活,生活是为了快乐,每天忙忙碌碌真的快乐吗?我不知道,我还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生活中又有什么比实现自己的价值更快乐的事呢?

我又有什么价值,我能给身边的人带来什么?成功是不是必须要抛弃生活中的一切杂感,不差分毫的实现自己的目标。当自己有了钱,有了资本,再去寻找生活中的美,生活中的爱?

如果自己都不快乐,怎么带给别人快乐?

生活像钥匙坠,我们不停的向上面添加东西,终有一天,我们会觉得,太多的东西都是累赘,我们最需要的,仅仅只是那几个简单的钥匙。

当我们不停的给自己生命中增加一些不必要的砝码,为了名,为了利,不停的追赶着生活,当我们累的走不动了,才发现我们要的仅仅是快乐。可快乐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头疼,感觉在浪费生命。

老师看完后,却是一种没有得到知识的空虚,像《一节课》里的其他人,老师开始找刘鹏的卷子,才发现已经有三个人被开除了,但老师却是那样的不安,于是他开始看自己班其他人的卷子,这是难得现象。一篇文章吸引住了他,上面写着:

我看到这棵大树,再次流了泪,是永恒的泪,为了一些难忘的人……

老师笑了笑说,真好,这篇可以给班级人做榜样。然后老师合住卷子走进班里。

大家静一静,给同学们说一下,咱班有一个人的作文写得非常好,为什么说写的好呢?因为人家会灵活运用,不管是在什么作文中,他都能用到那一句话“我看到这棵大树,再次流了泪,是永恒的泪,为了一些难忘的人……”。你们要向他学习,不管他这句话用了多少遍,只要改卷老师没有见过,就是他哭过一百次一万次,也没有关系,这就是作文,大家明白了吧,所以都多些写东西,多运用,等成了自己的,在哪里都能照搬,都能吃高分。

同学们都听得笑了,议论着这个人还不哭成了泪人……

老师又说了:同时还要批判一些人,你说是不是科降?你们几个人还是我行我素,我看你们还参不参加高考了!教室一片安静,大家都知道是谁,同学理解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