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文刀何广文传
18708300000002

第2章 狮城

(狮城)

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门上都贴上了新的门神和对联。

平平来到这个村子,看到的都是热闹的景象,虽然这里看起来并不富裕。这里的人心都非常的善良,平平总会得到些衣服和食物。天虽然冷,但心很温暖。

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开始放烟花庆祝新一年的到来,顺便赶走一年的烦恼,期望明年的日子过得更加红火。到了大年初一这天,村里的每家每户都互相串门,表达对对方的祝福。作为孩子,便到了幸福的时刻,跑到各家各户去要糖吃。新年里,人们脸上总是透露这幸福的笑。平平要在这里度过一个开心的年。

转眼就到了正月十五,全村的人都聚到了一块,也有大量外乡人来此。人们都放下了谋生,来享受年带给人们的美好与幸福。年轻的伙起儿们早就一层层的围住了狮子与龙的表演,他们来更多的是看热闹和看女生。身体好的老年人自发的组成秧歌队,给新年增添热闹的气氛,身体强壮的年轻人舞着狮子和龙在村里来回乱跑。新年总是很热闹。夜晚更是热闹,到处都是看灯的人,被放飞的孔明灯上写着大家对新年的祝愿。

平平也能从众多的人群中,得些好处,这里的人们都很慷慨,见可怜的人,总要施舍些东西。十五十六两天过完,一年的生计便又开始忙碌起来,人们各自为下一年的生活而奔波。一年中平平也得了不少好处,便又开始四处流浪。

平平像往常一样等着看灯的人渐渐散去,这时一个老年的乞丐来到平平的身边不知说了些什么,平平点了点头和那个老乞丐在那天夜里消失在这个村子,消失之前平平回头看了看那个村子的名字:狮村。他要记住,记住这个善良的村,每个善良的人。

这里的人们因第二天没见到平平,便开始议论起来。有人说是被骗走了,也有人说是流浪到他乡去了。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还会不会再来这里。

其实一个小乞丐,人们给平平的关怀有这些,已经足够了。

故事的主人公共有七个,平平就是其中之一,但因为平平随老乞丐走后到现在还没有消息,就只剩下六个人了。下面就这六个人的相关信息给大家介绍一下。

(小巳,已己乡)——

在狮城的旁边有一个乡叫已己乡,经打听得知它的来历。当权者为了给本地吸引外资,借着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争夺文化资源,文化开发。而这个地方曾经就是鲁迅笔下孔乙己的故乡,因此就被命名为乙己乡,为了美观便把孔乙己的“乙”改作了已经的“已”。

这个村子曾经发生过一场流感,并且造成多人死亡。就在那个时节,村里一个姓孔的夫妇生了一个男孩,这并不奇怪,奇怪的是这个男孩在出生后便说“绿豆”二字。人们认为绿豆就是治疗流感的最佳良方,于是到处购买绿豆。虽然不知道是否有效,但那段时期村里的人都没有生病。因此人们谈笑的时候爱把孔家的孩子小巳夸奖一遍,这是后话。

(吴斌,无良镇)——

在这已己乡的旁边有一个无良镇,穷根溯源却也了解该镇的来历。在这里的人都特别讲究孝,自古没有对不起自己良心的,所以就这样命名了。这个镇里有一家姓吴的种豆大户,种了很多的绿豆。在这流感时期也生了一个孩子,叫吴斌,这吴斌的爹就在这期间做了一个怪梦,梦见一个老头向自己要绿豆,说是治什么病,他答应给那个老头些,但是回家一看却一个也没有了,那老头就过来跟他拼命,他就被吓醒了,后来听人说绿豆可以治流感,便向周围缺少的地方出售,但却不因此抬高价格。因此人们也经常说吴家的好处,给吴家的孩子祈福。

(铎亮,天音县)——

天音县。这个天阴县因这里的人都拥有一副天籁般的嗓音,因此得名。铎亮便是这个天音县的人,这个天音县里面也有几所高中,只是大部分都是艺术相关的,知识性的东西比较少,因此当地的父母不愿自己的孩子走那条路,都把孩子送到了L县WA县上学。

(晓东,文安村)——

WA县文安村有一个特色,这里的人都特别爱看书,自兴考试一来就经常出现状元,所以从小孩子们便被要求看很多的古书,晓东便是文安村的,但晓东似乎并不是特别的喜欢看书,只是身为文安村的人,他必须要求自己多看书。因为这个原因,晓东变得特别不懂人情,他也只是知道书上的一些内容,关于生活他一无所知。

WA县在郊区临近文安村的地方建了一所闻名各地的学校,该学校的校园占了当地很多户人家的土地,因此被占地户家的孩子在这里上学,可以只交很少一部分的钱。晓东家也是其中的一户,晓东也在这个学校上学。

(科降,降才乡)——

降才乡,顾名思义。后面会有提到,在此就先略过。

(刘鹏,文刀村)——

文刀村,是由刘村演化而来,大概是这里的祖先曾经都姓刘的原因,但已经不确切了……

科降小巳、吴斌、晓东、铎亮,刘鹏他们几个都是在“二十一文学院”认识的,并且在同一班级。他们几个性格相投,因此关系比较贴切。

故事就是发生在这个“二十一文学院”(以后简称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