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残魂帝君
18595800000013

第13章 一语惊人

韩腾的话,让百官更加震惊,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何况只是从你手中夺了些兵权而已,但是在血之国,皇帝夺任何人兵权都不会感到奇怪,但是夺走了韩家的兵权那就让百官觉得一点也不自然了,从他们出生那一刻起,这国防大事便在韩家身上,就像他们一出生就认定了自己是海家的臣民一样。

虽然海泉说可以再征,但是要训练出一支像如今这样军纪严明,战无不胜的韩家军谈何容易,更何况还是一百五十万大军,就算是训练一支十万人的队伍,恐怕没个三五载也不可能变成精锐部队的。韩家十几代人都耗费在这韩家军身上,为的就是给血之国打造一支王牌部队,虽然这支部队只是被皇帝抽走,但是统帅如果不是韩家人,恐怕连三成的战斗力也发挥不出。

韩腾的放弃,并不代表着明晓是非的大臣们也放弃了,光禄大夫许景跪地恳求道:“微臣斗胆请陛下收回成命,韩家世代忠良,自臣甚至陛下出生之时便知,如今忠君王并无过错,陛下也不应收其兵权!”

海泉听后勃然大怒,拍案道:“大胆许景,朕方才已经言明,忠君王大可再行征兵,何来收其兵权一说,你这是在挑拨朕与忠君王之间的君臣关系!来人,拖出去斩了!”

“陛下息怒!请听微臣一言,许大人并非是挑拨,陛下,一个骁勇善战的士兵尚且需要千锤百炼才能练就,更何况是一百五十万个,韩家十三代人的努力才练就了这支精锐部队,陛下让忠君王再行征兵,敢问要多久才能塑造一支现在这样的部队,试想这与收其兵权又有何异?”说话的乃是史义大夫陶圣允,“再者,陛下担忧边疆安危,大可让忠君王派遣手下儿郎镇守,何须将韩家军交出?”

“韩家军在直州一共一百七十万,加上褐、垒、血、闯四州的八十万,总计两百五十万,陛下只不过抽调了一百五十万,你等竟然如此反对,难不成陛下作为一国之君,连调动兵力的权利都没有?”此番说话的乃是太义大夫刘举,是郝绛的女婿。

“褐、垒、血、闯四州的八十万韩家军乃是守军,根本不能计算在内,更不能算是精锐,而直州城外的二十万韩家军都是新招,正在训练之中,天马、永泉和汉阳的一百五十万韩家军才算是精锐!”陶圣允咬牙切齿的瞪着郝绛和姜孜,“你们向陛下提议,一下就把忠君王的精锐部队抽调,用意何在?”

韩缘从百官末尾走了出来,淡然笑道:“这位大人,这一百五十万韩家军怎么说都是属于陛下的,只不过是我韩家代为掌管罢了,如今陛下要抽调,那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听从便是。你又何必极力阻挠?”

百官一看,这不是韩家三公子吗,怎么会帮着外人说话,这下倒好,韩腾直接表态同意,而韩缘则走出来批判帮韩腾说话的人,估计应该不会再有人会帮韩家说话了。这韩缘果真是不语则矣,一语惊人,朝堂之上无不震惊。

郝绛和姜孜也是一头雾水,相视一眼,完全不晓其意,而海泉与海顺也全然不明白这韩缘突然说这话是何用意。议论声许久之后才算是消失,韩缘见没人再说话,便厉声道:“既然百官已无异议,收与不收,全凭陛下定夺!”

海泉心头一怔,他的本意只是让郝绛和姜孜做个恶人,然后他半推半就的将韩腾的兵权收了,可是被韩缘这么一折腾,按照韩缘的意思说,谁说了都没用,郝绛和姜孜的建议没用,韩腾的表态也没用,百官的争辩也没用,岂不是完全变成了自己个人的意愿。如若当着百官的面把韩腾的兵权缴了,那岂不是弄的百官不服。

尽管海泉已然明白韩缘说这话的用意,但是他还是下定了决心,面不改色道:“既然百官无异议,那就依郝爱卿和姜爱卿之意,将忠君王在天马、永泉和汉阳的一百五十万韩家分配至肃、怡、孝、郁四州。”

韩缘跪地高呼道:“陛下英名!我韩家绝无异议!”

早朝结束后,韩腾父子三人故作轻松状,出了宫门径直奔回韩府,韩腾随即召十子前来商议,韩鹭将今日早朝之事讲给各位兄弟听后,无不震惊。

“三弟,你怎能将父亲一手经营的韩家军拱手送人?”韩辽第一个表示不满,“父亲是无奈才这么说,你完全可以帮父亲说话,你怎么还帮郝绛和姜孜说话?”

“大哥,虽然我也没有明白三哥的用意,但是三哥既然这么说了,倒不如先听三哥说说他的高见。”韩聘可是把韩缘当成偶像一般看待,深信韩缘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的。

“这不是我将父亲的韩家军拱手送人,而是陛下强行夺走的,我在殿前已经说了,收与不收,全凭陛下定夺。我们做臣子的,即使百般不愿,怎能跟陛下作对?既然陛下执意要夺走父亲的兵权,那我们又怎能拦得住,还不如做好自己忠臣的身份,如若跟陛下争执起来,不仅兵权没有保住,反而落得个不忠的罪名。”韩缘用余光扫了韩腾一眼,韩腾此时忧心忡忡。

“陛下是否对我们韩家起了戒心?”韩昭略有所思地道,“前者因为怡王之事,已经对我们耿耿于怀,接着三弟拒绝了陛下赐婚,想必陛下也是怀恨在心,以至于陛下对我韩家态度大变,前几日父亲奏明陛下肃州有变,陛下不但不信,还责怪父亲误信谗言,此次陛下又公然夺我韩家兵权,恐怕陛下不止是起了戒心,还想铲除我韩家!”

“混账!”韩腾拍案而起,“我韩家世代忠良,陛下又岂能不知,你怎可在此猜疑陛下想对付我韩家!”

“父亲息怒,二哥所言并无道理,毕竟陛下身边谗臣不少,而且这些事情也足以证明陛下不再似从前那般对我们韩家了。”韩鹭是个聪明人,今日早朝又在场,这些小细节他又怎会看不明白。

“父亲休要怪二哥,自古以来帝王无情,您是忠心耿耿,可是您也位高权重,如若您真的造反,以陛下的兵力和能力,恐怕完全没有胜算,因此二哥所言也不无道理。”韩柄一脸无奈,“依我看,陛下收回兵权之后还会有下一步,如今之计,只能辞官方能躲过这一劫。”

“即使陛下对我起了疑心,即使陛下想要除掉我,我也依然要伴在陛下身边,为陛下分忧,捍卫我大好江山。”韩腾对海泉的愚忠已经让所有人无奈了,只怪韩家一路传承下来的这套忠君爱国思想在韩腾心中扎根扎的太深。

商议完之后,韩缘便一个人离开了韩府,想去散散心,今日已经是除夕,街道上比前两日空旷了许多,百姓们都回家准备晚饭,在除夕夜好好相聚一番,可是韩家人此时已经全无过年的心情了。韩腾坐在书房,连饭都不愿吃,王亦芬在旁看着也心里也不是滋味,几个儿子,心疼父母再加上心里本身就为这些事而忧郁,自然也不会想着过年的事了。

“三公子,想何事想得如此入神?”韩缘走在路上也没有发现黎娅和黎姝在他身后。

韩缘一看是黎娅和黎姝,便摸头笑道:“原来是黎娅和黎姝姑娘,我只是随便逛逛。”

“看你忧心忡忡,想必今日早朝又有大事发生吧。”黎娅是个心细之人,一言便道破韩缘的心事,“国家大事固然重要,但是这传统节日也不能马虎啊,不如我们一同去集市上走走,就当是散散心吧!”

“就依姑娘之意。”韩缘说罢便站在姐妹俩中间,双手像是见到两个小师妹那般,不知觉的朝这两姐妹肩上搭去,那黎娅是个豪爽之人,并不在意这些,而那黎姝却羞的面红耳赤,也不做声,因此韩缘便如愿以偿的左拥右抱,甚是得意,全然忘记那所谓国家大事了。

“三公子,你可知皓云城最好玩的是什么,我们姐妹俩这几日逛来逛去都是人山人海,也不曾见到有什么稀奇好玩的。”黎娅可是一心来玩的。

“姑娘这下可就问错人了,我七年前便去了邵宁军事学院,这七年来,只是每年回来一趟,对这皓云城全然不知。”韩缘有些羞愧,怎么说皓云也是他家乡,竟然连个好玩的地方也说不出。

“邵宁军事学院?”黎姝突然变得很激动,完全摒弃了她那温柔婉转的形象,满脸激动地问道,“那公子可曾在学院中见过一名为章伯廷的人?”

“章伯廷?我在学院七年也不曾听得有这号人物,不过也有可能是我疏忽了。”韩缘一听这名字就感到陌生,就连这个人的名字也不曾听说过,可能真的不曾见过这人,但并不能说没有这人,毕竟邵宁军事学院的学员也不少。

“事到如今,你还提那负心汉作甚?他去了邵宁七年也不曾寄回一封书信,必定是把你忘了。”黎娅斥责完黎姝之后便对韩缘笑道,“让三公子见笑了。”

“原来这章公子是黎姝姑娘的相好,明日我写一封书信给我在学院的师弟师妹们,让他们帮我找找这位章公子。”韩缘也突然想起了赵珂和魏雨馨,又看了看腰间的玉佩,又摸了摸衣内的香囊,不管成亲与否,他是真心想念这两个小师妹,哪怕只是在身旁陪伴也好。

“黎姝在此谢过三公子了。”黎姝微微一笑,似一朵鲜花含苞待放。

黎娅看了一眼痴情的妹妹,不禁摇了摇头,三人在集市上逛了一阵之后,两姐妹便拽着韩缘去了寺庙,今日是除夕,来寺庙求签之人多不胜数,都想为新年求支签。

三人苦等了许久之后总算轮到他们了,黎娅求了支家测签,乃是中签,签文曰:喜事一桩无吉日,悲事一桩无是非。

而黎姝求了一支婚姻签,乃是上上签,签文曰:拨云见日,那人已走他乡;回眸一望,那人便在身旁。

韩缘求了一支功名签,亦是上上签,签文曰:一步一层踏青云,一人一骑震大地。

三人拿着签文却没有时间再等候大师解签了,前面排队之人着实过多,还要赶回韩府享用年夜饭。

韩缘拿起自己手中的签,一步一层踏青云,那岂不是步步高升之意,一人一骑震大地,那岂不是扫荡天下之意。韩缘无奈的笑了笑,他哪里有这么大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