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凰栖梧天下
18177800000036

第36章 平定西南(2)

所以平定西南来说对朝廷意义重大,但是平定西南以后,因为“改土归流”的需要,朝廷需要选拔大量的官吏到西南去任职。不过根本没有几个官员,其实是压根就没有官员想要到西南实行“改土归流”的地方去任职。

究其原因,因为西南那块地方,打出明初的时候起,朝廷根本就无法直接控制那个地方,无论是明太祖皇帝还是明成祖皇帝,都无法使西南的土司屈服,所以朝廷无可奈何,只能对西南的这汇总状况睁一眼,闭一只眼。

即使朝廷在西南任命了一些“流官”,但是朝廷的政令根本出不了县城,到了县城的外边,朝廷的政令根本不管用,全凭当地的土司做主。至于说收缴赋税,那就拉倒了。

县城周围的那些少数民族的村子,看你这个官还不错,听爱民的,给你点面子,交点钱粮,至于说那些边远的村子,你还去收赋税,还没等你带人到村子,就让人家给你灭了。

这种情况到了万历皇帝实行“改土归流”之后,有所改变,但是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致使朝廷里根本没有官员愿意到西南去任职。当然,这种情况不能光算在“土司制”上,朝廷的官员们也是有责任的。

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朝廷要选派得力官员,以往朝廷派往西南的官员,有很多一部分不懂得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造成当地官府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紧张,还有一部分官员在当地作威作福。

所以这次朝廷派往西南的官员必须是德才兼备的,但是现在朝廷上哪找这么多德才兼备的官员,而且现在“热血青年”也少了,你想啊,刻苦读书几十年,步入仕途,谁不想去一个好地方稳稳当当的当官,有几个愿意去西南任职的。

历经十余年的叛乱,朝廷终于平定了西南的叛乱,满朝的文武终于松了一口气,但是就在此时,崇祯皇帝以西班人无视我****威仪,擅自兴兵攻伐我朝藩属吕宋,并大肆屠杀在吕宋的****子民为由,要求朝廷立即兴兵征讨在吕宋的西班牙人。

虽然崇祯皇帝一再表示要征服吕宋,但是此消都是在暗地里流传或半公开的流传,谁也没在名面上提起来过,当然了,内阁、兵部为征伐吕宋所做的准备工作也没有瞒着满朝的文武大臣,所以满朝的大臣们对崇祯皇帝此刻要宣布征伐吕宋也没有太过意外。

但是还是有一些大臣对此刻征伐吕宋提出了一些异议,这些大臣说,如今朝廷情况不好,内部有起义军在作乱,外部有后金、蒙古的军事威胁,还有就是朝廷刚刚西南的军事叛乱,此事出兵吕宋,是不是有些不妥当。

有很多朝臣也非常赞成这些意见,毕竟朝廷刚刚平定西南的叛乱,再加上外部威胁,在这个时刻出兵,是不是有穷兵黩武的意味啊。但是毕竟大多数的朝臣们都比较的支持崇祯皇帝的论调,于是就在朝会上,大臣们与崇祯皇帝决定,在近期出兵吕宋。

当然,朝廷之所以这样快速的决定出兵吕宋,在很大程度上是朝廷上的大臣认为在吕宋的西班牙人对大明王朝的军队不会造成很大威胁有关。因为朝臣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到,西班牙在吕宋没有多少军事力量,就西班牙海军而言,他们在吕宋不过就部署了不到三十艘的战舰,其他的都是些武装商船。

至于步兵,就更少了,根据朝廷在吕宋的细作传来消息,西班牙在吕宋部署的步兵不会超过五千人。而明军为了攻占吕宋,足足准备了上百艘的战船,两万装备精良的士兵。

正在FJZJ厉兵秣马的郑芝龙、傅有成等一干将领在接到期盼已久的朝廷出兵的命令之后,立即扬帆出海,直扑西班牙在吕宋的大本营——马尼拉。而在GD的西班牙商人在接到明朝要对吕宋动手的消息后,明朝的远征军已经快要到达马尼拉了。

而此刻的马尼拉的西班牙人却丝毫没有意识到,明军已经磨刀霍霍的正向这里赶路呢。明朝远征军在崇祯五年五月初一的夜晚秘密到达了马尼拉湾之后,傅有成的舰队掩护明军步兵在距离马尼拉城不远的一处偏僻海滩登陆之后,先期登陆的部队稍作休整之后,就在夜色的掩护之下,一队人马在向导的带领之下,携带者野战火炮悄悄的到达了马尼拉城下,一队人马则在向导的带领之下,悄悄的前往首位马尼拉的炮台那里了。

前往马尼拉刚炮台的明军在内应的协助之下,比较的顺利的攻占了炮台之后,就通过事先约定的信号,向郑芝龙的舰队发信,郑芝龙的舰队在接到信号之后,在夜幕的掩护之下,突入港内,展开了对马尼拉以及西班牙舰队的炮击作战。